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设计说明...pdf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设计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设计说明...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分校新校区项目设计,项目用地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涵口村。建设用地面积为:25613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825.26 平方米,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 25825.26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 6425。87 平方米,容积率为 1。01,建筑密度为 25.09%,停车位为 85 位,其中地上停车位为 18 位,地下停车位为 67 位,绿地率为 26。42。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设计通规(GB50352-200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11J9341)
2、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晋江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三、设计指导思想三、设计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几年来国内各地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伴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和创新,经过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其它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后,我们结合地形的环境特征,形成设计指导思想:“集约型校园”、“人性化校园”、“生态化校园”、“文化型校园”.1、集约型校园针对目前我国各地均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的状况,我们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发掘土地价值进行有效的规划布局.规划中,对建筑群体采用相对集中布局的手法,做到密而有致,小中见大.在有限的土
3、地资源上,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用。2、人性化校园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以校园教学功能为主导,以学生、教师的校园行为为依据。以人为本的创造实用的功能校园框架体系,遵循行为心理学的原则,创造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方位的交流和学习空间、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同时,规划采用风雨走廊,使得师生从生活宿舍到教学、办公楼交通便捷.3、生态化校园生命是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生态化校园规划就是需要充分考虑生态化的特点,遵循保护和改善原有自然系统、营造与学校地位相吻合的校园整体形象,强化校园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这样三个原则,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4、文化型校园遵循校园建筑、小学教育建筑的本体功能,是本次设
4、计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对教育理念的研究和思考,创造适宜的校园建筑风格,体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晋江文化底蕴丰厚,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映成辉。建筑设计中,着力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建筑风格在传承中加以创新,力求突破,体现独有的地域行文化教育建筑。四、四、总平面规划总平面规划1.1.总体规划布局总体规划布局通过现场踏勘,再结合本项目周边区域规划综合分析,项目用地北侧为河滨路,东北侧为河滨路 2 号支路,其余皆为相邻地块用地接壤。由于本项目场地的特性,而且考虑到交叉路口对学校的干扰,学校主入口不宜设置在河滨路 2 号支路上,本项目主入口设置在河滨路上,尽
5、量远离河滨路和河滨路 2 号支路的交叉口,并设有以供人流缓冲和家长接送的校前入口广场,在广场附近布置了以供学生家长接送所需的停车位。河滨路 2 号支路可以设置学校次入口作为辅助出入口使用,作为教师生活和地下室车库进出,以及满足学校后勤出入需要,方便管理。行政办公综合楼正对校区前广场布置,即突出学校的严肃的学术氛围又使得外来访问或办事人员不需要进入学校内部,高效便捷;办公综合楼、教学楼,风雨操场以及宿舍楼围合形成了庭院来作为整个校园的景观核心区,满足学生集体散活动所需场所.行政办公综合楼,教学楼,风雨操场,宿舍楼通过风雨走廊无形的串联形成一体,为学生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风雨连廊又把布
6、置在东南角的室外 200 米跑道及其它运动场地分隔开来,自然的形成了整个校区的动静两个分区。2.2.道路交通分析道路交通分析人车分流是保障学校行人的安全、塑造校园安静环境的重要因素。根据校区的各种功能分区的布局和要求,以及对校园外城市道路的交通体系进行分析,我们设置了校园的两个出入口。其中校园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河滨路,并在主入口处设置了校园的主广场空间,方便学生上下课及家长接送的要求,不至于发生拥堵。校区沿河滨支二路设置校园的次入口,主要为地下车库及校园生活区的一个出入口。校园车辆可直接由此进入地下车库,不与校园内部交通发生关系,也可解决校园自身停车及周边城市的停车需求“廊道交通.是本案的另一
7、交通组织重点,通过较宽的风雨连廊,进而把校区的各个功能去串联在一起,避免风吹日晒,免去淋雨之苦,安全且非常人性化.校区内设置 4 米宽的内部行车道,满足消防车紧急扑救的要求,并与校园外的城市道路形成消防环线,使消防车能快捷的到达校园的内部进行扑救.消防车道及消防扑救面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的要求.3 3。景观分析。景观分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环境的设计要兼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到环境与人的目的,向外展示建筑丰富的形态、向内营造人文艺术氛围.其中布置生物园,植物园、地理园、艺术墙体、现代雕塑等等,空间生动活泼。本次设计景观设计采用“两轴四院”的空间景观将建筑空
8、间与景观环境有机的组织起来。两轴:一条步行空间主轴,也叫做景观交通连廊,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和空间串联起来,即可以加强建筑群组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利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老师的交流.另外一轴就是景观系列轴,串联各个景观中心.四院:办公综合楼、宿舍楼、风雨操场及教学楼围合形成整个校区的景观中心,三幢教学楼之间围合形成的两个景观内院,以及大门进入校区的入口广场景观,共同形成校区的四个景观内院,各个景观各不相同,各自有特色的景观空间。五、建筑单体设计五、建筑单体设计建筑单体的基本构成逻辑是建立在对现场条件的分析和对建筑功能解读的基础之上的。1 1、行政办公综合楼、行政办公综合楼充分利用行政办公综合楼相对灵
9、活的设计特点,配合总体规划,设计了半弧形体量,围合形成学校的主出入口广场,面向广场设计又与门卫的半圆遥想呼应,营造了学校开放包容的对外形象。又以中间架空两层的通道,贯通中心广场,使主出入口广场自然向校园内延伸开来,围而不堵,空间流动。2 2、教学楼、教学楼教学楼与办公楼呼应展开。采用南侧单暖廊布局,既保证了教室的日照,又使得在学生在课间休息是时能获得更多的日照,避免了学生课间拥挤在教室的现象.卫生间布置在两排教学楼之间,学生都可就近使用,且和教室保持独立关系,杜绝人流干扰和气味干扰.教师办公室布置在两排教学楼之间,与卫生间对立的一边,且配有独立卫生间,保证了教师的独立性,又与教室保持一定的联系
10、,保证了教师的休息和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楼和办公楼及教学楼和风雨操场之间均以连廊联系,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方便的上下活动,楼梯分布均匀,满足集中人流疏散.3 3、风雨操场、风雨操场风雨操场靠近跑道的地方,采用了具有现代主义风格元素又与闽南建筑风格相互结合,即体现了闽南建筑风格的特点,又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建筑,一层主要是一些主要吵闹的教室和器材室,二层则是风雨操场兼礼堂,用连廊和教学楼,构成一个整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场所。4 4、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采用半椭圆形,围绕中心广场单独布置在一层,,使学校建筑更加多元化,同时结合结合多媒体教室的特性,在多媒体教室的屋顶设计了室外露天舞台,充分利用了一切可
