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二次_0000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物理第二次_00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二次_0000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三物理试题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4 4 页,全卷总分值页,全卷总分值 100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6060 分钟。分钟。考前须知:1 涂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 6 6 小题,每
2、题小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181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义式v xxt,当t非常非常小时,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义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
3、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下图。伽利略设计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说明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
4、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2 F1F2 F1 CF2 F1Fl2l B1l D2 F1l2l1l21l2l14.如下图,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那么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1mg B2mg C3336mg D2 39mg5.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1tan B12tan Ctan D2tan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
5、动,那么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二、双项选择题此题共二、双项选择题此题共 7 7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82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 4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0 分。分。7.一质点在xOy平面内从O点开始运动的轨迹如下图,那么质点的速度yA假设x方向始终匀速,那么y方向先加速后减速B假设x方向始终匀速,那么y方向先减速后加速xOC假设y方向始终
6、匀速,那么x方向先减速后加速D假设y方向始终匀速,那么x方向先加速后减速8.如图,一质量为m物体恰能在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支持力为N。那么Af为零 Bf不为零CMgNdB,dA+dBvBvAvBB子弹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AMBC子弹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子弹A的动能大于B的动能三、非选择题此题共三、非选择题此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4646 分。分。14(1)4 分读出下面图中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为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mm。30252002 61分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在水平木板上,另2
7、345605101510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乙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05101520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甲皮条。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误差有益的说法是A两细绳必须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5 8 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第二次 _0000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