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末综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答案C2COH2O(g)催化剂CO2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 和 2 mol H2O(g),发生反应: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 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 x 的是()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B1 mol CO1 mol H
2、2O(g)1 mol CO21 mol H2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答案B解析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可逆反应,在等温等体积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时,只需投料比例相等便可保证两平衡等效。A 项逆推后为 1.5 mol CO3 mol H2O(g),与原平衡等效;B 项逆推后为 2 mol CO2 mol H2O(g),CO 比例偏高,则平衡后 CO 体积分数也偏高;C 项逆推后为 0.9 mol CO1.9 mol H2O(g),CO
3、比例偏低;则平衡后 CO 体积分数也偏低;D项逆推后为 1 mol CO2 mol H2O(g),与原平衡等效。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答案D解析对于反应自发性的判断要综合利用焓判据和熵判据,仅靠单一判据不能对反应的自发性作出准确判断,B、C 项错误;一定条件的非自发过程若改变条件也可能转变为自发过程,A 项错误。4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 A高温L1s1,则 10
4、 秒钟时,容器中和 B 都是 4 mol,在前 10 秒钟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 molB 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2.8 molC2.4 molD1.2 mol答案B解析前 10 秒钟,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L1s1,则消耗的 B 的物质的量为 0.06molL1s110 s2 L1.2 mol,B 剩余的物质的量为 4 mol1.2 mol2.8 mol。-5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
5、,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答案A52解析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O2)v逆(O2)v逆(NO),v正(NH3)v正(H2O);生43成 x mol NO 的同时一定消耗 x mol NH3,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项减压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6已知反应 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
6、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 v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1,则反应速率较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要短,且平衡向逆向移动,Z 的体积分数比 p1的要低。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 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p%,则乙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A等于 p%B大于 p%C小于 p%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容器可设为如图所示的装置。
7、2SO2O22SO3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变小;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体积减小,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为状态丙。假设乙中的活塞不移动,由于甲、乙两个容器的体积、温度相同,达到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存在的平衡是等效平衡,其中 SO2的转化率也相等。对于乙和丙两个状态,乙中压强小于丙中压强,因此丙中S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SO2的转化率。由此可以判断出丙中SO2的转化率也大于甲中SO2的转化率。cCOcH2O9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cCO2cH2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
8、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答案A催化剂高温CO2H2cCOcH2O解析由平衡常数 KcCO2cH2,温度升高时H2浓度减小,说明在恒容时平衡正向移动,H0,A 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g)H2(g)H2的浓度不变,升高温度,v正和 v逆都增大。10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B红棕色的 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 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 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B解析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是浓度、压强、温度等,这些因素
9、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催化剂不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不包括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11反应:L(s)aG(g)CO(g)H2O(g),在增大压强时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 p1p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ababABCD答案D解析固定压强,随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固定温度,随压强增大,G 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平衡左移,则a0,HTS0BH0CH0,HTS0DH0,HTS0答案A解析某温度下,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说明HTS0,即 HTS
10、17 kJmol1,若 H17 kJmol1,则 S0,不符合事实,故 H17 kJmol1,所以选 A。14已知反应 mX(g)nY(g)qZ(g)的 H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 的正反应速率是 Y 的逆反应速率的 m/n 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 X 的物质的量,Y 的转化率降低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理解,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计量数之和,且正反应是放热的纯气体反应,容器为恒容,因此,通入
11、稀有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 错;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总物质的量减小,故平均摩尔质量应变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变大,C 错;增加 X 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应增大,D 错。15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A,同时生成 3a mol B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A、B、C 的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A,同时生成 3a mol B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A
12、BCD答案A解析中生成 A 和 B 均为逆反应的表现,所以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标志;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但不一定等于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所以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标志。16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v正,则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压强;由图可知:反应1 mol CO 放热 43kJ,容积为 10 L,平衡时消耗 n(CO)n(H2O)1.2 mol放热为 51.6 kJ。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2 分)17(7 分)(1)估计下列各变化过程是熵增还是熵减。NH4NO3爆炸:2NH4NO3(s)=2N2(g)4H2O(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修 第二 章章末 综合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