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精.ppt
《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精.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第1页,本讲稿共55页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 目录目录一、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一、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 三、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三、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四、四、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的节能控制冷水机组的节能控制第2页,本讲稿共55页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五个循环与四次热交换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一、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一、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1 1、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目前,大中型中央空调系统都采用间接制冷方式。间接制冷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制冷过程)是一个多
2、环节串联构成的复杂过程。第3页,本讲稿共55页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设备及热量关系图 2 2、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1 1)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中央空调系统有五种流体机械末端风机、冷冻水泵、制冷压缩机、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它们是流体的输送设备,驱动着系统中的五个流体循环,以保障空调制冷过程的持续进行。这些流体机械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第4页,本讲稿共55页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在中央空调系统这些耗能设备中:制冷机等制冷设备能耗,约占系统总能耗的40%45%;水泵等输送设备的能耗,约占系统总能耗的20%;末端用冷设备的能耗,约占系统总能
3、耗的35%40%。(2 2)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途径)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途径水泵、风机、压缩机等流体机械推动流体流动时所消耗的机械功或压缩功N,可用下式计算:式中,N流体机械的轴功率,kW;流体的密度,kg/m3;G流体的循环流量,m3/h;H流体循环所需的扬程或压差,m H2O;流体机械的效率。第5页,本讲稿共55页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流体机械的能耗W可用下式计算:式中,W流体机械的耗电量,kWh;h流体机械运行的小时数。可见,W与流体流量G、流体扬程H、运行时间h成正比,而与流体机械的效率成反比。因此,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途径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精细化使用”,减少设备不必要的
4、运行时间h;采用动态调速技术,减小部分负荷时所输送流体的流量G 和扬程H;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提高流体机械的效率,保证 流体机械始终保持在高效低耗状态下运行。第6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1 1、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表现为:现代大中型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空调面积大,管道结构 复杂、管网庞大,形式多样,路径各异,使管路系统运行的 阻力特性和延迟特性十分复杂;现代建筑内部功能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各个区域空调 负荷需求特征差异性
5、很大,冷热均衡控制难度大;中央空调系统中,无论是风系统还是水系统,其热容量和热 惯性都很大,是一个典型的大惰性系统。多个环节的热惰性 使控制过程存在很大的时间延迟(大时延、大滞后);第7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 中央空调制冷的过程是一个多环节串联而成并与物理反应、相变、能量转换、传热传质等复杂过程相伴随的,这些过程 都是高度的非线性过程;中央空调的负荷由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室内人员、工艺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散湿状况以及新风量输入的多少 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由于气象条件和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多变 性,造成空调负荷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中央空调运行过程的变量涉及到负荷(制冷量)、流量、
