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doc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用于农业耕作中,这导致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铜、汞等进入食品中。这些金属元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变成具有高毒性的化合物。而且多数金属具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自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受到了政府和人民更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问题也变得日趋重要。目前常用于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物理法1、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
2、pectrometry,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AAS具有灵敏度高(ng/mLpg/mL、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AAS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多元素同时分析. AAS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砷(GB/T5009.112003)、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汞(GB/T5009.172003)等元素的方法。B。Demi等人使用AAS检测面包中铁、铜、锌、铅和钙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出了这些离
3、子的平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根据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激发下离解成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后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AES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ng/mL-pg/mL)和选择性;试剂用量少,一般只需几克至几十毫克;微量分析准确度高;使用原子发射仪测定,仪器较简单;可以定性及半定量的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在2005年最新国家食品生产认证与质量检验标准实施手册中规定使用AES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实际应用中,AES常与电感耦合
4、等离子发射技术(ICP)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依据气态原子在辐射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常使用的仪器是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的主要特点是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pg/mL。而且AFS还具有谱线简单、干扰小、线性范围宽、易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所用试剂毒性小、便于操作、实用性较强等一系列优点.但是AFS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在使用的时候会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这导致在测量复杂试样或高含量样品时会遇到困难.因此,AFS的应用不如AAS和AE
5、S广泛,但可作为这两种方法的补充。 在国家标准中,AFS是规定使用的测定水中汞含量(NF/T90-11322002)、果品制品中硒含量(GB/T5009.93-2003)以及食品中锡含量(GB/T5009。1372003)的检测方法。Taicheng Duan等人使用氢化物发生AFS的方法检测茶叶中的痕量金属镉的含量,证实了该法对镉的检测限为10。8pg/mL。 (4)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FS)是利用样品被激发后所发射的x射线随样品中的元素成分及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其检测限可
6、达到g/g。 XFS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成本低等优点。目前被大量用于金属的无损检测、污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以及仪器的无损探视等.该法不仅可以用于检测金属元素,也可以检测非金属元素。季桂娟等人使用该法直接测定茶叶中锌、铅、铜、镉等22种元素,通过数学软件校正基体效应、元素间的谱线重叠干扰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其他方法 (1)光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是在20世纪诞生的一种分析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它是一种信号传导器,通常与对金属敏感的物质结合使用而达到检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目的。 (2)激光诱导分解光谱法(laser induced breakdo
7、wn spectroscopy,LIBS) LIBS是通过检测激光诱导产生的质子的荧光来达到定性定量检测金属元素的目的。与传统的荧光光谱法相比,LIBS的灵敏度与精确度更高.S.koch等人使用该法检测水中钴离子的含量,在信噪比为2的情况下得出其最低检出限为40mg/L。 化学法 1、双硫腙比色法 双硫腙(dithizone,即二苯基硫卡巴腙,diphenylthiocarbazone)比色法是依据双硫腙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再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的一种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 双硫腙比色法只需要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现仍是基层实验室用于测定食品、水、化妆品、生物材料等样品中
8、金属元素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该方法操作比较繁琐,稍有操作不当,易造成实验失败,试剂成本较高,检测元素种类受限制,灵敏度较低,重复性差等不足,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双硫腙法是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的用于检测食品中铅(GB/T5009.12-2003)、锌(GB/T5009.142003)、汞(GB/T5009。172003)等金属元素的方法.同时,双硫腙法还可用于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测定。徐茂军利用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胶束增溶作用,建立了以双硫腙水相反应体系直接比色测定食品中铅的新方法.该方法中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同时又避免了使用氰化钾等有毒物质,取得了满意结果.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
9、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基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以致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的原理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痕量金属离子可与有机试剂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可据此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定性定量检测金属离子。 HPLC具有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但是该法费用较昂贵,要用各种填料柱,容量小,分析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困难,流动相消耗大且有毒性的居多.胡秋芬等建立以试
10、剂22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酚(QADEAP)为柱前衍生试剂,内含2醋酸甲醇溶液和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Waters NovaPak-C18液相色谱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测定了食品中铁、钴、镍、铜、锌和锰,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1。6%-3。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107之间。 3、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CE)是荷电粒子或离子以电场为驱动力,在毛细管中按其淌度和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再经检测器测定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ng/mL。现在常用的仪器是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CE所用仪器简单、易自动化;
11、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并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操作方便、消耗少;前处理简单,基体效应小,而且应用范围极广,常用于食品、化妆品、污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与ICP-AES、ICPMS、XFS等检测方法相比更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的优势。Huatao Feng等人使用CE检测茶叶中钴、铁、铜、锌和镍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信噪比为3的情况下,得到其最低检测限介于6ng/mL30ng/mL。 4、电化学方法 (1)溶出伏安法 溶出伏安法(Stripping Voltammetry)是以表面不能更新的液体或固体电极(如悬汞电极或汞膜电极)作工作电极,使被测组分预先富集在工作电极上,再逐步改变电极的电位(反方向
12、外加电压),使富集在工作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时的伏安曲线的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溶出伏安法可分为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itammetry)、吸附溶出伏安法(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和电位溶出伏安法(Potentiometric Stripping Analysis,PSA)。该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敏度非常高,测定精确度、灵敏度较好,能同时进行多组分测定,且不需要贵重仪器的分析方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电化学富集与测定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先将被测物质通过阴极还原富集在一个固定的微电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金属元素 检测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