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6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 2、能抄写指定词语,用“告诉”写一句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 4、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
2、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难写字的关键笔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爱学习的孩子吗?大自然中的每一个景象,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你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出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指导学习生字“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按照音节把课文读准确) 2、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本节课的生字朋友,
3、并划下和它连着的词语) 3、检查生字读音: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自愿读,领读。 4、指名读课后的词语。 5、这回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吗,快试一试吧。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 7、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8、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 2、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四、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4、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 1、学读第一节。 (1)看书中的图片。体会着读一读。 (2)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第四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思考: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回答,书上是怎么说的,请你读一读。 (4)简介: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两亿多年以前已绝灭。 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 讨论
5、:通过学习这一节,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例子?(结合生活实际举例) (5)列举树的年轮与年龄,帮助学生理解。 (6)齐读二至四节。 3、学读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 (2)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3)读词语“妙不可言”“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自由读全文 4、口头练习: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6、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完成课后练习,用“告诉”说一句话 四、扩展活动:开展一个“考考你”的知道竞赛活动: 请同学说大自然中的现象,请其他同学说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看到蚂蚁搬家。 生答:就知道要下雨了。 生说:青蛙冬眠后醒了。 生答: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生说:看到枫叶红了。 生答:就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 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 五、看拼音,写词语。 六、组词。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看那水里的( ),多么像游动的“逗点”。 2、这是大自然的( ),( )已经来到人间。 3、大自然的( )啊,
7、真是( )。 ( )的人总也看不懂, ( )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二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 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一)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
8、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三)提问: 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
9、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1、 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 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 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
10、的因素有四个:首先是纬度;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纬度因素)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四) 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采用
11、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三、小结: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四、 课后作业 :
1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大自然的语言的公开课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下力图有所发现。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能解读大自然语言的自然现象。 2、多媒体课件 气象谚语6条。 四
13、、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多媒体展示画面,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腊梅花开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 2、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面,其实画面上,天气、动物、植物告诉给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 3、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师生共创研读小诗 1、小黑板出示小诗 谁能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评议:听明白了什么? 既然你读懂了大自然的这种语言,那你能不能把这一小节再读给大家听听。你肯定白云飘得高高的,明天
14、就一定是个晴天吗?谁发现过?那请发现这种现象的同学肯定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呢!你们快看(大屏幕展示蚂蚁搬家)看着这副画面,结合一旁的提示词,仿照上一小节,你们能帮我写出第二小节吗?自 由尝试,根据汇报出示第二小节(小黑板)。 你们当中有见过蚂蚁搬家的吗?给大家说说,(听别人说的也行)。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吗?那好,你们知道该怎么读这一小节了吧?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同桌读一遍,看他(她)满意吗? 男女生比一比师评:(停顿得很好,有节奏感,这么一读让我也更明白这大自然的语言)。 3、动物中可不是只有蚂蚁会说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的还在下边。(出示第三小节) 4、第四小节的画
15、面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接下来还是你们自己先仿编根据汇报出示第四小节。 大自然已经把语言写在水面和蓝天,你们来读读吧,看看从这两个小节中的朗读中能有什么发现?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逗点”,“省略号”各指什么?) 谁能把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遍?同学们想想啊,要是你有了什么新发现时,尤其是有趣的发现,心情会怎样?再读这两个小节。 男女生轮读,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 5、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平常我们留心观察的同学也时有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还是我来写大家猜(板书第五小节)。 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画一画行吗?
