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流感1.ppt
《伤寒论》与流感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与流感1.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伤寒论与流感内容提要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总结了汉以前及他本人诊治流感、普通感冒、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急性感染型肠炎等传染病和部分感染性疾病的经验。中医学的狭义伤寒包括了流行性感冒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普通感冒一、开头的话 伤寒论写作背景:汉献帝初平元年到晋武帝大康元年称为东汉三国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位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张仲景比华佗小九岁,他们后半生都生活在前三国时期,民不聊生,伤寒论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206年。华佗与张仲景生卒年华佗:约生于公元141年(东汉永合六年)卒于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东汉和平元年)卒于
2、公元219年(东汉建安二十四年)二、东汉末年传染病多次暴发流行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可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1、据三国志记载,中平元年(约公元184年)正月,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2、伤寒论自序中“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家族原来200余口人,死于伤寒的98人,约占其家族总人口的一半。(张仲景约56岁)3、曹植的曹植的“说疫气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公元217年),戾气流行,家家有僵年),戾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
3、哀;或 閤閤 门而门而 殪殪 ,或覆族而丧。(张仲景时年,或覆族而丧。(张仲景时年67岁)岁)4、战争和瘟疫,自然灾害和瘟疫,从来就是孪生兄弟。三国时代,曹刘孙三大势力长期混战,各方要为战争储备,要抓青壮年补充兵员,要征用民用物资,国民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传染病的流行是必然规律。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四有四有”:即有病原体、有传染病、有流行性、即有病原体、有传染病、有流行性、有免疫性。有免疫性。中医学所称“瘟疫”“温疫”“疫气”其含义相同,都是指感受了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古人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已有本
4、质认识,古人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已有本质认识,如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个别传染病的免疫性如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个别传染病的免疫性认识较早,如已经认识到天花是一种典型性认识较早,如已经认识到天花是一种典型性烈性传染病,但康复者不再患天花,由此启烈性传染病,但康复者不再患天花,由此启发古人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发古人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现代医学对病原微生物的认识也是在发明了显微镜以后逐步深入的。1676年,荷兰人用自磨镜片创造了放大266倍的原始显微镜,之后发现了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体。1892年,俄国学者发现了第一种病毒。三、东汉末年流行的究竟是一种什么传染病?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的很清
5、楚是伤寒,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类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顶强痛、脉浮紧等。这些临床表现属于哪一种传染病?分析一下。现在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现在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经过法是经过2004年年2月月28日第十一次修订,日第十一次修订,自自2004年年12月月1日施行的一部法律文件。甲日施行的一部法律文件。甲乙丙三类共乙丙三类共37种,较修改前的种,较修改前的35种又增加了种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2种。种。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按丙类传染病管理。连同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共有39种传染病纳入
6、传染病管理。传染病有其临床特征,最常见的就是发热、发疹或毒血症等。1、中医学的伤寒有发热,首先把没有发热症状的传染病排除掉。他们是:霍乱、病毒性肝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包虫病、丝虫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艾滋病、淋病和梅毒。2、近年才纳入传染病管理范围的如非典、近年才纳入传染病管理范围的如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甲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甲型H1N1流感四种病排除。流感四种病排除。3、下面再把有皮疹的传染病排除。伤寒:起病以发热畏寒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之后体温呈梯形上升,呈稽留热型。病程在613天,可出现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见于胸腹,
7、亦可见于手背及四肢,多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汗出较多者,可见水晶型汗疹,就是中医学讲的白pei.附白附白pei:白白pei是湿热病过程中颈、胸腹是湿热病过程中颈、胸腹等处皮肤出现的一种细白水泡,状如水晶,等处皮肤出现的一种细白水泡,状如水晶,溃破有淡黄色浆液流出,因其晶亮,也称晶溃破有淡黄色浆液流出,因其晶亮,也称晶pei。白pei之征,见于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著的温热论中,“再有一种白pei,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巧湿邪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综合历代医家注释可概括为四条:综合历代医家注释可概括
8、为四条:一是湿郁皮肤,汗出不彻是成因;二是一是湿郁皮肤,汗出不彻是成因;二是湿温病多见;湿温病多见;三是可辨别津液盛衰,晶莹饱满为津气充足;四是判断病情预后,如:pei体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为津气俱竭,邪气内陷的危险证象。与西医之联系:就是西医说的汗疹,由汗液潴留皮内,发汗不良引起。我在临床见到的白pei有10余例,其中一例是58岁男性患者,确诊为脑出血,深度昏迷打鼾,中枢性发热,体温高达39.8c.胸部发现大片白色小疱疹,疹体晶莹饱满透亮,该患者在发病后三天不治身亡。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由立克次体引起,现已基本控制,仅有少数散布病例,皮疹为本病主要特征。登革热:突然起病,全身肌肉、骨骼和
9、关节疼痛,乏力。但多于病程36天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麻疹:于发热第34开始出疹,有一定顺序,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颜面、颈胸、背腹四肢,最后手掌足底,淡红色至暗红色斑丘疹。猩红热: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有环口卷白圈,草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有环口卷白圈,草莓舌,杨梅舌,粟粒疹,线状疹等特征。莓舌,杨梅舌,粟粒疹,线状疹等特征。风疹: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附:发疹性传染病、发热和出疹的时间关系,对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水痘、风疹第一日;猩红热第二日;天花第三日;麻疹第四日;斑疹伤寒第五日;伤寒第六
10、日。4、颜面部有特征的 流行性出血热、颜面、结膜、颈胸显著充血;流行性腮腺炎,面腮肿胀;血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已有2100年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西汉女尸,内脏就发现血吸虫卵,一般贫血、消瘦、浮肿甚至恶质状态。5、其他特征 鼠疫,临床上常见有腺型、肺型,均可发展成败血症型。各型都有高热、寒战、出血倾向与虚脱等。流行特征是野鼠鼠疫引起家鼠鼠疫,家鼠鼠疫引起人间鼠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病重者昏迷抽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病重者昏迷抽搐。百日咳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搐。百日咳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流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