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docx





《《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颐和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在我国的首都
2、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学提示(2) 提问: 哪些句子能够体会的游览的顺序? 指名回答,师相机
3、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 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说说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学习35自然段 自学指导 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
4、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阁 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桥 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 出示句子。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5、谁喜欢“排云殿” 读读句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6、喜欢昆明湖的同学来读读句子,告诉我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什么比着什么? 还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静? “滑”换成“划”行不行?哪个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静? 7、美丽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 喜欢十七孔桥的同学来读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狮子多 桥
5、洞多 柱子多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艺高超。 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 我们随着将颐和园游完了,那么颐和园中,就这些景观吗? 齐读最后一段。 课后拓展 颐和园还有哪些景点,课后查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颐和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读及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6、。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完位于北京的长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于北京的一处被录入世界遗产的景观。同学们知道现存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哪三大吗?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和圆明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现在大家来看看这幅景区地图,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我们今天学习颐和园。 板书:18、颐和园(边写边说颐字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认读 自由朗读,开火车,再全班齐读。 (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多音字是哪一个啊?) 老师黑板展示易错字。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 (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向
7、我们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有关游园路线的词语。)按照什么游览顺序写的? (3)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并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 (游览先后顺序,总分总结构) 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文章是按照什么浏览顺序记叙的?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课文中有关游园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啊?将每个转换的景点,段与段形成一个过渡连接。所以,这些句子是什么句呢?过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先游览了哪一个景点?长廊。全班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1)长廊长,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颐和园 教学 设计 范文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