11、利用的空间,营造了学校轻松的学习气氛。5 5、宿舍楼、宿舍楼根据学校需求和功能特性,宿舍楼布置在学校的东北角,处于整个校园的下风向,和学校教学活动互不干扰,分区明确。一、二层布置了学生食堂和教师食堂,三至六层为宿舍。6 6、体育场主席台及看台、体育场主席台及看台在 200 米远动场西侧和教学楼结设计了主席台和看台,既满足了日常的教学需求,又丰富了校区的建筑形态.c、建筑物造型采用规则体型,尽量减小体形系数,以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六、建筑消防设计六、建筑消防设计本工程为文化教育建筑,建筑总高度均不超过 24m,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按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能满
12、足规范要求.建筑单体的楼梯布置均能满足消防疏散距离的要求,防火分区面积大小及疏散宽度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整个校区设有环形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车能到达校区的建筑的每个面进行消防扑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一、概论一、概论: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按结构重要性分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13、规程(JGJ3-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自然条件:风荷载: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 0.75kN/m2地面粗糙度:B 类建筑物场地类别:由地质勘察提供三、结构设计:三、结构设计:1、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电算采用 PKPMSATWE.2、地震设防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电算采用Tg 值按抗震规范 GB500112010 表 5。1。42 取值。3、场地类别:由地质勘察提供。4、周期折减系数:0.60.85、砼强度等级:梁、板、柱C25C35.6、钢筋等级:HRB400.7、填充砌体:砼空心小型砌块。8、本工程为多层框架结构。根
14、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3 条,本工程判断为规则性结构,框架柱及框架梁于纵向、横向均有对齐贯通。抗震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途径合理且不间断,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有利。钢筋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的 HRB400 新级钢筋代替级钢筋,既可减少梁配筋率,又可节约大量钢材,提高经济效益。墙体填充材料采用轻质材料,既可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又可在相同面积下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综上所述,本工程属于安全,合理的结构形式.四、需说明的问题四、需说明的问题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等地质勘察报告完成后确定。给排水说明给排水说明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资料.2、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给水与排水资料。3、G
15、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5、GB5001620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7、GB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8、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生活给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三、生活给水系统三、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市政给水作为校区给水水源。消防用水:从市政自来水管引入一根DN150 给水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管网管径DN150),供校区生活、消防用水。、计量:在校区给水引入管上设一只LXL150N
16、 型水表,并设 DN150 消防旁通管。、供水方式: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用水量:设计生活日用总水量 65m3/d,最大小时设计用水量4.06m3/h。四、排水系统四、排水系统、室内粪便污水、洗涤污水采用合流制,设污水立管、专用通气管。管道出户后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53.9m3/d。五、雨水系统五、雨水系统1、室内雨水系统为独立系统,屋面、阳台雨水分设专管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井。2、室外雨水系统为独立系统.道路、广场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井,经室外雨水管道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六、消防设计六、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GB500162014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流量标准:按公建、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15L/s,室外消火栓系统:40L/s。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0L/s(8L/min,作用面积 160)、小区内同时火灾次数按1 次设计。)、水源及室外消防:从市政自来水管引入一根 DN150 给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管网管径 DN150),供小区消防用水。)、供水方式:采用临时高压消防供水方
18、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泵站,供小区室内消防给水。)、贮水池:东西区地下室各设消防专用水池540m3 一座.)、屋顶消防专用水箱:在最高楼屋顶设有效容积 18m3 消防专用水箱一只。水箱底标高保证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0.07MPa。7)、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设置于楼梯间、汽车库、各公共场所.公建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 30m 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 10m。消防箱内设置 SN65 消火栓、QZ19 直流水枪、65、25m 衬胶水龙带、消防按钮。消火栓给水设专管,组成环网.动压超过 0。5MPa 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设二台消防专用泵(一用一备)。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于地下停车库等场所内,按中危险
19、级II 级设计。按防火分区设置水流指示器,采用ZSJZ 型,每只水流指示器前应设信号阀。消防泵房设二台喷淋专用泵(一用一备)。9)、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设置于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内。设ZSFY100/D 型雨淋阀一组,雨淋阀设于地下室雨淋阀间内,采用ZSTG10/114型高速喷射器.设二台泵(一用一备),作为水喷雾消防泵。10)、室外消防用水取水口:在室外设消防水池取水口一个,供消防车取水用.11)、消声和减振措施:所有水泵及电机的底座均垫以橡胶隔振垫.水泵的进出水管上均安装橡胶软接头。所有给排水立管尽量敷设在管道井内。为防止给水管网中因水锤和流速过大而产生的噪声,采取控制水流速度和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晋江市 第五 实验 小学 设计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