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5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5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5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考点考点 5 5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Error!(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提醒 (1)误认为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其实生长素的运输还存在其他方式,如单侧光使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2)混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而极性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辨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曲线的三个区段(1)图中Oa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
2、,促进作用增强。(2)ab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不能认为抑制作用加强。(3)b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3四种常考植物激素的产生与作用24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2)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3)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4)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5)器官脱落、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6)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7)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题型一 植物激素及其应用1(2018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B植物体内的激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C植物激素调节基因组表达,其合成过程也受基因组的控制DNAA、2,4D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也属于植物激素答案 C解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特定部位或组织分泌的,并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A 错误;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也能进行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 错误;植物激素调节基因组表达,其合成过程也受基因组的控制,C 正确;NAA、2,4D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属于生长素类似物,D 错误。2(2018太原高三模拟)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芦苇
4、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处理,可使芦苇增高B用任意浓度的 2,4D 都可除去大豆田里的单子叶杂草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生产啤酒,可简化传统工艺、降低成本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答案 C解析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芦苇增高,脱落酸没有促进植株长高的作用,A 错误;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除杂草的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或杀死植物,B 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 a淀粉酶,可简化传统工艺、降低成本,C 正确;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 错误。33(
5、2018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检)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看,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2,4D 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D “瓜熟蒂落”的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均起调节作用答案 C解析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A 正确;正常情况下,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B 正确;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 错误;在“瓜熟蒂落”的过程中,
6、除乙烯(瓜熟)外,脱落酸(蒂落)含量也比较高,D 正确。题型二 生长素的“两重性”分析4(2018海淀区高三一模)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 SA(水杨酸)和 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ACC 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SA 和 ACC 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答案 C解析 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生命 活动 调节 考点 植物 激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