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六章6.郁病.ppt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六章6.郁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六章6.郁病.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郁郁 证证【概述概述】一、定义一、定义l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l 郁字有积、滞、蕴等含义,它既是一个病因病理学概念,又是一个综合病征.l 广义:泛指外感、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和,导致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滞塞和郁结.l 狭义:即综合病征.l 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二、源流二、源流l1.先秦时期,对自然界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聚、蓄积、失畅现象谓之郁.l2.内经将“郁”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病理的论述.l3.两汉和隋唐宋时期,对郁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详细论述,但无郁证病名.l4.金元
2、时代将郁证作为独立的病征加以论述,朱丹溪首倡六郁学说,并立越鞠丸治郁.l5.明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征名称.l明清以后,对郁证辨证论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三、范围三、范围 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及焦虑症等。另外,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病因病机】一、情志失调 1、愤懑郁怒,肝气郁结 2、忧愁思虑,脾失健运 3、情志过极,心失所养 二、体质因素 脏气易郁,为郁内因.总之,郁病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其外因为情志所伤,其内因为脏气易郁。其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病机演变 1、气郁日久气血失调_血郁化火_火郁 2、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病性:初起为实,日久为虚
3、.病机特点: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郁病病因病机示意图郁怒郁怒不畅不畅肝失疏泄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火盛伤阴火盛伤阴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体体质质因因素素肝郁及脾肝郁及脾思虑不解思虑不解脾虚生湿脾虚生湿气滞痰阻气滞痰阻痰气互结痰气互结湿停食滞湿停食滞郁郁病病心脾两虚心脾两虚郁久郁久伤脾伤脾生化乏源生化乏源悲哀忧愁悲哀忧愁意愿不遂意愿不遂忧思气结忧思气结忧郁伤神忧郁伤神【诊断诊断】一一、诊断依据、诊断依据1、病史: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2、临床表现:以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喜太息,
4、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炙脔为主症。3、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除外器质性疾病。二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 1、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 2 2、脏躁与癫病、脏躁与癫病3 3、梅核气与噎膈鉴别、梅核气与噎膈鉴别1梅核气梅核气虚火喉痹虚火喉痹病因青中年女性,情志不畅青中年男性感冒、长期烟酒辛辣。加重因素情绪波动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症状特点自觉咽中如有物梗,无咽痛及吞咽困难自觉咽中如有物梗,尚觉咽干、灼热、咽痒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1脏脏 躁躁癫病癫病主症情绪不稳,烦躁不宁,易激易怒,时作欠伸,不发如常。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病机营阴暗耗,心神失养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学 课件 第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