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铁及其化合物作业.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铁及其化合物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铁及其化合物作业.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8 8 讲讲 铁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A A 组组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1.(2018 北京昌平期末)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FeCl2Fe(OH)2B.Cl2Ca(ClO)2HClOC.SSO2H2SO4D.NaNa2ONaO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 Fe3O4C.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强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D.将铁粉加入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不一定有铁3.向 Cu、Fe 和
2、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可能呈中性B.反应停止后一定有固体剩余C.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D.若只有 Cu 剩余,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4.Fe 和 Mg 与 H2SO4反应的实验如下:实验现象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Fe 表面产生气泡后迅速停止Mg 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Fe 表面有大量气泡,Mg 表面有少量气泡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2H+ Fe2+H22B.取出中的铁棒放入 CuSO4溶液立即析出红色固体C.中现象说明 Mg 在浓 H2SO4中没被钝化D.中现象说明
3、 Mg 的金属性比 Fe 强5.实验: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 0.015 molL-1 KSCN 溶液各 1 mL 混合得到红色溶液 a,均分溶液 a 置于 b、c 两支试管中;向 b 中滴加 3 滴饱和 FeCl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再向上述 b 溶液中滴加 3 滴 1 molL-1 NaOH 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向 c 中逐渐滴加 1 molL-1 KSCN 溶液 2 mL,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增大 Fe3+浓度使平衡 Fe3+ + 3SCN- Fe(SCN)3正向移动B.实验中发生反应:Fe3+3OH- Fe(OH)3C.
4、实验和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相同D.实验、均可说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6.(2017 北京东城期末,19)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 FeCl3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多样性。实验如下:(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 。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Na2CO3与 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 (写一条);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Na2CO3与 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写一条) 。 (3)对于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甲取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少量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得出结论
5、:FeCl3与 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3.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 。 (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 pH8 的 1 mol/L NaF 溶液与 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实验:向 2 mL 0.2 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 2 mL 1 mol/L NaF溶液,溶液变无色实验操作及现象向 2 mL 0.2 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 2 mL 蒸馏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实验目的是 。 .为探究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
6、沉淀产生的原因: 。 (5)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 B B 组组 提升题组提升题组7.(2017 北京顺义二模,28)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实验现象实验 1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振荡,试管壁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实验 1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4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 Fe(OH)2和 Fe(OH)3的混合物。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 Fe(OH)3,方案是 。 乙同学查阅文献:Fe(OH)2在
7、大量 S存在的情况下形成 Fe6(SO4)2(OH)4O3(一种氧基碱式复盐)。并O2 -4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向试管中加入 ,再往试管中加入 ,振荡,现象与实验 1 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 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灰绿色可能是由 Fe(OH)2表面吸附 Fe2+引起的。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中为 10 mLNaOH 溶液滴加 FeSO4溶液实验现象实验 26 mol/L NaOH 溶液0.2 mol/L FeSO4溶液产生悬浮于溶液中的白色沉淀(带有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大部分灰
8、绿色沉淀变为白色实验 36 mol/L NaOH 溶液0.1 mol/L FeSO4溶液产生悬浮于溶液中的白色沉淀(带有极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底部都为白色沉淀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能说明灰绿色是由 Fe(OH)2表面吸附 Fe2+引起的证据是 。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灰绿色是由 Fe(OH)2表面吸附 Fe2+引起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证明该假设成立。 (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影响:取少量灰绿色沉淀,在水浴中加热,颜色由灰绿变白,且有絮状白色沉淀下沉,原因为 。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若尽可能制得白色 Fe(OH)2沉淀,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8.(20
9、17 北京理综,28)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 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 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 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5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Ag。 取上层清液,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 Fe3+,乙依据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专用 2019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及其 化合物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