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参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参考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参考 【教材简析】 教科版教材第八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 “雨水”作对比,从反面
2、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并能理解运用。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4.体会问句的不同用法,并能找出反问、设问句子。 【重点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
3、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 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收集一个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图片(可剪贴、复印或创作)(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收集一条名人名言,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迷恋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 2.教具 生词写在小黑板上 重点词语写在卡片上 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
4、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WW了解奇观,释题,引导质疑。 4 。 了解奇观:(出示课件)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上有一大奇观。是什么奇观呢?看图说说。奇特的是这个小洞不是人工做成的,而是水滴而成的,这就是“滴水
5、穿石”的奇观。 5、当你看到这一奇观时,你有什么想法?(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给我们什么启示?) 过渡:带着问题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所提问题。 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
6、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WW日雕月琢WW微不足道WW持之以恒WW迷恋WW 孜孜不倦WW坚持不懈WW炉火纯青WW铭记WW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WW(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WW滴水怎么能穿石? WW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教师投影仪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
7、地方”、“锲而不舍”、“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课文“雨水”部分 联系实际,说说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块滴穿? 齐读这一小节。 四、作业: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8、议论文) 提出论点 李时珍写书 论证论点 爱迪生发明 齐白石作画 雨水不能穿石 揭示中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进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读课后第二题中词语,并用横线标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二、抓“滴水穿石”课题,了解现象得出启示。 1.师:我们来看“滴水穿石”,它也可以叫做“水滴石穿”,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生说)师追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9、石头那么坚硬,水滴那么渺小,怎么能穿透石块呢?)师:其实,在自然界里,真真实实有着“滴水穿石”的现象,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2.师:看,这就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滴水穿石”一景,它被称为太极洞内的大奇观。奇就奇在它是被水滴滴出来的。师:要滴穿坚硬的石块,该要有多大的力量啊。可是,水滴的力量有多大?(微不足道) 3.师: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板书箭头)却滴穿了坚硬无比的石块,那是什么原因?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节,找找句子,圈圈关键的词语。(生读句子“原来在石块的上方?一大奇观。”出示句子)我们来归纳一下,水滴滴穿石块必须具备的条件: (1)水滴要“接连不断”地滴落。 (2)总是滴在
10、同一个地方。 (3)时间长: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师:甚至) 4.师:谁来读。 5.师:这里还有两个成语,也是说水滴长时间的滴落在同一个地方?(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把词语放进课文里,读一读,你又有什么感想? 6.请同学们看,课文中这段话前面有这样一个问句。它的答案在哪里?(这样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回答的问句,我们就叫它设问)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起好奇,更加强调了小洞形成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读。 7.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上,你想到了什么?这也正是要告诉我们的,找找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最后一节: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11、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启示。(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要懂一个道理,不仅要入眼.入耳,还要入心。刚才同学们从现象中获得感悟得到启示,这叫“入眼”,把感悟启示说出来读出来,这叫“入耳”,那么是不是入心了呢?所以,我们还要深入地去体会体会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8.读第二节。师点击后一句。这个问句的答案在哪里?(就在句子里,它可以用称述的话来说就是(课件)这样的问句就叫反问。 师:一样的意思,比一比,你说的和书上的这句,哪个好? 9.师:像水滴那样,就是怎样呢?(师拿词卡“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做成。是
12、不是这样呢?给我们列举了三个伟人的故事,分别是请同学们静心地读一读这三则故事,找一找,在这三位伟人的身上,哪些地方闪现着滴水穿石的什么精神? 挑一个你最有感受的故事,同桌小声地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和感受。 10“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1)从小立志目标专一。(师:板书“立志”。点击,李时珍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于是,二十七年,他就认定这个目标,坚持不懈。这真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啊) (2)翻山越岭。(师读着这个词,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苦历程中,遇到得困难还有更多,但是,李时珍都克服过来。走遍了.访名医.尝草药,期间仅仅是艰辛吗?还有危险。可是,为了能够编写出
13、一部准确详尽的医药学书,李时珍放弃了吗?退缩了吗?) (3)二十几年确切的说是二十七年。(师:从着手编写到定稿完成,李时珍也由一个30多岁的青年,成了60多岁的老人啊。)但,这二十七年,李时珍始终专注地做着一件事情编写本草纲目(教师板书:本草纲目本草是医药专著的名称,纲目是分类的等级。纲下面是目。让我们来看看这本本草纲目。(出示ppt) (4)谁来读李时珍的故事。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李时珍身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那股劲。(评价:读得真好,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力量。坚韧。) 1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呢? (1)迷恋(师:板书。迷恋是极度爱好,不能割舍。)遇到困难也好,甚至是遭遇危险也无法割舍。你知道怎样的故事?师:你觉得爱迪生这种对电学实验研究的迷恋,和滴水穿石精神中的什么一样啊?(目标专一)从课文中哪个词,也能说明爱迪生迷恋的程度。(花了一生的时间) (2)毕生一生。 (3)孜孜不倦勤勉而不知疲倦。你们知道爱迪生一天要工作多久吗?(20多个小时,有一次竟然36个小时未曾休息啊。) 第 16 页 共 1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