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doc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姓 名: 李文杰 学 号: 06124025 班 级: 061241班(金融学) 任课教师: 王亚玲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思考_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发展与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上处于首要地位,同时农业经济也对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建设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高频率和高强度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迫切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来支持和保障我国脆弱的农业。农业保险一直被世界各国重视,然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却很不理想。我国农业保险现阶段的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与
2、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保险的理论、经营模式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风险 农业保险 经营模式 发展现状 对策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研究背景-4二、农业保险概述-5(一)农业风险的理论概述-51. 农业风险的概念-5 2. 农业风险的种类-63. 农业风险的特征-6(二)农业保险的理论概述-71。 农业保险的概念-82。 农业保险的种类-83。 农业保险的特征-84。 农业保险的作用-10三、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11(一)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概念-11(二)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1
3、11. 政府支持下的准商业保险经营模式-112. 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113.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1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模式-125. 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模式-12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2(一)基础薄弱-12(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12(三)农业保险机构逐渐增多-13(四)农业保险有法可依-13(五)强化了风险保障-13(六)农业保险队伍需要不断壮大-13五、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4(一)专业性法律的空缺-14(二)风险分担机制的欠缺-14(三)激励机制的空缺-14(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尚未完善-14六、对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建议-14(一)加
4、强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14(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5(三)切实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和管理水平-16(四)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16(五)不断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经营行为-17(六)建立农业保险经营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18(七)建立符合地方性区域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18参考文献-19一、研究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事关国计民生。“三农工作历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2 年至1986 年,中共中央连续 5 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 年至 2014 年又连续 11 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5、强调了“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很明显,粮食安全问题、“三农”问题对于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属于战略性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与之相呼应,2014年8月份正式对外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业内称为“新国十条”)针对当前经济状况,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为“三农保险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新国十条”明确提出了农业保险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
6、入原则,鼓励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参保,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另一方面,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这些都为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指明了方向。目前,虽然“三农”保险正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有关政策实施时间不长,相关险种运行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虚假投保,骗取财政补贴资金;虚假理赔,套取农业保险资金;私设“小金库”;以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名义向公司乱收费、乱摊派;投保标的物不明确,保险金额过低;理赔金额较低,投保农户避险性较弱,等
7、等。所以,虽然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但“三农”保险的基础薄弱,农民得到的保障程度远远不够。根据“新国十条,新的发展空间将很快打开-例如,一旦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扩面,就意味着,对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农民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害怕市场变化,这一险种将使他们有效规避价格波动,从而更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也将为农民增添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农业经营风险不断降低。事实上,“三农保险所涵盖的内容要宽于农业保险。一般来讲,农业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而对于“三农”保险来说,只要和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保险都可以划入这一范畴。这
8、就意味着,拓展“三农”保险的意义更为重大。在这方面,“新国十条”不仅明确提出了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还提出了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以及农民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这些为“三农”保险未来发展指明了宏观方向和具体路径.同时,这也为农民购买保险、寻求风险保障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行业内来讲,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三农保险业务将成为各家保险主体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特别是在车险市场相对饱和、城市保险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谁赢得农村保险市场,谁就占据了市
9、场竞争的先机;谁赢得了农村保险市场,谁就拥有了优化业务结构、改善盈利状况、引领市场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三农”保险大有可为,而在推动“三农保险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加大宣传,使更多农民和保险从业者有所认知,明确责任利益,理解险种条款,使国家对“三农”保险的支持和投保的好处尽人皆知、深入民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三农”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二、农业保险概述(一)农业风险的理论概述1. 农业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结果可能获利,可能损失,也可能既不获利也不损失。但是从保险角度来讲,风险一般指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根据风险的含义定义农业风险,农业风险是在从
10、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到损失的不确定性,包括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农业风险可分为狭义农业风险和广义农业风险,狭义的农业风险仅仅是指自然风险。广义的农业风险除了自然风险之外,还包括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农业风险是指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中由于遭遇各种难以预测和无力抗拒的不确定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造成损失程度大小的事件所导致的风险损失,这些不确定的事件就是农业风险.2. 农业风险的种类根据产生农业风险原因的不同,可将农业风险划分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风险指的是不规则的自然的变化所引起的各种事件所导致的风险,即自然风险.在
11、地域辽阔的我国,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千变万化,各地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日趋增强的趋势,使得农业风险愈加复杂。市场风险在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经济贸易条件、市场供求、资本市场态势、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变化和波动,或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失策、市场预测不善的影响下导致农民承受损失的经济风险就是市场风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到来使市场风险的效应呈现出了了逐渐显示的过程.自入世以来,农业的市场风险因素逐渐成为主导农业风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社会风险由个人或团队等社会群体所造成的行为风险就是社会风险。例如,个人的道德风险、工业技术、政治动乱、行政干预、劣质的化肥和农药等农产品、农业政
