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设计指导书.pdf





《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设计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设计指导书.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设计指导书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技术研究所2012 年 8 月目录目录1 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1.1 石油及石化产品的主要特性.11.2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21.2.1 火灾危险性.21.2.2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31.2.3 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52 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82.1 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简介.82.2 系统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82.2.1 设计依据标准.82.2.2 系统主要功能和参数.82.3 系统特点.92.4 系统组成及安装.102.4.1 组成.1
2、02.4.2 布线.102.4.3 安装配置.112.5 系统工作流程.123 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报警装置.133.1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133.1.1 简介、特点.133.1.2 主要指标.133.1.3 结构特征.143.1.4 系统安装布置.193.2 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203.2.1 简介、特点.203.2.2 主要指标.213.2.3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223.3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243.3.1 简介、特点.243.3.2 主要指标.253.3.3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253.4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263.4.1 简介、特点.263.3.2 主要指标.27
3、3.4.3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283.5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293.5.1 简介、特点.293.5.2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303.6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313.6.1 简介、特点.313.6.2 主要指标.313.6.3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323.7 声光报警器.333.7.1 简介、特点.333.7.2 主要指标.333.7.3 结构特征、安装、布线.344 石油化工储罐区的冷却灭火装置.374.1 水喷雾(淋)冷却系统.374.1.1 物理性能、工作原理.374.1.2 冷却装置设置.384.1.3 性能指标.394.1.4 安装、调试.434.1.5 主要部件.444.2 固
4、定式泡沫灭火系统.504.2.1 物理性能、工作原理.504.2.2 灭火装置设置.504.2.3 性能指标.524.2.4 安装、调试.544.2.5 主要部件.55附录 系统设计说明.631.1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说明.631.2 水喷雾系统设计说明.641.3 光纤光栅探测系统、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设计.651.4 设备清单.651 1 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11.1 石油及石化产品的主要特性石油及石化产品的主要特性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是以原油为原料,生产液化烃、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产品;或在此基础上,以烃类、汽油、柴油等为原料,生产乙烯、
5、丙烯、丁烯、丁二烯、甲醇、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聚乙烯、聚丙烯、橡胶等各类产品。石油化工生产中所涉及的物料品种有 400 万种以上,而且物料状态复杂,气态、液态、固态以及不同状态的混合都有可能存在。其生产工艺也是蒸馏、反应、蒸发、分离、干燥、萃取等化工单元的组合。不同化工单元操作的相互结合,构成了不同的生产工艺线路,而且同一种产品可以有不同的生产路线,利用同一种物料又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生产出多种产品。这就决定了石化企业是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工艺过程复杂的生产特点。具体表现在: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
6、间体、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就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看,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物料还必须用明火加热;日常的设备检修又要经常动火。这样就构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即怕火,又要用火,再加之各企业及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主要来源于: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
7、和烧碱等,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性灼伤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二,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原油中含有硫化物,会腐蚀设备管道。三,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如硫化氢、氯化氢、氮氧化物等。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使设备减薄、变脆,无法承受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要经过许多工序和复杂的加工单元,通过多次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才能完成,因而生产过程既复杂又庞大。另外为了满足石油化工生产的需要,需要设有供电、供热等庞大的辅助系统。生产过程使用的各种反应器
8、、塔、槽、罐、压缩机、均以管道相连通,从而形成了工艺过程复杂和工艺流程长的一系列生产线。石化企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21.2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石油自身及其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其中的主要防火部位有:罐区、装卸区、工艺装置区、生产厂房和库房等,下面主要针对罐区进行实际实例设计。罐区储运的油品大部分为甲类火灾危险物,油品在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泄露逸散到空气中,极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且这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一般比空气重,泄露后极易在低洼处积聚。加之
9、点火能量很低,遇到火源,很容易被点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2.11.2.1 火灾危险性火灾危险性罐区储运的油品大部分都属于甲类和甲 A 类火灾危险性介质,通常以液态形式在常温增加压力条件下储存,具有气液两相的性质。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挥发。以液态形式储存,释压后,立即挥发为气体。气化后体积膨胀 250300倍,并急剧扩散蔓延。(2)相对密度大(空气的1.52 倍)。比空气重,容易停滞和积聚在电缆沟、下水道等低洼处,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便可以燃烧、爆炸。(3)易燃、易爆。闪点低,着火温度比一般可燃气体温度低(约为400530),危险性大
10、,与空气接触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是 2.1%9.5%(体积比),可被小火星点燃,爆炸速度为 20003000m/s。(4)燃烧热值高。热值大于15605.5kJ/kg(91272kJ/m3),火焰温度高达 2120,辐射热强,极易引燃、引爆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使火势扩大。(5)易膨胀。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储存在容器内的油品,在一定的温度和饱和蒸气压下处于气液共存的平衡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会不断增大,气体泄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6)有腐蚀性。内腐蚀可以不断地使容器壁变薄,从而导致容器的耐压强度,缩短容器的使用年限,导致容器穿孔漏气或爆裂,引起火灾报站事故
11、。同时,容器内壁因受到硫化氢的腐蚀作用,还会生成黑褐色的硫化亚铁(FeS)粉末,附着在器壁上或沉积于容器底部。这种硫化亚铁粉末如果随残液倒出,或使空气大量进入排空液态的容器内,硫化亚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放热而自然,生成氧化铁(Fe3O4)和二氧化硫(SO2),这种自燃现象也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7)易产生静电。油品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能产生静电,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乃至数万伏。油据测定,当静电电压在350450V 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能引起可燃气体燃烧或者爆炸。由于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极易产生高电位静电,所以其放电火花足以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1.2.21.2.
