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doc
《部编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谈一年级课文阅读要求的层级序列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 努力切入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时代的需求,体现时代性。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并适合语文教学。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情感、审美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教材不仅选文精美, 编排独具匠心,更是聚焦了“语用”,明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双主线, 比如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14 篇课文,按“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分为4 个单元。既围绕四个人文
2、主题,又凸显语文要素.对语文知识、技能训练作了通盘考虑,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 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实践性、操作性。改观最明显的是课后练习的设计,改变以往第一册多数是老三篇(认字、写字、朗读背诵)的面貌,注重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
3、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现在就课文的课后练习设计着重来看一看朗读训练、语言积累、阅读方法这几方面教学要求安排的层次性.一、读好课文( 一) 针对文本个性, 读好课文统编教材特别重视朗读, 不只是笼统地提出“ 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个性,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如: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单元,在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把“读好课文”作为学习的重点,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如第1 课秋天(图片)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读音,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 一 字的不同读音。”
4、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进入后面的课文学习,朗读要求逐步提高,从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到“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再到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将第一册“读好课文 的要求细化为四个要点:注意读准“一”的变调;能整篇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的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清晰, 循序渐进。进入一年级下册后,“读好课文的训练在上册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如第2 课我多想去看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第10 课端午节和第11 课彩虹两课都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长句子。第二层次,
5、重在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安排在最后三个单元,每单元选择一篇, 第14 课要下雨了、第17 课动物王国开大会、第19 课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一篇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分角色演一演。这样, 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 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二)教学策略1。 从模仿感受中学朗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在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机械地画上斜线,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只会看到斜线机械地停一下,还是不明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与逗号、句号的停顿的区别,读不
6、出那种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再比如,对学生说问句语气要往上扬,画个上扬符号。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该怎么读才是语调往上扬,才是问句语气。因此,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指导主要靠具体的感受,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模仿;也可以采用请区别较大的两位学生来读,学生虽然说不清原因,但在具体的对比中还是能感受到哪一位读得更好, 然后去模仿着读。2.“ 读好一字的不同 读音”教学例举就拿第一课朗读训练来说,该如何展开教学?我认为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一 字变调训练,可以分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 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分类出
7、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三类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教师借助词语指点变调规律。只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为什么读音不同了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第四步,熟读词语、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不同读音.第五步,找找学过的课文中带“一”字的词句,互相拓展练读.第六步学到大小多少, 再进行一次“ 一”字不同读音的集中训练,这次教师可以做好词语卡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分类认读,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掌握巩固。二、积累语言(一)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
8、的积累.1。 词语。第一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着重体现两个层面.第一层面: 采用“ 读一读”或“读一读,记一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常用词语, 如日月明青蛙写诗课后的“读一读”是引导学生积累生字组成的常用词(图片), 大小多少课后以“读一读, 记一记”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数量词(图片)。第二层面: 采用“ 读一读,说一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偏正短语,如小小的船课后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和项链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图片),让学生在积累中感受到这样的构词方式“天 蓝蓝的天(形容词叠词+ 名词)、“金色的太阳(形容词+ 名词)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 让表达更具体了,同时通过泡
9、泡中的范句, 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去拓展运用。2. 句子。在领会句子表达方式上,通过比尾巴“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图片),学习一问一答,感受问句与陈述句.影子一课通过“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的问题引领学习运用“前后左右”方位词,并通过泡泡中的范句,让学生感受同一事物,观察位置不同,方位词运用也不同。3。 句段。第一册中要把握的句段知识体例也非常清晰: 从青蛙写诗一课的“认识逗号、句号,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到雨点儿一课“朗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再到乌鸦喝水一课认识自然段,能“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图片)。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确所要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点。(二)进入一年级下册后, 语言积累的形式更多
10、样,要求逐步提高1. 词语。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表达的丰富性。除了积累常用词外,会让学生接触更多形式的构词方式,如树和乌鸦一课的“安安静静” (AABB 式);怎么都快乐一课的“跳绳、讲故事”(动宾式);彩虹一课的“荡来荡去、飘来飘去(ABAC 式); 动物儿歌一课的“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主谓式); 棉花姑娘一课的“碧绿碧绿的叶子”(重叠式)。2. 句子.借助句子比较, 学习具体表达。增加了句子比较,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读一读,比一比”(图片),让学生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借助句子仿写,学习多样表达。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写句子的练习,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以我多想 开头, 写下自己的愿
11、望,再和同学交流。”如荷叶圆圆一课“ 读一读, 写一写”,通过仿写,学习一句话中描述事物的两个方面。课后这些练习设计,题目的题干,看似都很简单,是读读记记,或照样子说说等,但其中都隐藏着语言积累的多种形式与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教师只有领会了这些练习所蕴含的作用,才能达成“一课一得”,甚至是“一题一得”吧.(三)教学策略1。 积累词语,感受多样表达的作用关于语言的积累, 特别是学习积累词语,教学时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名称来揭示构词方式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它表达的作用,体会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不是非要到中高年级才可以涉及,低年级也可以适当地在语境中渗透。比如,
12、“ 天蓝蓝的天、月儿-弯弯的月儿等”,在比较中读,再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天、月儿是怎样的。让学生感受到加上这样的词, 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表达更具体了。又如“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让学生读前半部分的,教师读后半部分的,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表达显得更“绿”更“白”更美, 比较中体会程度更深了; 再如“安安静静”一类词,不能只是让学生了解这是“AABB 式,而是要通过语境中的对比读“同学们安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让学生感受它的作用。2。 认识句子,了解逗号、句号的用法在句子学习中,“ 认识逗 号、句号, 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凸显 语文 要素 明晰 知识 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