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知识梳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产计划知识梳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知识梳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产计划知识梳理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企业的销售计划和生产能力编制的,是企业其他计划的依据。第一节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及编制一、生产计划的指标1.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目,表明企业在品种方面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反映企业专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目标,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3.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物的数量,通常采用实物单位或假定实物单位计算,是表示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进行供产平衡和编制生产
2、作业计划,组织日常生产的重要依据。4.产值指标,有 A 商品产值指标、B 总产值、C 工业增加值等三种形式:1)商品产值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出产可供销售的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的价值,是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表明企业在计划期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总量。2)总产值,是用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总量,包括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总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及劳动生产率指标的重要依据。3)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公式:按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
3、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营业盈余=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第 2 页(共 3 页)二、生产计划的编制1.生产计划工作的原则,实质是以需定产,以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2.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1)调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最后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在企业中,编制和检查生产计划的主管单位,一般为企业的计划部门或生产管理部门。第二节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一、产量优选应该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计划 知识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