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白话文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看记录比较分析再观看记录”的活动,使学生对观察有一个新的认识。 2.让学生感受到为获得较准确的观察结果,必须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是两回事,并且观察往往要经过多次。 【教学准备】 录像片段、记录纸、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
2、见为实”。眼见的真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录像。在观看的同时,请同学们对自己看到的内容做好记录。 二、讲授 1.观看录像并记录。 2.分析比较记录结果。 小组交流记录结果,讨论:(用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我们把全部情景都记录下来了吗? 你们所记录的这些都是事实吗? 哪些是准确的描述,哪些只是我们的感觉和想像,哪些是我们根据经验作出的推测和判断? 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观察? 3.再次观看录像并记录。 比较两次记录,交流感受。我们是利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但我们的观察有时候也很容易出错。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魔术表演。 教师表演小魔术。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感
3、觉和想法加进去。但,想法和感觉不是事实。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总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很乐意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测,这就是重复实验。 三、小结与拓展。 留心收集生活中事实与所见不一致的事例。 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平缓)越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科学实验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课前准备】: 学生材料:搭斜面的木板2块、铁
4、架台,重物,测力计一个,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演示材料: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一桶,厚实的大木板三块(长、中、短)。 小组分工:四人一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实验,提示监督各自的任务)、材料员(取、收实验材料)、记录员(实验记录)、汇报员(实验结果的汇报,其它组员可补充),本课中每人可至少操作一次。四人在不同实验课中轮换分工。 其它:学生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熟悉桌上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提出任务:谁能把这桶水搬到桌子上来?你能利用这些木板,把水桶放到桌子上吗? 2.分别操作后问: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揭示斜面概念: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
5、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4引出探究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利用斜面来搬重物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斜面的作用 1.斜面能省力只是我们通过感受得到的一个猜想,是不是真的能省力,要怎样得到证实? 2怎样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3.修正实验方案: 4规范实验步骤: 5.领取记录单,开始小组实验。 6.各小组上台汇报实验结果,借助幻灯。 7.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斜面能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出问题: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规律? 师:刚才通过实验已经验证了我们的推测:利用斜面确实比直接提升重物省力。出示另两块木板,提出问题:把这两块木板也搭在桌子上形成斜面,分别用它们来提升水桶,
6、省力情况会一样吗?如果按用力大小顺序怎样排列?(引导学生推测斜面的省力规律) 2.学生进行推测,追问:你这样推测有什么理由?(骑车上坡,坡越陡越费劲) 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3.设计实验 1)制定实验计划表(每组一份,同时课件出示)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计划表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 坡度越小,用力越()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修改。(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可通过改变木板的长度实现,有的同学可能会只用一块木板,通过改变高度来改变斜面坡度;不改变的条件:重物不变。实验设计:用三块木板搭成三个坡度
7、不同的斜面,分别用测力计测得在三个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所用的力。) 4.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提醒:A.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 B.在第一次实验前,已规范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此处可再次提醒,匀速拉动重物时再读数。 C.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做好正确记录,有问题小声讨论,不能让其它组成员听见。 D.做完实验后,及时整理实验用品,并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实验)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四、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1、寻找生活中的斜面(学生举例并说明,质疑。) 2、出示生活中人们应用斜面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斜面原理 3、小结
8、. 六年级科学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懂得交流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获得更多的证据。 2.交流信息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快速、准确地交流信息。 3.培养乐于与别人交流信息的态度。 【教学准备】 传话用小纸条、小球、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在科学探究中,亲自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是重要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善于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这就需要交流。那么我们平时是怎样交流的呢? 二、交流信息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在科学课上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交流信息的? 1.把“话”传下去 (1)你们能准确地把信息告诉别人吗?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科学 优秀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