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白话文的我精心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一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
2、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
3、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
4、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 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设计意图:绕口令是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将声调极易混的字,组成反复、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学生在认识了相近字音的汉字,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对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
5、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设计分为三个环节,从认到读,从读到写,在活动中有规律地进行学习。第一环节以认读为主,并在认读中总结汉字的书写规律,根据总结的经验进行拓展练习。第二环节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对带有轻声字的词语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带有轻声字词语的读法和规律,并拓展练习运用两三个词语造句。第三环节以写为主,在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同一个笔画出现在不同位置,书写的笔顺不同。 第二课时设计分为两个环节,两个环节以读为主。第一环节熟读成诵,不仅会读,在读的过程中还以多种方式诵读诗歌。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对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
6、验。学生在认读汉字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会观察、总结,把总结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并且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知,在读中感受中国语言魅力与博大精深。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 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
7、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
8、,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完”与“玩”、“近”与“进”、“网”与“晚”会写乱。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课本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理念: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9、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昆虫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赏,感受“景色美”。 1、同学们,刚送走姹紫嫣红的春天,美丽多情的夏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走入她的世界中吧! 2、课件出示夏夜图。 3、你看,多美的夏夜,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为学生说话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力。 4、师小结: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夏夜,月光洒满了整个公园,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池塘里的青蛙正打着哈欠准备睡觉了
10、,睡莲姑姑闭上了眼睛,忙碌了一天的小蜻蜓也开始休息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在为他们巡逻。这么静谧的夏夜,是谁打破了她的宁静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为下文感受“心灵美”做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友情提示: A如果有一次读不准的字,就请你把它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 B.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自由轻声读,教师巡视)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反馈: A.认读生字。 B.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C. 师
11、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灵美”。 一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说说为什么。 交流: A.喜欢睡莲姑姑 1、课件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 2、课件出示以下句子:“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3、谁来读读?(指名读)谁来做评委?(指名评) 4、谁来当睡莲姑姑?(学生表演睡莲说的话及动作。) 5、师:如果你是小蚂蚁,此时你的心情
12、会怎样? 6、出示句子: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用你们的朗读来表达对睡莲姑姑的感激之情吧。 B.喜欢萤火虫、小蜻蜓 (方法与 “睡莲姑姑”同,通过朗读感悟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动物之间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师:有了那么多朋友的帮忙,小蚂蚁可以回家了。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高兴啊。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和小蜻蜓他们一起送他回家吧。 1、(课件播放音乐) 教师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教师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 学生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 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 再读:读出
13、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2、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 所以加上“ ”。 设计理念:这一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结尾点题,情感升华。 1、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师小结: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星星,所以他高兴地眨着 眼睛。 3、出示最后一句:“啊,多美的夏夜呀!”师:夏夜仅仅是景色美吗? 4、结尾读题:请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夏夜多美。 五、作业设计。 学了课文,你们肯定有一些话想对课文中的小动物说吧。请选择一个小动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 你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观了
14、以学生发展为体的新课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一、课件的运用不仅巧妙地导入了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观,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表现在:尊重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以读为主,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合作意识,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
15、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一首课外阅读过的古诗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采取多种方式自由识记生字 2、 反复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谁能把你课外掌握的古诗背一首给老师和同学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看图激趣: 图上都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初读感知,了解诗歌
16、大意: 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形旁识字:牧、捕 换偏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怪、惜;霜、露 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4、教师简述诗意,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5、读一读,想一想: 有感情地朗读,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6、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写字,给予必要的指导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7、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一首课外阅读过的古诗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采取多种方式自由识记生字 2、 反复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谁能把你课外掌握的古诗背一首给老师和同学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看图激趣: 图上都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形旁识字:牧、捕 换偏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
18、怪、惜;霜、露 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4、教师简述诗意,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5、读一读,想一想: 有感情地朗读,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6、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写字,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探究新知小池 1、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衣; 小组合作,试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交流自学,讨论疑难词句,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简单讲述诗意 3、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能练读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并引导学生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