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课堂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知识能力目标) 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知识能力目标)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
2、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 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 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 二
3、、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 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 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读名著
4、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补充:了解,品味) 2、请默读精彩片段部分,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哪个位置? 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教师小组跟进指导。(从情节、语言、写法等方面予以引导、感悟。适时想象、朗读) 预设情节1:洞中困难重重 预设情节2:大悲大喜 预设情节3:悬念迭出的结尾 预设语言1:夸张的语言 预设语言2:大喜大悲的人物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 预设写法:反衬的手法 4、(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现在你对汤姆又有哪些认识?(乐观、关心同伴.) 5、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
5、?看看怎么说。(课件出示的话。) 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一个片段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们要感谢谁? 2、说说。(课件出示:对、作品的评价、不同版本的书面)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4、学生交流。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 如果想知道,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到时候,我们再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下课。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气象学家竺可桢 教学目标 :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
6、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
7、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
8、、第一只”呢? 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2、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9、本中的作业 ,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纪晓岚吟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 。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学习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 的情景。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
10、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
11、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 光芒 乾隆皇帝 江畔 老渔翁 垂钓 重复 一遍 悠然 一篙一橹 嵌入 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
12、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评: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亮丽的色彩;从你的朗读中听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
13、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
14、由平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