12、2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罐区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泄漏爆炸液态油品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其实质是化学性爆炸。泄漏爆炸事故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中最为常见,发生的概率最大。导致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设备质量低劣。储运油品的容器的质量存在问题,很容易造成泄漏。储罐是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在设计、选材、制造、使用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生产制造存在缺陷、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符合要求、都可能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发生泄漏事故。安全附件失效。储罐的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安全
13、阀、排污管等。如果失效,容易造成储罐超装或超压,导致罐体开裂引起泄漏;安全附件与罐体的连接部位结合不严,焊缝质量差,易引起泄漏;阀门法兰的密封垫片老化、开裂也会引起泄漏。人为失误。生产操作中,由于误操作、违章操作、盲目指挥和设备检修保养不善,很容易导致出现物料的跑、冒、滴、漏事故。运输不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槽罐车泄漏起火、碰撞爆炸等事故也不断增多。主要原因大都是由于运营者的安全意识差、运输过程中违章驾驶、交通部门管理存在漏洞等。(2)蒸气爆炸蒸气爆炸是一种因油品泄放而形成的物理爆炸,特点是爆炸过程中有相变发生,是液相急剧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爆炸能量来自沸腾的液体和蒸汽的膨胀。蒸气爆炸事故的严重
14、危害包括两部分:爆炸本身的直接后果和二次灾害事故造成的后果。直接后果是造成设备毁坏和人员伤亡。二次灾害事故主要是指爆炸发生后,油品泄漏在发生爆炸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火球的产生而形成火灾。如果油品在爆炸时未被点燃,则泄漏后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遇到火源即会发生蒸气云爆炸。后果更为严重。过量充装。液体具有受热膨胀的特性,液态体积膨胀率比水大1016 倍。当储罐的温度升高时,罐内压力可能超过储罐的安全设计压力,引起储罐薄弱处出现裂缝,导致油品泄漏;如果裂口过大或泄压过快,就会引起蒸气爆炸。高温烘烤。火场中受到火焰高温烘烤作用的储罐存在发生蒸气爆炸的危险。火焰的辐射热量传入容器后,容器材质抗拉强度
15、急剧下降,同时由于安全阀设定压力较高,容器不能承受设定压力,即使安全阀开启快速排气,容器也可能因压力增大开裂,继而引发蒸气爆炸。机械碰撞。机械碰撞使容器遭受损坏,罐内压力瞬间降低而引起蒸气爆炸。主要来自于运输过程中槽车的脱轨倾覆、运行中槽车的碰撞以及周围物件对容器的撞击等。设备缺陷。设备本身存在缺陷使容器出现较大裂缝,也就成为蒸气爆炸产生的原因。另外,焊缝是容器的薄弱环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等原因引起器壁变薄也会导致容器强度下降。各种设备缺陷使容器承压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较大裂缝并最终导致发生蒸气爆炸。(3)静电危害原油、汽油、苯、甲苯、液化烃等油品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易燃易爆气
16、体发生小孔喷射时,因流速快,会产生高位静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体或静电电位很低的物体接近时,电位差达到 300V,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另外,人携带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4)雷击(电)危害雷击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侵入,此外还有比较罕见的球形雷。雷电的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罐区除安装防直击雷的设施外,对储气(油)罐(池)及管道、设备等还必须安装防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的装置,并定期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5)明火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或切割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机动车辆排烟喷火等。明火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最常见、最直接的原因。焊接、切割动火
17、作业。第一,焊接、切割作业本身就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如作业所使用的乙炔、丙烷、氢气等,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气瓶又是压力容器。作业中飞溅的金属熔渣温度很高,若接触到可燃物质,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作业时产生的热传导,可能引起焊割部件另一端(侧)的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第二,违章进行动火作业,往往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动火前在现场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作业结束后,遗留火种等。违章作业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现场吸烟。燃烧的烟头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200300,远高于油品的燃点。打火机、火柴或烟头点燃时散发的能量也大大超过油气所需要的点燃能量。机动车辆排烟喷火。汽车及其
18、他机动车辆一般都以汽油或者柴油作为燃料,排出的尾气中夹带有火星、火焰。若未安装阻火器,有可能引发车辆所在或所经过地区,如火车栈桥、汽车装车站、罐桶间的火灾、爆炸事故。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电气设备设施选用不当,不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不具备安全性,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存在质量缺陷或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电气设备过热或产生电火花,甚至引起电气火灾事故,进而引起油品的火灾爆炸事故。储罐、油泵、输油臂、鹤管、管道及船舶等储运设备设施主体,若在选材、制造和安装中存在质量缺陷,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受腐蚀、老化及不正常操作的影响而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油品泄漏、扩散等事故,为火灾、爆
