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面试万能教案模板【优秀6篇】.docx
《高中化学面试万能教案模板【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面试万能教案模板【优秀6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高中化学面试万能教案模板【优秀6篇】 2023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 篇一 醇教案 一、课标要求: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二、 山东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一致)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自主学习醇的概述介绍,了解醇的物理性质
2、、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依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2、通过小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并能分析出发生反应类型与对应化学键的断裂关系。 3、根据醇的结构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回忆以前学习的醇的相关性质,整理归类反应类型。 4、结合前面的学习,认识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5、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了解醇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 课标评价: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
3、出5个教学任务,但5个任务不是均等的,从课标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其他几个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的层次,能够说出常见几种醇的结构、物理性质、用的即可。 历年考试试题评价: 几乎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体现了乙醇的知识,重点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金属钠、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具体体现: (1)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2023(山东省) 4、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 A.水 B.无水酒精 C.四氯化碳
4、D.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B选项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22、(8分)现有下列四种有机物: CH3CH2Br CH3CH2OH CH3CHO (1)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2)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 2023(山东省) 6、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A.乙醇B.乙酸 C.水D.苯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的反应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环保型的高分
5、子材料。乳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请根据乳酸的性质和上述信息填写以下空白: (1) 写出乳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乳酸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6H8O4的化学方程式:; (3)(II)的反应类型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2)高考试题: 2023(山东卷)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BI的反应类型为
6、。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反应酯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 (2023山东卷)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D不与NaHC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BC的反应类型是_。 (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为_。
7、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五、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交流认识醇与酚的区别,能够列出几种常见的醇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2、通过教材介绍、表格分析,总结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知道氢键以及影响结果。 3、通过知识回顾,结合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4、结合资料介绍和生活实际了解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
8、了根据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推测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推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让他们用演绎法学习醇的性质并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处理: 基于醇与酚的区别以及几种常见的醇的性质和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此环节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对于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醇的化学性质,从断键的角度推测产物,从而总结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三)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编排的位置: 两个版本都是在介绍了烷烃、烯烃、苯
9、及其同系物、卤代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为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代表物进行介绍的,呈现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识上的比较: 人教版对于醇的介绍从整体上分析比鲁科版相对简单,具体体现: 1、几种常见醇:人教版主要介绍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共性之处,对于甲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没有介绍。 2、饱和一元醇:两个版本都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沸点以及水溶性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但两个版本的切入点不同,鲁科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3、醇的化学性质: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但知识
10、的呈现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对于醇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只是在资料卡片上出现,鲁科版则注重从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断键上分析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结论: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知识): 1、乙二醇与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规律、沸点的规律 3、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的反应以及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规律。 七、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内容及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结构上简单区分醇和酚,但是从结构上对性质进行推测方面的能力还不太熟练,尤其对断键位置与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上不能很熟练区分。 八、教学
11、重点、难点 根据醇的结构推测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九、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学案导学) 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填写课前学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能够推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水溶性的规律;根据已有知识和教材资料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醇与金属钠、浓氢溴酸的取代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课堂探究:(交流、检测、讲解、练习相结合) 通过小组交流之后进行课堂提问或小测的方式检查预习作业,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对于醇的化学性质从官能团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有机物性质的重要性,强化结构决定
12、性质的理念,同时由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分别探讨1-丙醇或2-丙醇的性质,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对应训练巩固本节知识,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十、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醇的化学性质,课堂上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安排在几种醇的介绍以及饱和一元醇的讨论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造成前松后紧,重点知识模糊不清。 2、注意课本知识的整合:课本上是从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把此环节变为知识的总结来处理,学生掌握了醇的反应之后,再来看键的极性以及断键就更好理解了。 新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投影: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异:1. 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 2、 单位: 1 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 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14、、 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 过程: (1) 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三、误差分析 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造成n的误差可由称量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俯视或仰视造成,未冷却等 例如: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干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四、讨
15、论 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 1、溶液配制: 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 )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 )g NaOH 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
16、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 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100mL C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 用100mL量筒量取 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慢慢倒入烧杯中 练习:略 高中化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7、 1、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 2、初步学会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 【教学重点】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板书】 一、金属键 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化学作用力叫做金属键。 【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
18、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共价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强调】金属晶体是以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力的晶体。 【板书】 二、电子气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1、电子气理论 【讲解】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2、金属通性的解释 【展示金
19、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教师引导】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分组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电子气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设问】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金属
20、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担当什么角色? 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6篇 高中化学 面试 万能 教案 模板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