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方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方案龙江片区土地储备整理开发项目三标段(龙溪路)(K0+000K1+915.83)路面施工专项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广东省阳江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龙江片区土地储备整理开发项目(三标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4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述12。2、地质、水文情况12.3、设计概况12.3。1、概况12.3.2、路面结构设计22。3。3、道路横断面设计32.3.4、主要设计技术标准32.3.5、设计材料要求33、施工准备53。1、施工场地和便道53。2、技术准备53。3、施工测量与现场核对63。4、人员配置63。5、机械设备准备73.6、材料准备74
2、、工期安排75、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85.1、级配碎石下基层施工85。1。1、准备工作85。1.2、运输95.1.3、摊铺95.1。4、拌和及整形105.1。5、碾压105。2、6水泥稳定层施工115.2.1、对水泥稳定层的材料要求115.2。2、测量放样115。2。3、准备下承层125。2。4、拌和125.2。5、运输125.2.6、摊铺125。2.7、压实135.2。8、养生135。2。9、施工缝135。2。10、基层、底基层允许偏差135.3、沥青砼面层施工145.3.1、材料要求155.3。2、配合比设计175。3.3、准备下承层185。3.4、施工设备195.3。5、混合料的摊
3、铺225。3.6、混合料的压实235。3.7、接缝的处理245。3。8、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55.3。9、允许偏差265。4、人行道工程施工275.4。1、人行道级配碎石275.4。2、人行道混凝土基层275。4。3、人行道面砖铺砌285。4。4、人行道养生305。5、路缘石、平缘石及U型槽的安砌施工315.5.1、材料准备315。5.2、混凝土基础施工315.5.3、安砌316、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26。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26。1。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326.1.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336.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3广东省阳江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龙江片区土地储备开发项目经理部
4、321、 编制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设计施工图纸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等资料。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滇池盆地北部边缘,处于盆地与山区的过渡地带,工程所在区域内现状地势东北高、向西南呈阶梯状倾斜。区域内水网交错,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东大沟自北向南穿过本区域,马溺河自东向西穿过本区域。片区总体定位为“盘龙北部山水新城”,规划力求打造一座“最昆明的生态环境建设先行新城、高端产业项目承载新城、综合改革试验新城、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城.2.2、 地质、水文情况本标段位于滇池盆地北部边缘,处于盆地
5、与山区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地下水主要为第三系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属类场地,地质环境为次不稳定区.2.3、 设计概况2.3.1、 概况龙溪路位于片区中部,道路起点与北京路相交,终点与宝云路相交,是片区内交通要道。道路红线宽为30m,路线全长1915.83m。设计范围为K0+000至K1+915。83。2.3.2、 路面结构设计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厚度(cm)结构名称4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粘层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粘层6中粒式沥青混凝
6、土AC20粘层玻纤格栅0。8稀浆封层ES-240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6%)15级配碎石60红土碎石(含石量70%)合计130.8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厚度(cm)结构名称4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粘层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粘层0。8稀浆封层ES-225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6%)15级配碎石30红土碎石(含石量70)合计79.8cm人行道结构:人行道结构厚度(cm)结构名称5天然石材3M10水泥砂浆15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6)12级配碎石合计35cm2.3.3、 道路横断面设计25。75m(人、非混行车道)+22。25m(绿化带)+27。0m(机动车道)=30m.
7、车行道横坡为1.5%,非机动车道横坡为2.0,人行道(包含1。2m宽连体树池)横坡为2。0%。2.3.4、 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设计荷载:道路BZZ-100;道路最大纵坡6.79,最小纵坡1.88;最小曲线半径:200m,最大曲线半径:1000m;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本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设计地震烈度:八度;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2.3.5、 设计材料要求重交通石油沥青AH-70指标表 针入度P(25,100g,5s)(0。1mm)6180延度D(25,5cm/min)(cm)大于100软化点TRB,( )445
8、4闪点(COC)Tf,( )不低于230溶解度(溶剂:三氯乙烯)(%)大于99。0含蜡量W(蒸馏法)(%)不大于3薄膜烘箱加热试验质量损失(%)不大于0。6加热后针入度比()不小于55(163,5h)加热后延度(25)(cm)不小于50沥青混合料外惨改性剂(抗车辙剂)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指标白度1530密度(g/cm3)0.901.10维卡软化点()不小于30吸水率()小于2粒径(mm)不大于6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视密度大小于2。5t/m吸水率不大于2。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坚固性不大于12%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5%水洗法0。075mm颗
9、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石料磨光值不小于42BPN石料冲击值不大于28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 筛孔(mm)级配类型方孔筛圆孔筛ES2通过筛孔质量百分率(%)9。5101004.755901002.362。565901。181。245700。6630500.30.318300.150。1510210.0750。075515沥青用量(油石比)()7.513。5稀浆混合料用量(kg/m)5.58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范围方筛孔尺寸(mm)31。519。09。504。752。360。60.075通过百分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级配碎石颗粒组成范
10、围方筛孔尺寸(mm)37.531.519。09.504。752.360。60.075通过百分率100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3、 施工准备3.1、 施工场地和便道施工前,应做到场地“三通一平”,确保施工道路、施工用水和用电到达工点,施工场地平整,满足施工需要.施工便道一般利用场内便道和既有道路就近引入。3.2、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核,并到现场核对,如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有差、错、漏等问题,应与相关单位及时联系,及时处理。设计图纸审核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交底,让各层管理和作业人员熟悉图纸,掌握技术要求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与验标要求。3.3、
11、 施工测量与现场核对路面施工前,测量组应根据导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加密路面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并放出道路中心线、边线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界线,用以控制道路路面平面位置。测量精度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测量组在放出控制线后,应在现场用灰线画出位置.并根据灰线位置进行现场调查管线、管网情况,并与设计文件对比,平面位置、高程等情况是否与设计一致,如有较大出入,应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处理.3.4、 人员配置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序号姓 名性 别职 务备 注1陈元伟男项目经理2冯远兴男项目总工3车 球男质检员4骆德军男测量工程师5梁苏记男施工员7黄
