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 11 游褒禅山记优选习题 语文版必修3.doc
《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 11 游褒禅山记优选习题 语文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 11 游褒禅山记优选习题 语文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11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 仆:向前跌倒。 B.其文漫灭漫:淹。 C.盖音谬也盖: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胜:胜利。 解析 D 项,“胜”,尽。 答案 D 2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解析 D 项,“至”是动词用作名词,A、B、C 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 3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词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烟
2、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五万兵难卒合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解析 B 项,分别是“死”“突然,仓促”“终于”的意思;A 项,前两个“极”是“尽”,第三个“极” 是“直达”;C 项,第一个“名”是“命名”,后两个“名”是“说出”;D 项,前两个“加”是“更 加,更”,第三个“加”是“增加”。 答案 B 4 4.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而人之所罕至焉 褒之庐冢也 遂与之俱出 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何厌之有 A./ B./ C./ D./ 解析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相当 于“的”;句中的“之”,代词,指“他们”;句中的“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8 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4、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 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2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 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 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5、,而在己为有悔;尽吾 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5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C.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察。 解析 D 项,“观”,景观。 答案 D 6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 A 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B 项,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古人;
6、C 项与例句均为代词,在句中作定语; D 项,语气副词,难道,表反诘。 答案 C 7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简介华山前洞与后洞概况,详述游历后洞的情景。 B.选文第二段抒发了作者对未能穷究后洞奇险景象的感想和体会。 C.作者认为,只要具备了“志”或“力”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D.“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因事议理,过渡自然。 解析 C 项,根据“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一句可知 “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 答案 C 8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7、,其孰能讥之乎? 参考答案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 海 塘 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 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 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 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 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
8、自以 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求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甚不 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 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 易知较然者也。通涂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 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 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万物 静观 自得 11 游褒禅山记 优选 习题 语文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