19、炸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附件和安全装置,如阀门、法兰、安全阀、呼吸阀、检测仪表、遥控装置、连锁保护装置等,若存在质量缺陷或在运行过程中遭损坏,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2.31.2.3 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油罐一旦发生火灾,发展蔓延十分迅速,扑救难度大,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火险因素复杂,因此油罐区消防工程对确保油罐安全,降低火灾扑救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通过日常管理预防火灾事故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各项消防法律法规,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正确履行消防安全职
20、责,牢固树立“安全自抓,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2.建立健全并贯彻好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3.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各类单位,都要明确规定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填写巡查、检查记录。4.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予以消除,并记录备案。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应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的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21、要将危险部位停产整改。5.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要针对危险区域,深入一线熟悉、掌握实际情况,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发现问题修正预案,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包括单位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内容详实,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统一保管、备查。(二)通过安全设计预防火灾事故1.做好安全设计,杜绝事故源头初步设计要根据罐区总体规划,针对所用设备及材料的危险性,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以及对重点区域进行检测监控的自动报警手段及方法。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注意检查最终设
22、计中的设备、电气仪表的防火防爆及防止事故的具体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2.把好防火设计审核关设备的设计、选型、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过程特点,选用相应安装要求的材质,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制造和安装,特别是保证危险性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正确设计选型。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装置布局,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有关规范,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并通过严格的验收,夯实防火安全基础。3.消除导致火灾的物质条件通风措施,降低油气浓度;对动火设备和管线进行吹扫、清洗以及切断、隔离、置换、测爆、清除动火场所周围可燃物等都是消除导致火灾物质条件的有效措施。4.控制着火源(1)
23、控制和消除用火用明火加热的设备必须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储罐区相隔一定的防火间距;动火过程中的非动火区域限制;动火后的熄火清场;锅炉、加热炉设置足够高的烟囱,烟囱周围一定距离内不得搭建易燃建筑;机动车辆装设火花熄灭器,控制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等。(2)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的火花及时对机械的运转摩擦部位润滑或更换润滑油;对可能发生摩擦和撞击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或包敷有色金属;使用防爆工具作业;禁止穿钉鞋;用不发火的材料建造地面等。(3)防止电火花、雷击和静电放电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级别和组别的防爆电气设备;正确选择和安装、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气线路及设备;按规范设计、安装、定期检测和维护可靠的防雷设
24、施;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穿化纤衣服;将注油管道延伸至容器或油罐底部,消除附加静电;设置良好的静电接地等。2 2 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2.12.1 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简介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简介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防火技术要求而设计的集火灾自动探测、联动控制、水喷雾冷却与泡沫灭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系统。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冷却灭火装置等两部分组成。其中,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完成对石油化工储罐的火灾险情进行自动探测、报警及输出灭火联动控制信号;冷却灭火装置则实现对火灾的灭火功
25、能。本系统最大特点是自动探测报警与冷却灭火系统有机结合。系统显示直观、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必将给石油化工储罐区的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保障,并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22.2 系统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系统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2.2.12.2.1 设计依据标准设计依据标准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报警灭火系统及各组成部件的生产及现场安装设计参照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21197-200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DB42/348-2006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15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化工 储罐区 火灾 报警 灭火 系统 设计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