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白话文为大家整理的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一)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熟读课文,分析内容。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学懂课文,掌握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
2、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 词语解释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
3、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逐段讲读、深入理解,把握中心思想。 第三课时:研究写作方法,如何表达中心思想。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1)主要写什么?(赛马) (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 (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 (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2、分段讲读 【第一段】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读课文,然后提问: (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 (2)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
4、威王?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讲解体会三个人的对话。提问: (1)孙膑是根据什么安排出场顺序的? (2)孙膑想出的比赛方法是什么? 板书设计: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后,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好品质。 (3)齐威王为什么失败?讲解描写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指出他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 (4)齐读最后一小节后,启发思考: 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让
5、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同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助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 (5)从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赛马的胜利,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全面思索、多谋善断的人) (6)说说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7)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总结后完成全部板书。 3、通读全文,每读一
6、段后说出段意,读全文后明确本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三、提示 (一)讲读重点: 1、全文抓住“赛马”这一线索进行讲读。 2、第一段抓住赛马失败的原因讲读。第二段抓住再赛转败为胜的原因讲读。第三段抓“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一句讲读。同时讲清比赛方法。 (二)教法建议: 教学时,可以围绕“赛马”这条主线抓住三个“顺序”安排教学步骤: 1、抓情节发展顺序。紧扣题目,从田忌的角度,理清“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 2、抓马匹对应顺序。根据“初赛失败”和“再赛胜利”的原因理清出场顺序,使学
7、生明确马匹对应顺序的改变才转败为胜的。 3、抓再赛胜利的输赢顺序。根据马匹对应顺序、理清输胜胜的顺序。明确田忌是在孙膑赛马的巧妙策略下的指点后取得再赛胜利的。 (三)朗读建议: 1、(老师)讲前读:读全文,粗知课文主要内容;分节读,要扣住教师提问读。 2、(老师)讲后读:分角色读“孙膑献策”部分,要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感情;分角色读田忌和齐威王的对话,要读出人物的不同感情。全班齐读每次比赛结果的语言。结尾句是中心句,在教学中要结合讲解反复读。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
8、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听一听,想一想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闭目想象。(播放赛马) 2、欣赏了这段曲子,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二、猜一猜,读一读 1、赛马是古时候人们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不仅体现马列的实力,还展示人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赛马场去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将会讲哪些
9、内容? (估计学生会答:作为比赛,要有对手,那么赛马的对手会是谁?是怎样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 师据生所答进行板书:跟谁赛?怎样赛?赛马结果怎样? 2、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你只要仔细读读课文就都能了解。自读课文,等会儿请同学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3、生作答,师相机板书: 第一次 第二次 初赛失败 孙 再赛胜利 田忌 齐威王 膑 田忌 齐威王 上上 献 下上 中中 策 上中 下下 中下 三、看一看,说一说 1、咱们先来看一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实况录象。(播放两次赛马场面) 2、同学们能当一当体育播音员,将比赛的实况解说下吗?请读一读第2和第1317自然段,先准备准备! 3、生上台解说
10、,评价促进。 四、演一演,评一评 1、你解说得这样清楚明白,如果宋世雄在场也一定会为你竖起大拇指。同学们当了一回体育解说员,下面请同学们再当一当演员,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演一演,再现当年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那一定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尝试尝试吗?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先4人一组来演一演,每组安排一人作赛马解说员。 (每组安排4人:一人饰田忌,一人饰齐威王,一人饰孙膑,一人作赛马解说。) 2、掌声有请第一组上台表演。(生表演) 3、欣赏了赛马场上田忌与齐威王、孙膑的表演,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呢?对照课文内容,我们来评一评! 4、估计生会指出扮演齐威王的同学没有把齐威王正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列
11、的情节表演出来。相机作如下指导:引导想象:齐威王可能会怎样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呢?他夸耀自己的马时可能会怎样说?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在组内说一说,演一演。 5、指名“齐威王”上台表演。 6、再一组完整地演演。 五、访一访,问一问 角色转换,教师扮演记者进行赛马现场采访。估计教学程序如下: 记者:观看了这场赛马,我(老师饰)作为一名记者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孙膑,田忌第二次赛马取胜,这可多亏了你呀!请问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调换马列的出场顺序这个好主意的? 孙膑:当时,我看见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于是我就想田忌的上等马比不过齐威王的上等马,但肯定能赢齐威王的中等
