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课 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课 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课 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课第一课 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课标要求课标要求(2017(2017 版版)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江苏课程江苏课程调整方案调整方案(2018(2018 版版) )本内容为“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常见自然自然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只讲述了洪涝灾害,对于其他灾害涉猎较少,需要教师自行组织教学内容。知识学情:本课较为驳杂,知识图谱也很复杂,不只是要讲灾害,还牵涉到灾害背后的成因、防治,需地形、气候等知识多管齐下才可。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班级情况:高一
2、(1)至高一(4)班学生对于本课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对于灾害的认知也较为浅显,故而应该大讲特讲,讲透讲明!1.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学生能根据图文材料,大致判断出灾害类型,并根据初中所学气候、地形、水文等知识,简单列举几条成因,给出几条防治措施。在这其中需树立“环保意识”“危机意识”。3.区域认知学生能大致对应各区域所具有的典型灾害类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4.地理实践力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针对特定灾害,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学习难点学习难点大致判断
3、出中国各区域灾害类型及其成因,并给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诵读预热诵读预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展示导入展示导入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预习与填空预习与填空备注与笔记备注与笔记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成因成因时空分布时空分布危害危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防2暴雨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北方和西南地区减产;破坏基础设施,有的会危及人们的生命洪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每年夏秋季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五 单元 自然灾害 防治 第一 气象 水文 灾害 及其 导学案鲁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