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
2、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433 349 934 1052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导入 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
3、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思路2:
4、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 (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 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 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
5、: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入小括号。 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4、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
6、呼之欲出了。 三、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3457+7-6= 13(45)7+(7-6) 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二)连一连。 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 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
7、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 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 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 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乘船问题的过程中,让学
8、生经历探索添加小括号的过程,体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难点 能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小括号的作用。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1、看图说一说。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和要解答的问题。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第乘7人)问题:需要几条船? 2、尝试独立解答。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条)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探究小括号的作用。 师: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29+259,行不行呢? 学生在小
9、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按照算式29+259,我们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可是结合题意我们知道,先要算出总人数29+25,再算549,这样就能求得需要几条船。 有什么办法可以先算29+25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引出加小括号。接着教师介绍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引导学生写出问题的解答过程。 (29+25)9指出:(29+25)9 =549读作29与25的和 =6除以9。 总结。在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时,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做一做,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解答。 2、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题,
10、做完后比较计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举例说明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过河”这一情境,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全班学生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 A.29+25=54(人)549=6(条)B.29+259 C.(29+25)9D.299+259 使学生探索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括号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括号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