12、策等均是造成农业生产和经营变化的重要因素。3。农业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特点包括客观性、普遍性以及事故发生的偶然性等.作为风险的一种,农业风险由于有其特殊性质,因此除了具备与其他风险相同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其独有的特性,总的来说农业风险的特征包括:(1)农业风险单位大,频率高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导致的保险标的损失范围。对于普通财产保险而言,一个保险单位就是一个风险单位。而在农业保险中,一个风险单位往往包含了成百上千个保险单位,一旦发生灾害,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单位同时受损,是农业保险难以在空间上分散,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损失规模是厘定保险费率的基本依据,农业风险的
13、危险度高,决定了农业风险频率高。就我国而言,年平均受灾面积约占到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2)农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一般风险具有的共同特点,但是对于农业风险而言,其不确定性尤其明显。由于农业的生产跟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受包括降水、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又是客观的,变化莫测且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另外,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不同生产周期受到不同灾害影响的损失程度是不确定且不断变化的。同时农业风险的不确定性还表现在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
14、定性,这就给农业风险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3)农业风险具有区域性区域性特点也是农业风险的显著特点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作物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相应的农业风险的区域性差异也很大。在我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近 50 个纬度,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降水分布不均且温差大。因此,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作物种植差异明显,且不同区域间的农作物可能遭遇的灾害风险也不尽相同。如北方容易发生冻灾和干旱,华北地区春季旱灾严重,而长江流域以南则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沿海一带则常受台风侵袭,而我国中西部由于地处内陆且多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因此气候干旱少雨,山体滑坡和地震灾害较多。(4)农业风险具有很强的系统
15、性和相关性由于农业风险地域性显著,且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较高,当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时,往往会波及到整个区域或连续的几个区域,使灾害的损失范围扩大,因此农业风险表现出高度的时空上的相关性。例如一场台风,可能同时波及沿海多个省份甚至大面积向内陆延伸,造成大范围的风暴和强度降雨,引起一系列区域的洪涝灾害,这就体现了农业风险的相关性和系统性,这个特点会使某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范围和损失不可控,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保险公司难以进行损失的分摊。另外,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也具有系统系特点,会对某一类农作物的生产者带来整体性的影响.(二)农业保险的理论概述1。 农业保险的概念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
16、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又称“两业保险,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是狭义的农业保险,本文所指的也均是狭义的农业保险定义。而大多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是广义的农业保险,其定义是指农村劳动者的物质财产和人身两种保险.农业保险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风险保障措施的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不属于商业保险范畴,应当得到国家相应的政策保障,只有社会承担起农业保障的责任,才能使农业保险业务运转正常,从而能够使农业生产过程中抵抗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2。 农业保险的种类农业保险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为不同的种
17、类。按照生产对象可划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按照危险性质可划分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病虫害损失保险;按照保险责任范围可划分为基本责任保险、多种责任保险、一切风险保险;按照保障程度可划分为产量保险和成本保险;按照赔付办法可划分为种植业损失险和收获险。按照保险对象生长的阶段可划分为生长期保险和收获期保险。其中,最主要的划分标准即是根据生产对象所划分的,种植业农业保险所承保的保险标的是植物性生产,包括农作物保险、森林保险和经济园林苗圃保险。以各种作物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使收获量价值或生产费用遭受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保险对象包括稻米、麦、棉花和烟草等粮食
18、和经济作物以及森林、园林苗圃、果实等.养殖业农业保险所承保的保险标的是单位性生产,包括牲畜保险、家畜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其他养殖保险。农业动物因牲畜疾病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伤残以及因流行病而强制屠宰、掩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对象包括役用、乳用、肉用、种用的大牲畜以及商品性生产的家畜、家禽、水产品和经济动物。3。 农业保险的特征农业保险作为世界保险业中发展最缓慢的一类尖端性险种,与其他财产保险相比因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由于农业保险与普通的商业保险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受多种自然地理等特殊风险的影响,因此它的风险较大、没有固定利润,保险公司都不愿经营。正确的认识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特性,
19、掌握农业保险各种保险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保险事业。其有别于普通财产保险的特征具体如下:地域性由于每个区域的地形、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加上经济、生产技术的不同,多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与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因素的严格标准,使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从而要依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农业保险的运行方式季节性农业保险表现出极强的季节性特征是由于农业生产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在开展业务、接受保单、预防风险灾害和灾后理赔等各个环节中,必须充分考虑生产的时效性和季节性,才能够准确及时地处理相关问题.连续性农业保险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它们在
20、生长过程中,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并且是紧密相连持续不断的,而且农业保险的周期性决定其经营需要持续性,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应长期保持动态的经营理念,注重增强防风控险的能力,从而保障农业保险业务的正常稳步的发展。不可分割性政府是支持农业在各种风险中发展的重要支柱,做为政策性保险的农业保险体现了政府分担风险的行为,而且应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担.这样投保者与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体现出农业保险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高风险性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意经验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保险具有风险大,赔付率高等高风险性,商业保险难以从中盈利,甚至亏损,大大挫败经营商业保险的信心,因此农业保险需要政府给予政策行扶持
21、.保险金额难以确定保险金额的确定应该依据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而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是动植物,他们随时都在处以变化的状态。具体来说,农作物从栽种到收获和畜禽从出生到养殖出笼,它们的外形和生长状况都在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与日俱变,因此,它每天的价值也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只能界定它们相对的理论价值,实际价值难以确定,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保险金额确定的难度。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组成保险费率的部分是纯费率和附加费率,其中保险费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纯费率,是通过纯费率计算出来的保险费,用来弥补承保者财产和人身保险所应赔付的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率是确定纯费率的主要依据,而影响保险额损失率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一个因素则是危
22、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在直接危害种植物的同时还会具有引发其他灾害发生的伴发性,造成新的更大灾难。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即便是在同省,气候等客观因素往往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统计的自然灾害的资料,在将来发生灾害后也难以起到很大的预测作用。此外,有关灾害情况的统计资料数据不完整加大了厘定保险费率的难度,致使实际经营中出现农民承受不了或保险公司入不敷出的局面。4。 农业保险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工具对农业起到保护和扶持的作用,有效的解决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分散灾害事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损失,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大大减少农业收入的波动.农业保险有利于合理的改善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农业 保险 发展 现状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