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常识——消防安全常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生产常识——消防安全常识.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安全生产常识消防安全常识1.燃烧及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现象。(2)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也称三要素,即可燃物、氧化物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条件,燃烧都不会发生。而且,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必须是在这个因素相互作用时才能发生燃烧。一切防火灭火行为都是为了防止或终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2.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1)变压器防火措施:1)技术防火措施:预防变压器绝缘击穿。预防铁芯多点接地及短路。预防套管闪络爆炸。预防引线及分
2、接开关事故。加强油务管理和监督。2)常规防火措施: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监视。运行中应特别注意引线、套管、油位、油色的检查和油温、音响的监视,发现异常,要认真分析,正确处理。保证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可靠投入。变压器运行时,全套保护装置应能可靠投入,所配保护装置应动作准确无误,保护用直流电源应完好可靠,确保故障时,保护正确动作跳闸,防止事故扩大。保持变压器的良好通风。变压器的冷却通风装置应能可靠的投入和保持正常运行,以便保持运行温度不超过规定值。设置事故排油坑。室内、室外变压器均应设置事故排油坑,蓄油坑应保持良好状态,蓄油坑有足够厚度和符合要求的卵石层。蓄油坑的排油管道应通畅,应能迅速将油排出,不得将油排
3、入电缆沟。建防火隔墙。室外变压器若相邻间距太小,应建防火隔墙,以防火灾蔓延。设置消防设备。变压器周围应设置适当的消防设备,如放置灭火器或安装排油充氮灭火装置。(2)电缆防火措施:1)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符合国标要求。2)凡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仪表盘、保护盘、配电室等处的电缆孔、洞、竖井及控制室和配电室之间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3)电缆沟道内每隔 60m 处、丁字口处、拐弯处、进入室内处必须设置防火隔墙。4)配电室开关柜空位严禁用木板封盖。5)电缆夹层、隧道、竖井、电缆沟内应保持整洁,不准堆积杂物,电缆沟内严禁积油。6)凡设有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的变电站均应配置正
4、压空气呼吸器。7)扑灭隧道、电缆夹层、通风不良场所的电缆火灾时,必须戴空气呼吸器和绝缘手套,穿绝缘鞋。8)电缆沟内工作完毕后,应仔细检查,确认无遗留物,特别是无可燃物。(3)蓄电池室的防火措施:1)严禁在蓄电池室内吸烟和将任何火种带入蓄电池室内。蓄电池室门上应用红色书写“蓄电池室”,并有“严禁烟火”或“火灾危险,严禁火种入内”的标志牌。2)蓄电池室应装设整个管路焊接的暖气装置,严禁采用明火取暖。3)蓄电池室应装有通风装置,通风道应单独设置。4)蓄电池室应使用防爆型照明和防爆型排风机,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应装在蓄电池室的外面。蓄电池室的照明线应采用耐酸导线,并用暗线敷设。5)凡是进出蓄电池室的电
5、缆、电线,在穿墙处应用耐酸瓷管或聚氯乙烯硬管穿线,并在其进出口端用耐酸材料将管口封堵。6)当蓄电池室受到外界火势威胁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如充电刚完毕,则应继续开启排风机,抽出室内不良气体。7)蓄电池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8)蓄电池室通风装置的电气设备或蓄电池室的空气入口处附近火灾时,应立即切断该设备的电源。(4)其他电气设备防火措施:1)互感器如发生故障停用时,应先停电后切除故障互感器,不宜直接去拉开故障互感器。2)室内布置的电力电容器群体总油量超过 100kg 时,应有贮油设施或档油栏。电容器室的建筑物应是耐火二级丙类生产标准。所采用的防火门应向外开。3)室
6、外布置的电力电容器与高压电气设备需保持 5m 及以上的距离,防止事故扩大。4)电力电容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把电容器投向放电电阻或放电电压互感器。3.常见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维护消防设施是指固定的消防系统和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类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防火门、专用消防电梯等。消防器材是指可移动的灭火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消防锹、斧、钩等。(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其中,火灾探测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无火灾发生。一有火情,即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作用是供给火灾探
7、测器稳定的直流电流,监视连接各火灾探测器的传输导线有无断线故障,保证火灾探测器长期、稳定、有效地工作。当探测器探到火灾后,能接受火灾探测器发来的报警信号,迅速、正确地进行转换处理,并以声光报警形式,指示火灾发生的具体部位。火灾自动探测报警设备,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和维护,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触动。(2)消火栓。打开消火栓门,卸下出水口的堵头,安上消火栓接口,接出水带,拧开闸门,水即经水带输送到火场,灭火完毕,首先关闸门,停止输送水,然后再分解水带,卸下接口,安好堵头,关好门。保养方法:应有专人管理,经常保持消火栓箱内清洁。发现接口处漏水,要及时修理。水带灭火使用后,要及时晾干。(3
8、)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起初火灾。使用时,将灭火器放到火场,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于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 700 一 900。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冻伤手。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灭火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维护保养:存放期间应避免日光曝晒和火烤,存放处的温度不超过 42,搬运时轻拿轻放。定期检查二氧化碳量是否充足,减少1/10 时,应补充灌装。(4)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主
9、要用来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使用时,将灭火器放到火场,并上下颠倒几次,离着火点3-4m,撕去灭火器上面的封记,拔出保险销,一手握紧喷嘴,对准火源,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将压把按下,干粉即可喷出。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向前推移,很快将火扑灭。维护保养:干粉灭火器必须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日光曝晒和火烤,各连接部件要拧紧,喷嘴要堵好,以防干粉受潮结块。每年应检查一次桶内粉末是否结块,检查二氧化碳量是否充足,用完后应重新装罐和充气。4.生产现场动火管理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动火工作票,其方式有下列两种:一是在一级动火范围动火,填用一级动火工作票;二是在二级动火范围动火,填用二级动火工作票。一级动火范围:油区和油库围墙内;油管道及与油系统相连的,油箱(除此之外的部位列为二级动火区域);危险品仓库及汽车加油站、液化气站内;变压器等注油设备、蓄电池室(铅酸);其他需要纳入一级动火管理的部位。二级动火范围:油管道支架及支架上的其他管道;动火地点有可能火花飞溅落至易燃易爆物体附近;电缆沟道(竖井)内、隧道内、电缆夹层;调度室、控制室、通信机房、电子设备间、计算机房、档案室;其他需要纳入二级动火管理的部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