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课件.ppt
《部编版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人教版人教版九年九年级下册级下册南安军南安军别云间别云间山坡羊山坡羊骊山怀骊山怀古古朝天子朝天子咏喇叭咏喇叭 1.1.能准确背能准确背诵诵、默写、默写全全诗诗。2.2.理解理解诗诗句含句含义义,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义情感。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1236-1283),字履善,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家。宋理宗宝佑四年(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1256)考
2、取)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1275)元兵渡)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先生全集。创作背景帝昺祥兴二年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
3、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庚)时写今江西大庚)时写下此诗。下此诗。学习目标自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采薇。梅花岭上的南北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4、!山河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已经沦丧城郭却已经沦丧敌手。饿死家乡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里采薇在首阳山头。头。梅花南北路,风雨湿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征衣。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梅岭(大庚岭)的南北两路。了梅岭(大庚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风雨”对照,显示出对照,显示出行程中行程中心情的沉重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被雨中摇
5、曳,濡湿了押着兵败被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悲凉悲凉袭袭上了他的心头。上了他的心头。精读文本出岭谁同出?归乡如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不归!颔联抒写这次行程悲苦、颔联抒写这次行程悲苦、孤独的心情孤独的心情。两个。两个“出出”字和字和两个两个“归归”字重复对照,更使字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他忆起当年带着得声情激荡:他忆起当年带着吉安、赣州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吉安、赣州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如今却身加镣铐,锒铛归岭,如今却身加镣铐,锒铛归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必归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必归来呢来呢!上句上句写行程的孤单,用问写行程的
6、孤单,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下句说这次北行经过故乡,但说这次北行经过故乡,但身为囚徒归故里,还不如不归!身为囚徒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时非。颈联承首联抒写悲愤颈联承首联抒写悲愤,这,这两句对仗工整,蕴含着极深厚两句对仗工整,蕴含着极深厚的的爱国情感爱国情感。上句上句化用杜甫化用杜甫春望春望“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而说,而说“山河千山河千古在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军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军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现之日。
7、会复兴,山河有重现之日。下下句句说说“城郭之非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只是暂时的,意思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意思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反抗、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军永远占据。被元军永远占据。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采薇。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饿死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饿死殉国。殉国。上句上句决心饿死殉国;决心饿死殉国;下句引下句引用典故用典故(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而食,后来饿死)表明至死不表明至死不降的决心。降的决心。诗人大义凛然,以死明志,诗人大义凛然
8、,以死明志,付出了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之际,付出了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之际,即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在即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家乡庐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家乡庐陵,没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陵,没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人共绝食八天。食,诗人共绝食八天。写作特色 1.1.语言质朴,语言质朴,感情深厚感情深厚。2.2.逐层递进,逐层递进,声情激昂,不假声情激昂,不假雕饰雕饰。3.3.化用名句,化用名句,引用典故,抒写引用典故,抒写胸怀。胸怀。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行这首诗写行程中的所见所感,程中的所见所感,化用杜甫
9、诗句,化用杜甫诗句,引用典故,抒写引用典故,抒写胸怀,表现出强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烈的爱国之情,显示出民族正气显示出民族正气和以死明志的决和以死明志的决心。心。1.1.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准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确背诵、默写全诗。2.2.能够赏析诗歌,品味诗歌语能够赏析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言的妙处。3.3.领会诗歌内涵,理解所表达领会诗歌内涵,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夏完淳(夏完淳(1631163116471647),字字存古存古,号,号小隐,松江华亭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明末抗清英雄清英雄。夏完淳
10、自幼聪明,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七岁能诗文”,1 14 4岁随父亲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年(1647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被捕后就义于南 京。有京。有狱中上狱中上 母书母书等。等。创作背景 在公元在公元在公元在公元在公元在公元164516451645164516451645年,夏完淳从父允彝年,夏完淳从父允彝年,夏完淳从父允彝年,夏完淳从父允彝年,夏完淳从父允彝年,夏完淳从父允彝(y y y y y
11、y )、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16461646164616461646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
12、匿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年义军兵败,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16471647164716471647年夏,年夏,年夏,年夏,年夏,年夏,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被清廷发觉
13、,遭到逮捕。在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在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在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在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在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笔笔笔笔笔狱中上母书狱中上母书狱中上母书狱中上母书狱中上母书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一方面以琐琐家,一方面以琐琐家,一方面以琐琐家,一方面以琐琐家,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事
14、、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要要要要要“报仇在来世报仇在来世报仇在来世报仇在来世报仇在来世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
15、归,体现出视死如归,体现出视死如归,体现出视死如归,体现出视死如归,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1717171717岁。岁。岁。岁。岁。岁。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这首诗是作者被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
16、命诗。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别云间别云间 夏完淳夏完淳(明明)三年三年 羁旅羁旅 客,今日客,今日 又又 南冠。南冠。无限无限 山河山河 泪,谁言泪,谁言 天天地地 宽。宽。已知已知 泉路泉路 近,欲别近,欲别 故故乡乡 难。难。毅魄毅魄 归来归来 日,灵旗日,灵旗 空空际际 看。看。三年来戎马倥偬颠沛四方,三年来戎马倥偬颠沛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谁说过天地之间无比宽广呢谁说过天地之间无比宽广呢?我已经深知即将面临死亡我已经深知即将面临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九下 语文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