6、流 速、压力(扬程)、水温、室温、室外温度、湿度、能耗 等,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系统,而且这些变量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存在着强耦合及非线性关系。这种复杂性使中央空调系统的动态特性不易掌握,难以用精 确的数学模型或方法来描述,因而控制难度较大。第8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2 2、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的时变性、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的时变性(1 1)空调负荷的概念)空调负荷的概念 空调冷负荷,是指要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温度,在某一时刻应从室内除去的热量。空调系统的负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外部得热量:指某一时刻由外界进入空调房间的热量,包括建 筑物围护结构传热、外窗太阳辐射得热、新风和渗透空气
7、所带 入的热量;内部得热量:指空调房间内部的热源散发热量,包括室内人员、照明、机电设备、物料等热源所散发的热量。得热量的种类,分为稳定得热量和瞬变得热量两大类。稳定得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得热量,如室内照明和机电设备的发热量。第9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瞬变得热量是指随时间而变化的得热量,如外部得热量,因为外部因素是不稳定的,波动幅度较大而且随天气和季节而变化。瞬变得热又分为显热得热(包括辐射得热和对流得热)和潜热得热(室内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瞬变得热使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具有时变性特征。(2 2)人流量的变化)人流量的变化人体的散热量和散湿量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一种主要负荷。建筑物内
8、人体的散热、散湿量随着室内人流量的增减而变化。由于人的流动性,使得一些大中型建筑物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且人流量变化也大。人流量的变化会造成空调负荷大幅波动,这种波动不仅随时间而变化,而且还随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变化。(3 3)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第10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建筑物外墙、门窗的传热特性,以及输入建筑物的新风焓值都与室外气象参数(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速等)密切相关,因此,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带来空调负荷的变化。当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及其围护结构确定以后,空调系统日负荷和年负荷都是变化的。空调负荷的变化使空调系统经常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冷冻水系统广州地
9、区空调日负荷变化曲线 广州地区空调年负荷变化曲线 第11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常常在“大流量、小温差”的低效率状态下运行。显然,当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变化时,冷冻水流量也应该跟随负荷的变化进行相应调节,否则会产生输送能耗的浪费。3 3、冷冻水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冷冻水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1 1)冷冻水流量改变对蒸发器传热的影响)冷冻水流量改变对蒸发器传热的影响 经计算,在湍流状态下,即Re10000时,对于温度为0 50 的水,水侧的表面传热系数是不会降低的。实质上,所谓的冷冻水变流量运行,是指负荷减小时,相应地减少冷冻水流量,而单位冷量的冷冻水流量并不减少(如每kW冷量的冷冻水流
10、量不小于0.037 L/s),所以不会影响传热效果。条件是冷冻水的流速u不应低于机组要求的最小流速即防止蒸发器铜管内的水流状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最低限制流速。第12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2 2)冷冻水流量改变对冷水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冷冻水流量改变对冷水机组安全性的影响 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冷水机组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机组的制冷量输出,且允许冷冻水流量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运行,并保证出水温度稳定,而对机组的效率和能耗影响不大。冷水机组冷量输出的自动调节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可在5105范围内无级调节冷量输出;离心式冷水机组,可在15100范围内无级调节冷量输出;螺杆式冷水机组
11、,可在30100范围内无级调节冷量输出。冷水机组的流量变化范围与流量变化率 允许的流量变化范围 离心机的冷冻水流量范围为30130;螺杆机的冷冻水流量范围为45120;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流量范围为50120。节能控制中,冷冻水流量调节的范围一般都不会超出这一范围。第13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需注意的是,冷水机组流量的变化范围不可能从0%100%,因此,冷冻水的最小流量不能小于冷水机组允许的最小流量,以确保蒸发器的安全运行。允许的流量变化率先进的冷水机组允许的每分钟最大流量变化率,如表所示。空调类型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工艺性空调25%10%舒适性空调50%30%