12、康常男试验员8谢绍志男安全员9杨玉霞女资料员3.5、 机械设备准备施工前,进场设备数量和性能应满足施工需要,拟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见表。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使用阶段备 注1挖掘机台2工程期间2装载机台3工程期间3自卸汽车台15工程期间4水泥稳定料拌和设备台1工程期间5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台1工程期间6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台1工程期间7胶轮压路机3工程期间8钢轮压路机3工程期间9振动打夯机台2工程期间10振动压路机台2工程期间11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套3工程期间12洒水车台1工程期间3.6、 材料准备施工前应按设计数量,备足水泥、碎石、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及立缘石、平缘石、U型槽、人行
13、道板砖,进场材料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并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规程、规范及标准图要求实施,施工用水及沥青混凝土材料等均应按要求检验,不得采用侵蚀性水和具有侵蚀性的骨料.沥青混凝土材料应满足相关规范和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施工工艺严格按相关规范和规定办理。4、 工期安排施工计划于2013年4月13日开工,2013年8月15日完工,共计125天。详见“龙溪路路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此工期安排为龙溪路K0+543K1+360段,其它段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5、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5.1、 级配碎石下基层施工5.1.1、 准备工作级配碎石使用前进行筛分试验,其级配应符合
14、设计级配要求。(1)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218t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应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2)测量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3)机具翻斗车、汽车或其它运输车辆及平地机等摊铺、拌和
15、机械.洒水车洒水或利用就近水源洒水。压实机械,如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其他夯实机具,适宜小范围处理路槽翻浆等。(4)闷料按照计算出的工程数量进行堆料,按配合比采用挖机域装载机进行拌和后,集中堆放进行闷料.闷料场必须根据生产量确定场地大小,每个闷料场地都应事先平整、碾压处理,以避免雨季场地坑洼、泥泞和污染集料.闷料采用洒水车对放在闷料场的级配碎石进行洒水。5.1.2、 运输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距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间距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并且要求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以便施工.当采用两种集料时,应先将主要集料运到路
16、上,待主要集料摊铺后,再将另一种集料运到路上.如粗细两种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差较多,应在粗集料处于潮湿状态时,再摊铺细集料。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只宜提前12d.5.1.3、 摊铺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干松密度与干压实密度的比值)。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过宽的路(大于22 m)适合分条进行摊铺,要求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检验松铺材料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
17、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5.1.4、 拌和及整形用挖机域铲车翻拌集料均匀。在拌和的过程中都应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如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料场已经混合,可视摊铺后混合料的具体情况(有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用挖机进行补充拌和。拌和均匀后的混合料要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要注意离析现象),然后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5.1.5、 碾压整形后的基层,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18、时,立即用12t以上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20cm;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缝隙嵌挤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小于5mm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5.2、 6水泥稳定层施工5.2.1、 对水泥稳定层的材料要求5.2.1.1、 水泥水泥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19、具体选用水泥品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采用。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5.2.1.2、 碎石粒料粒径:设计有具体要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无要求时,当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 mm;当作底基层时,最大粒径:对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超过37.5mm;对于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超过53mm。碎石压碎值:道路基层不应大于30%,对底基层不应大于35。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25。5.2.1.3、 水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5.2.1.4、 配合比由试验室
20、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试配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为6%,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5MPa。5.2.2、 测量放样按1020m一个断面恢复道路中心桩、边桩,并在桩上标出基层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5.2.3、 准备下承层下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清扫,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三至四遍,如发现过干、表面松散,适当洒水碾压;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取换填级配碎石的办法处理。上基层施工前,对下基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5.2.4、 拌和稳定料的拌和场设在砂石堆料场,拌和设备采用一台基层料集中厂拌机.料场内的砂、石分区堆放,并设有电子自动计量设备和地磅,在每天开始拌和前,按配合比要求对水泥、集料的用量
21、准确调试,特别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定集料的自然含水量,以调整拌和用水量。拌和时确保足够的拌和时间,使稳定料拌和均匀。5.2.5、 运输施工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并保持道路畅通,使稳定料尽快运至摊铺现场。炎热天气运输时加彩条布遮盖,防止水份过度蒸发。5.2.6、 摊铺机动车道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非机动车道基层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时严格控制好松铺系数,人工实时对缺料区域进行补整和修边。混合料送至现场半小时内,在监理的监督下,抽取一部分送到业主指定或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泥剂量试验。压实度试验一般采用灌砂法,在碾压后12小时内进行,避免时间过长基层终凝后增大劳动强度,试验后的洞眼用C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路面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