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温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2021届温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温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届温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参考届温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水主要是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二糖的形式存在C.等质量的脂肪分子中氢元素的含量多于糖类D.糖原和脂肪分别是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储能物质2.下图中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油、脂肪酸不能通过方
2、式a 运输B.人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可用a 表示C.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线粒体产生的 CO2以 b 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3.甲为受 SARS 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乙为 SARS 病毒患者,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能起到治疗的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毒素C.抗原D.抗体4.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随意支配外周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C.学习、语言、情绪和反射都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D.人的手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代表区域大于腿部5.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
3、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 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 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获取目的基因时,也可提取矮牵牛蓝色花mRNA 经转录获基因 BB.利用 DNA 连接酶将基因 B 与质粒连接后直接导入玫瑰细胞C.将基因 B 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D.将基因 B 导入玫瑰细胞后,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出蓝玫瑰6.下列有关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蝾螈的受精卵横缢后,有核一半能分裂,无核一半不能分裂,证明细胞分裂只与细胞核有关C.伞藻的嫁接实验充分证明了是
4、细胞核控制伞藻伞帽的形状D.对真核细胞来说,失去了细胞核则失去了分裂能力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利用性引诱剂来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方法C.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一定保持稳定8.下列生命现象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体外培养皮肤细胞得到皮肤组织D.兰花茎尖细胞经组织培养诱导形成幼苗9.下列属于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的是A.B.C.D.10.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
5、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的过程中具有优势,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11.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其表现在()A.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B.光反应中产生的 ATP数量减少C.暗反应过程中还原剂的数量不足D.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数量减少1
6、2.比较玉米和人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B.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大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13.真核细胞内不具有膜包裹的结构统称为非膜结构,包括颗粒状和纤维状结构,如核糖体、染色体、细胞骨架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能维持细胞形态B.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C.染色质与染色体物质组成相同,但存在形态不同D.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14.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
7、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 B 细胞,乙表示胰岛 A 细胞C.结构可通过有关神经,直接调控甲的分泌D.c 与 b 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15.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为巨噬细胞,B 为 B 淋巴细胞,F 为细胞毒性 T 细胞B.图中 a 为细胞因子,c 为抗体,每个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B、细胞 C、细胞 D、细胞 E、细胞 F 和细胞 H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c 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8、5 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共 15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全部选对得 3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16.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C.与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带来的碱基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不可见D.DNA 中有 1 个碱基 C 被 T 替换,复制 3 次后,突变的 DNA 数一般是 4 个17.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雌、雄原核各形成一个纺
9、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双纺锤体,分裂后形成两个单核细胞,其过程如图 1 所示。如果双纺锤体相对位置异常,会导致子细胞出现多个单倍体核现象。科研人员利用药物N 处理小鼠(2n=40)受精卵后,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受精卵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完成了雌雄原核的融合B.细胞 A 分裂完成后可形成一个单核细胞和一个两核细胞C.细胞 B 形成的子细胞中一个细胞核含有40 条染色体D.药物 N 可能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的功能导致双纺锤体异常18.为探究适宜环境下,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血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温州市 第九 中学 生物 期中 试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