12、对于最大流量变化率每分钟为30%的冷水机组,其流量从0%增大到100%或从100%减小到0%时,大约需要2分钟时间;对于最大流量变化率每分钟为10%的冷水机组,其流量从0%增大到100%或从100%减小到0%时,大约需要6分钟时间;第14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一般的冷水机组最大流量变化率每分钟为2%,则需要约30分钟时间。因此,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蒸发器水流量的瞬间突变。4 4、冷冻水变流量的控制技术、冷冻水变流量的控制技术(1 1)恒压差变频控制)恒压差变频控制 根据压差传感器P安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远端恒压差控制:P安装在最远的末端负 载两端。近端恒压差控制:P安装在最近的负
13、载两 端或供回水集管两端。负荷分布和变化对控制的影响 负荷的分布和变化,对恒压差控制的影响较大。远端控制与近端控制 第15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负荷的分布不同,管路系统的阻抗损耗也不同。例:一个冷冻水系统40%负荷的三种分布情况如下:所有负荷均匀分布 所有负荷集中在近端 所有负荷集中在远端 上述三种情况负荷的总和都是额定负荷的40,但整个管网系统的扬程损失却大不一样。第种情况,负荷集中在管网近端,接近水泵,系统供回水间的总阻抗小,管路系统可变扬程损失小于。第16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第种情况,负荷集中在管网远端,远离水泵,系统供回水间的总阻抗大,管路系统可变扬程
14、损失大于。在不同的负荷分布和不同控制方式下,水泵所需的扬程是不一样的。为水泵特性曲线;R 为管路系统特性曲线;为负荷均匀分布时的控制曲线;为负荷集中于近端的远端控制曲线;为负荷集中于远端的远端控制曲线;为近端控制曲线。曲线和代表的是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控制曲线,它们之间所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为远端恒压差控制时系统工况点的变化范围,这个区域称为管网扬程损失域,区域中的每一点都代表着负荷分布变动时可能出现的管网总流量与管网扬程损失之间的关系。不同负荷分布时的控制曲线 第17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管网扬程损失域说明,管网实际动态变化的复杂性不是一条抛物线所能表示的。实际上
15、,一个系统所需的水泵扬程是在一个较宽范围内变化,即在扬程损失域内变化。采用近端控制时,所需水泵扬程仅取决于负荷大小而与负荷 分布无关;采用远端控制时,所需水泵扬程不仅与负荷大小有关,还与 负荷分布有关;采用远端控制时所需水泵扬程较小,系统运行较节能。因为 远端控制时,系统具有最大的可变扬程。采用远端控制时,负荷集中于近端时所需扬程较负荷均匀分 布时小,负荷集中于远端时所需扬程较负荷均匀分布时大。因为远端负荷需要的输送能耗大。第18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恒温差控制原理图(2 2)恒温差变频控制)恒温差变频控制 控制原理:在冷冻水的供、回水干管上分别装设温度传感器,检测供、回水温度
16、并传送至PLC,PLC作为控制器,将实测的温差值与设定的温差值相比较,根据偏差大小采用PID(或PI)算法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驱动水泵变速运行,从而实现流量调节的目的。冷冻水是传递冷量的介质,它所传递的冷量一般等于空调系统的冷负荷Q:优点:其一,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与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和流量成正比,温差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空调负荷的变化;其二,将定流量、变温差运行改为变流量、定压差运行,也有一定节能效果。缺点:其一,温度采集点离末端换热点有一定的距离,冷冻水至少第19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要经过一个循环后,其温度变化才能反映出来。冷冻水的循环周期通常都较长,因此存在较大的时间延迟。其
17、二,冷冻水热容量大、热惰性大,温度反应迟缓。因此,当负荷发生突变的时候,也要等到温度缓慢地反应出来后才能产生相应的调节动作,存在较大的控制时间滞后,影响了控制的及时性和快速性。(3 3)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冻水流量动态控制技术)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冻水流量动态控制技术 负荷预测控制的基本思想对大滞后系统,控制的难度在于控制过程的不可控性和易变性,导致系统运行紊乱或振荡。为了改善大滞后系统的控制品质,早在1957年,史密斯(O.J.M.Smith)就提出了一种以模型为基础的预估器补偿控制方法。第20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冷冻水系统变流量运行时,其循环周期是变化的,其时滞时间也是变化的,因
18、而不能简单地采用Smith预估器控制。冷冻水系统的这种大时滞、大惰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也无法消除,控制系统的输出总是要经过时间才起作用。但受Smith预估器控制方法的启发,解决控制滞后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使控制作用“超前”,就是“提前”时间实施控制动作。其实,提前实施控制动作的做法,很多空调管理和操作人员都在运用。例如,在早晨上班之前,很多空调系统就被提前启动。提前启动的时间往往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判断决定,这个提前就是为了克服冷冻水系统的滞后(特别是容量滞后)。而提前开机的冷水机组台数,又取决于操作人员对未来时段空调负荷(需冷量)的预测判断。如果天气变化较大或负荷变化较大(如安排有大型会议等
19、)。就适当增加开机台数或调整提前开机时间。如果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代替人来实现这种负荷预测第21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和提前控制,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冷冻水变流量控制模式负荷预测控制。基本思想:通过全面的系统参数检测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预测和推理“未来时刻”系统的负荷及其优化运行参数,再根据系统的实时时滞时间,对冷冻水系统提前进行控制。空调负荷的动态预测空调负荷的动态预测,即负荷变化的预测,是“负荷预测控制”的依据和前提条件。在控制过程中,主要是预测未来一日或一周内的负荷变化曲线,即短期预测。由于空调负荷受到天气和工作制等周期性变化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