16、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 请马上根据提示把这一小节补充完整。 那现在请大家想想:怎样把我们明白的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给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刚才我们所了解的这六种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么说?可是它们还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语言,最神奇的在第七小节中呢?(出示:第七小节)。 a.我肯定这一小节中,你们一定有想要弄明白的问题,先读读把问题找出来。 b.交流(视学情而定,可能有知道“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同学,就利用差异互相学习)。 c.自然界这么神奇的语言你
17、们都读明白了,大声地朗读给老师听一听吧。 6、读后交流 读了这七个小节,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你想说点什么? 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出现开头小节)。 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些语言,为什么? 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出示诗句:)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齐读这一小句,说说你的理解。离开课文,用上“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 7、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了大自然的语言这首诗,大家想一想:大自然这是在用什
18、么跟我们说话? (二)配乐朗诵 (三)拓展延伸 1、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不信大家读读下边的这些气象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月晕而风,日晕则雨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东虹日出西虹鱼。 早雾晴,晚雾雨。 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_ _ 2、阅读“语文天地”地图上的发现: (1)指名分自然段读。 (2)自学生字、词语。 (3)读后交流。 (四)作业设计 1、再搜集一些气象谚语。 2、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吧。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 3、读一读
19、,想一想,再组词。 流() 查() 带() 长() 留() 察() 戴() 常() 4、抄一抄 搬家 游泳 年轮 思考 妙不可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20、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
21、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 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帮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 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 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 2)教学第三节。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 提问: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 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
22、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 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 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分组自学。 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 理解词语:镶嵌 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
23、的语言说一说)。 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课件:造山运动 教师小结,强化学法 4)小结2-4节内容。 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齐读2-4节,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 三、扩展练习 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 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
24、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 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在已有的文章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报告的自主创作,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小短文,
25、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究中获取成功,在赏析中提高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调查报告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以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图片版式设置的基本技巧,合理使用这些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突出个性
26、的调查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积发兴趣 1、教师播放关于海葵的视频,激起学生想要探究的热情。 2、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认识了海葵,但是它是动物还是植物呢?课下,老师请一位同学为老师展开了调查。他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科普读物和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我们来看一下。” 观看“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我们发现小明写的调查报告非常清楚,有理有据,找到了真确答案。但是他的报告是不是单调了一点?如果给报告添加海葵的图片是不是会使内容更充实一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授新课 1、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学
27、“插入图片”部分。 (2)请同学读插入图片的步骤试。 (3)课件出示任务一: 在调查报告中插入一张图(给出操作提示)。教师巡视指导。 (4)请一位小老师到前面演示操作如何插入图片。 (5)过渡: 师:大家来观察一下,小老师插入的图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发现:图片的大小不合适。 师:我们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形象展示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或者是对文章版面进行装饰点缀。 师:我们来解决这一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操作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学 “改变图片大小”部分。 (2)课件出示任务二:改变图片大小(给
28、出操作提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教师重申:单击图片,图片周围出现八个黑色的小方块,这就是控制点。 请这位同学找一找有几个控制点。请该学生在不同的控制点上调整图片的大小,学生们观察都有什么不同。 (4)师:如何拖动才能保证图片不变形? 生答:把鼠标放在图片角的位置上倾斜拖动。 师:因为这是按图片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单纯的拖动图片边框很有可能改变图片的原始形状。 (5)课件展示檔,请学生对比一下你的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和老师这份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有什么区别? 我们发现图片的位置摆放的不合理,不美观,下面我们来解决改变图片位置这个问题
29、。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下面老师把鼠标指针移动到图片上你们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文件) (6)鼠标指针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时,就可以移动图片的位置,哪位同学到前面来试着移动一下他们的位置?(让学生移动的这两张图,一张是设置了图片的版式,位置可以移动,另一张没有设置图片的版式,位置不容易移动) (7)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老师分别选中两张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8)问题就出现在控制点上,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右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图片版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我们看到了5种环绕方式,谁来给大家说说这
30、5种环绕方式都是什么? (9)图片插入后默认的环绕方式是嵌入方式,控制点是小方块,不容易移动图片的位置,其它4种环绕方式控制点都是小圆圈,可以任意移动图片的位置。请同学们试一下这5种环绕方式,看看各是什么效果。 3、小竞赛:教师出题,请三名学生依次到前面的教师机上完成版式的设置。 题1:将图片版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让图片左对齐。 题2:将图片版式设置为紧密型并让图片右对齐。 题3:将图片设置为文章的背景。 继续上述竞赛,学生将图片版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并拖动图片边缘使其变大,但发现了一个缺点:图片颜色太深导致文字看不清楚了。 拓展延伸:利用工具栏将图片工具调出来,将图像控制一栏设置为“水印”效
31、果,图片变模糊了,文章中的字也显露出来。 4、布置任务,完成作品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将海葵的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插入多个图片。下面的时间我给大家,结合以前所学(如加入花边)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来设计你的作品,设计好后老师将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比一比看谁的更漂亮。 5、巩固新知,自主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完成设制调查报告的创作。 为完成任务的同学布置新的任务,打开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文件夹,课件出示一些题目,如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声音在水中传播得快,还是在空气中传播快等。 师:大家对这些问题都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就快在老师提供的材料里寻找,写一篇科普小短文,看谁完成得最出色! (三)展示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报告。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同时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学生在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 (四)归纳总结 学生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本领。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二、学习写读书 第 38 页 共 3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