12、马,田忌的中等马也一定能赢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会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于是就为田忌出了这个主意。 记者:请各位观众评价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众生评) 记者:的确是一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啊!(板书:勤观察 善思考) 记者:田忌,祝贺你!第二次赛马大获全胜!这一败一胜,你心里一定很不平静。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吧,能跟大家说说吗? 田忌: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丧失了再战的勇气。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计策,多一个计策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记者:说得多好!谢谢你的至理名言。 记者:尊敬的齐威王,这次你输给了你的手下,你一定很懊恼!其
13、实没什么,常言说得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买个教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恕我冒昧,敢问大王,您认为这次失败给您的教训是什么呢? 齐威王:哎,我太骄傲了哪有不失败的? 记者:是的,我们做任何事都就记住“胜不骄,败不馁”!(板书:胜不骄 败不馁) 记者:如果再来第三次赛马,有一批谋士能让您取胜,您愿意挽回败局吗? 齐威王:十分愿意,有出此良策者,赏上等马一匹。 注:以上采访的田忌、孙膑、齐威王可以是班上任何一个学生,且每个问答不局限于一问一答,鼓励一问多答。) 六、写一写,练一练 1、齐威王已经下了赏赐令,请大家都来为齐威王献出良策,并依照前两次赛马的写法,写一写第三次赛马的经过和
14、结果。 提示: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齐威王先拿上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最后拿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比赛结果,齐威王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加“”线处为学生填写。) 七、读一读,写一写 逛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做一做 1、我国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像这类以智取胜的故事还很多,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课外,请搜集以智取胜的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2、观看运动会上60米赛跑的场面,按一定的顺序将比赛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第一次 第二次 初赛失败 孙 再赛胜利 田忌 齐威王 膑 田忌 齐威王 上上 献 下上 中中 策 上中 下下 中下 (勤观察
15、 善思考 胜不骄 败不馁) 反思: 对策问题是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对策问题,了解一些对策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成功之处: 1、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或历史事件。在教学中,通过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第一次的比赛中,田忌是怎样和齐王对阵的?为什么输了?在第二次比赛中为什么能战胜齐王?为什么要用自己最弱的马对齐王最强的马?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田忌以弱胜强的策略产生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寻找、分析最优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让学生填写在书上,
16、从而找到获胜的策略,经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事件,寻求最优策略的过程,并积累相应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应对策略中使学生深入进行思考,以弱战强必须满足什么前提条件:一是齐王必须先出,知晓他的应对策略;二是全盘考虑,田忌先以最弱对齐王最强的马,然后再依次应对,从而整体取胜。 3、发现报数问题的规律,分析应对的策略。在教材的数学游戏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在这一问题中,先通过学生实际的报数,初步体会报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发现规律:10(1+2)=31,如果出现余数
17、我先报并且先报余数1,然后对方报2,我报1,对方报1,我就报2,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 如果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报,对方报1,我报2,对方报2,我报1,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如果出现对方先报2,我要想确保获胜,就必须用(102)(1+2)=22,我就要必须接下来报2,然后对方报1,我报2,对方报2,我报1,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 不足之处: 这节课内容较多,特别是在处理练习题的游戏中出现了时间不充裕的问题。 再教设计: 可以把报数游戏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练习,发现规律,这样效果会更好。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8、: 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观情况后再行事,这佯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学会9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 赛马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出示课题,齐读 田忌是谁? 二、自学课文,重点交流,理清层次 用四步自学法自学课文。 交流预习情况 出示,写近义词 夸耀(炫耀,夸奖) 讥讽(讥笑,讽刺) 轻蔑(轻视,蔑视) 得意洋洋(得意忘形)
19、 自由交流词义 重点: 垂头丧气低着脑袋,无精打采。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指名分节读文,思考: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比赛顺序有何不同?结果如何? 出示填空:转败为胜 什么叫“转败为胜”? 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败”的?哪一部分是写“胜”的?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 通过讨论得出: 第、节写田忌初战失败。节写田忌再战胜利。田忌依靠孙膑的帮助转败为胜。 课文是按“失败帮助胜利”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来写的。 在理清层次、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段。 板书:失败帮助胜利 三、反复读文 四、布置作业 家默词语,熟读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田忌赛马 赛马 公开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