20、每周的同日之间及每日的同时刻之间的负荷曲线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第22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短期负荷预测的方法,指数平滑模型法或改进型指数平滑模型法。指数平滑法是根据预测对象本身的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的;改进型指数平滑法,是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空调负荷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空调日负荷和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强烈相关性,对部分因子进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且降低了预测模型的应用难度。必要时,可以参考典型建筑物的逐时负荷系数,估算空调系统未来的逐时负荷和日总负荷。时间宾馆写字楼商场餐厅咖啡厅夜总会保龄球10.1620.1630.2540.2550.2560.50第23页,本
21、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70.590.3180.670.430.400.340.3290.670.700.500.400.37100.750.890.760.540.480.30110.850.910.800.720.700.38120.900.860.880.910.860.400.48131.000.860.941.000.970.400.62141.000.890.960.981.000.400.76150.921.001.000.861.000.410.80160.841.000.960.720.960.470.84170.840.900.850.620.870.600.841
22、80.740.570.800.610.810.760.86190.740.310.640.650.750.890.93200.500.220.500.690.651.001.00210.500.180.400.610.480.920.98220.330.180.870.85230.160.780.48240.160.710.30第24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空调负荷的动态预测,需要对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并建立一个数据准确、内容丰富的数据库,逐步建立起典型建筑物空调负荷的时间分布曲线,包括日负荷曲线与年负荷曲线,为“负荷预测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负荷预测与
23、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基于负荷预测的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图:第25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冻水流量动态控制的工作流程:第26页,本讲稿共55页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控制 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冻水流量动态控制的优点 与恒压差控制与恒温差控制相比,其优点在于:恒压差控制与恒温差控制都是“定值控制”,设定一个不变的 常量(给定值)作为控制目标。负荷预测控制是“动态控制”,没有固定的设定值,以动态预测值作为控制目标,并实时修正 调节,因此,可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恒压差控制与恒温差控制都属于“跟随控制”,只有当压差或 温差有偏差信号产生时,控制系统才会有控制信号输出;而负 荷预测控
24、制是一种“超前控制”,预测出空调系统“未来时刻”的负荷(需冷量),提前调节冷冻水流量,有效解决了大时滞、大惰性系统的控制滞后问题,消除了冷量供需之间的数量差与 时间差,实现能量输出与需求的匹配。第27页,本讲稿共55页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二、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二、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冷却水系统的功能,是将空调系统的废热(空调负荷的热量和冷水机组耗能的热当量)排放到室外环境中去。1 1、影响中央空调冷却水温度的因素、影响中央空调冷却水温度的因素冷却水循环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在冷凝器中吸热;二是在冷却塔中放热。因此,冷却水的运行温度必然受这两个环节的制约。冷却水的传热过程第28
25、页,本讲稿共55页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冷凝器中的凝结传热(1 1)冷凝器中的传热)冷凝器中的传热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热流体Tk)和冷却水(冷流体TC)分别流过冷凝器换热管的两侧,并发生传热。当Tk Tc时,制冷剂蒸气发生相变冷凝,并向冷却水传热;当Tk Tc时,制冷剂蒸气不发生相变冷凝,无传热;当Tk Tc时,制冷剂蒸气不发生相变冷凝,冷却水向制冷剂传热。因此,要保证冷凝器中冷凝热的正常传递,冷却水温度必须低于制冷剂蒸气的冷凝温度,即TcTk。否则,冷凝热将无法传递给冷却水。为此,我国规定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温度Tc132。(2 2)冷却塔中的传热)冷却塔中的传热在冷却塔中,冷却水和室外空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空调 节能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