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小专题5 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小专题5 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小专题5 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例 1 (2017全国,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 C解析 动物体内的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 正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 正确;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快速而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
2、质,属于异养型,所以不具有自养能力,C 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编程性死亡,D 正确。例 2 (2017天津,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 InR 后,可以_。(3)某些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 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 InR 对GLUT 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了炎
3、症因子对 GLUT 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2答案 (1)神经递质 信息交流 (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3)加强 下降 偏高解析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2)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 InR 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某些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 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
4、,导致 InR 对 GLUT 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 GLUT 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1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图中 a、b、c 表示相应的信息分子,其中 a 为淋巴因子和抗体等,b 为神经递质,c 为激素。这三类信息分子的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归纳如下: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相应靶细胞抗体浆细胞抗原 免疫调节 淋巴因子T 细胞B 细胞等2.联系信号分子解读生命活动调节模型(1)若上
5、图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a 表示下丘脑,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 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 c(肾小管和集合管)。(2)若上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 表示感受器,b 表示神经中枢,c 表示效应器,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3)若上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c 表示抗体,则 a 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4)若上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 表示胰岛,则 b 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 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 的反应及调节的结
6、果是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3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1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 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d 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Bc 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 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 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Da、b、c、d 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答案 A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ad 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传送,A 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水分的重吸收,B 正确;胰岛素通过
7、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C 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 正确。2下图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三种类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信息可得出细胞膜的功能只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一项B能进行甲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C能进行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下丘脑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能进行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抗利尿激素答案 C3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抗体和激素B若表示胰岛素,影响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
8、变化C若过程表示某种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则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D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 D解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定会经过突触,突触上信号分子神经递质是经细胞间的组织液发挥作用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等会进入内环境中,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会进入内环境中,A 正确;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 B 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减少,B 正确;某种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涉及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
9、、效应 T 细胞等,C 正确;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而细胞才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 错误。4(2017焦作二模)下图为家兔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为神经元,A 和 B 为神经肌肉接点,C 和 D 为细胞,ad 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大脑神经细胞以_方式释放的物质 a 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_特异性结合,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的物质 c 是_,它经过血液运输作用于 D 细胞,产生的物质 d 使细胞的产热量增加,该过程体现了物质 d 的分泌具有_调节的特点。(2)由 bcd 的调节作用,物质 d 分泌量增多后,则物质 b
10、 的分泌量_(填“减少”或“增多”),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物质 b 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用物质 b 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 b 的分泌量_(填“减少” “增多”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3)若在上某处施加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则能检测到兴奋的神经元有_(填序号)。5若某种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则会导致_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答案 (1)胞吐 受体 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 (2)减少 基本不变 物质 b 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 电信号化学解析 (1)在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中,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物质 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生命 活动 调节 中的 信息 分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