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pdf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pdf(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教学学设设计计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目录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目录天天 气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溶溶 解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声 音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
2、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3、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 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
4、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二、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5、;演示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
6、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 1;教学过程一、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
7、轻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板书设计:
8、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
9、1 1、引入、引入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2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3 3观察
10、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 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 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 1/3 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4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教学后记: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的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分组实验:装 30 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 20 克、苏打20 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 1;教学过程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2.教师提问:给 20 克的食盐和 20
12、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2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6.
13、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 P10拓展: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五溶解的快与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14、3、食盐 1、勺子 1、水槽 1;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的快一、哪一个溶解的快;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 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 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
15、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 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3 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
16、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分组实验材料:食盐 1 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 克的食盐 10 包、筷子1、盛 50ml 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 1;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一、引入问题 3 31.老师桌上
17、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 200ml 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 50ml 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 50ml二、制定一杯水二、制定一杯水 50ml50ml 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2020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 50ml 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学生猜测:2 勺、3 勺、5 勺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
18、呢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一、研究的问题50ml 水能溶解几勺食盐二、准备的材料1、一杯 50ml 的水;2、一小袋盐;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三、研究的方法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四、研究结果我们发现:50 毫升的水能溶解勺食盐,即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
19、下再观察呢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 7 勺没有溶解算 6 勺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三、分组实验三、分组实验 5 5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 8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勺 6 勺7 勺8 勺9 勺10数组别第1组上勺11勺12勺13勺14勺14 勺以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第7组第8组第9组第 10组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
20、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 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5.出示天平,测量 1 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 50ml 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 摄氏度的环境下 50ml 能溶解 18 克的盐;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七课第七课分离盐和水的方法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
21、、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 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
22、,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判断是否食盐;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
23、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拓展:阅读资料 P19;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一课 听听声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运
24、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 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探究内容:一倾听周围的声音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
25、,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2、分组实验 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