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文言实词解释课件.pptx
《中考语文之文言实词解释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之文言实词解释课件.ppt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中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点阐述考点阐述第1页/共19页基本原则:1、理解文意,把握语境2、课外考题,考察课内积累第2页/共19页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式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式二、根据字形推断三、参照现代意义推断 四、句内语法结构推断 五、整体语境推断 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第3页/共19页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见唐太宗,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
2、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为!”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题型示例:坐:古代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战国策魏策四“先生坐。”座位。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因罪或错误。汉书龚遂传:“群臣坐陷王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由于。乐府诗:“但坐观罗敷。”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使为善者惧 相寿流涕而去 不得独私故人 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中“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中的“与”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第4页/共19页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如:示例一不得独私故人 私
3、:不宜偏私(出师表)私:偏爱(动词)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对于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第5页/共19页二、根据字形推断二、根据字形推断1、根据形旁推断本义。2、围绕本义逐渐引申的词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如:夜则窃啮斗暴。(永某氏之鼠)啮:啮从口;从齿。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躬:本意为身体,引申为亲自。雁奴独不瞑(雁奴)瞑:瞑从目;从冥。瞑
4、:合眼;闭眼。啮:咬第6页/共19页 现代汉语不是无本之木。是由古汉语沿袭发展而来,因而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我们可以把单音节文言实词组词成现代汉词语,比较鉴别后确定其意义。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克”可以组词为“克服、“攻克”。等,联系上下文比较,便知“攻克”比较合理。三、参照现代意义推断第7页/共19页四、句内语法结构推断四、句内语法结构推断 前提:前提:主语、宾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名词、代词充当充当 谓语谓语大多是由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充当充当 定语定语是由是由名词、代词名词、代词充当充当 状语状语是由是由副词副词充当充当 注意:此法要注意词语
5、的活用现象。根据词语所处的句中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第8页/共19页(一)名词作动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在此句中,福充当句子的谓语。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所以解释时必须处理成动词。例文:必以人祠,乃雨 雨:雨,本为名词,但在此句中,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所以解释时,理解成“下雨”。第9页/共19页 (二)名词作状语 一般来说,状语由 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充当,名词是不能充当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每次用在谓语动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样名词就活用为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第10页/共19页(三)形容词作名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文言 实词 解释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