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课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课稿》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 蛋白质一、蛋白质的分类及必需氨基酸:1、食物蛋白质的分类:1)完全蛋白质:能维持动物的生存并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如乳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及卵黄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和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和玉米中的谷蛋白等,都是完全蛋白质。2)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若作为膳食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维持动物生存,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和大麦中的麦胶蛋白。3)不完全蛋白质:当把这类蛋白质作为膳食中唯一的蛋白来源时,它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其生存。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肉皮中的胶质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2、必需氨基酸:人体蛋白质由 20
2、 余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 8 种是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维持机体(亮、异亮、赖、蛋、苯丙、苏、色、缬)氮平衡所必需的,必需由食物供给,叫必需氨基酸体内虽能合成组氨酸但速度太慢,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也可列入。3、半必需氨基酸:胱、酪、精、丝和甘氨酸在体内虽能合成,但其合成原料是必需氨基酸,且胱氨酸可取代 80%-90%的蛋氨酸、酪氨酸可取代 70%-75%的苯丙氨酸,如长期缺乏,可能引起问题,称半必需氨基酸。二、蛋白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1、氮平衡:1)正氮平衡:氮摄入氮排泄。人体组织中 Pro 合成速度损失速度,人体组织会增加。见于生长期儿童少年、孕妇乳母及病后的恢复等,应保持正氮平衡。2)负氮平衡:
3、氮摄入氮排泄。如饥饿、消耗性疾病、膳食中缺乏蛋白质等,由于分解高于摄入,可出现日渐消瘦,抵抗力下降等。3)氮平衡:出入一致。认为此人处于氮平衡状态,摄入的蛋白质正好可修补和更新人体组织,但人体组织未见增加或长大。排泄氮=尿氮(尿素、氨、尿酸和肌酐)+粪氮(肠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细胞中的氮在粪便+皮肤排出氮(含氮物如表皮细胞、毛发、分泌物等在体表部分丧失)。2、AA 在体内的转运、贮存和利用:机体在食物中取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经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在小肠吸收,经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在肝内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在循环系统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消
4、化道内蛋白质平均吸收率约92%。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大肠内受到细菌的作用发生腐败分解产生胺、酚、吲哚等有毒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小量被肠黏膜吸收,随血液运往肝脏进行生理解毒后随尿排出,不致发生中毒。各种组织的细胞能够贮存蛋白质的量有一个最高限度,多余的氨基酸则通过血液返回肝脏经过脱氨基作用后进行代谢或氧化产能或转化为脂肪贮存。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供给生长、更新和修补组织的材料:是构成生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分,成年人体内约含16.3%的蛋白质。机体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组成新的细胞组织。胶元蛋白、弹性蛋白等在骨骼、肌腱和结缔组织中成为身体支架,起支架作用。2、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
5、: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转氨酶等,起催化和调节机能作用。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有的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烟酸可由色氨酸转化,生物素与赖氨酸的-NH结合成肽。3、调节体液与酸碱平衡:人体内的水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受血浆蛋白调节,即蛋白质可保持水分在体内的正常分布。蛋白质还是两性物质,为维持酸碱平衡的有效物质。4、供给热能:当碳水物或脂肪供能不足,或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体内蛋白质更新的需要时,蛋白质也是热能来源。5、增强免疫力:机体体液免疫主要由抗体和补体完成,构成白蛋白和抗体补体需有充足的蛋白质。吞噬细胞的作用与
6、摄入蛋白质量有密切关系,大部分吞噬细胞来自骨髓、肝、脾、淋巴组织。长期缺乏蛋白质,这些组织显著萎缩,失去制造白细胞和抗体的能力,吞噬细胞在质和量上都不能维持常态,使机体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疾病。6、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占人脑干重的一半。脑在代谢过程中需大量Pro自我更新。神经系统功能与膳食蛋白质的质和量有密切关系,其质量的改变可明显地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其含量的大增大减不仅破坏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且常引起神经衰弱状态,进而影响激素的产生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导致代谢障碍。7、遗传信息的控制: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含 RNA 的核蛋白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表达丰富遗传信息
7、的核酸也受Pro和其它因素的制约。8、运输功能:蛋白质具运输功能,在血液中起载体作用9、参与凝血过程,防止创伤后过度出血:凝血过程是在 VK 和 Ca2+参与下,由血浆中多种蛋白质协同完成的。10、肌肉收缩:与肌纤凝蛋白有关。肌肉是占人体百分比最大的组织,通常约为体重的40%-45%。机体的一切机械运动及各种脏器的重要生理功能如肢体运动、心脏搏动、血管收缩、胃肠蠕动、肺的呼吸以及泌尿、生殖过程都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而这些均由肌动球蛋白来完成。四、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组成分不同,因而其营养价值也不一样,所以评价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受很多因素影
8、响,主要是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组成与性质。总的说来,一是从“量”的角度,二是从“质”的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通常将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如蛋、乳、鱼、肉和大豆等。而将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一般植物性食品及由结缔组织而来的白明胶。2、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愈高,则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可由人体或动物实验测得,以蛋白质中能被消化吸收的氮的数量与该种蛋白质含氮总量的比值来表示。3、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内后被利用的程度。测定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和方法
9、很多。包括:1)蛋白质的生物价(BV):以食物蛋白质在体内被吸收的氮与吸收后在体内储留真正被利用的氮的数量比来表示,即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同食物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互比值各不相同,若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再食用,使不同的食物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即在一定条件下,在体内储留的蛋白质在摄入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NPU将蛋白质的消化率与BV结合起来,用于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NPU=(N储留量/N摄入量)*100=BV*消化率 4)
10、蛋白质的功效比(PER):表示实验动物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每摄取 1g 蛋白质体重增加的量。一般以含受试蛋白质10%的合成饲料喂养28d,计算动物每摄入1g蛋白质所增体重的克数。PER=动物体重增加克数/摄入食物蛋白质克数。5、氨基酸评分法(也称化学分或蛋白质分;AAS):由食品蛋白质中必需 AA 的含量与相互比值决定。通常将鸡蛋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质,评定一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可将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逐一与此种参考 AA 构成比例相比较,并按下式计算:AAS=每克待评蛋白质中某种AA(mg)/参考蛋白质中该种AA(mg)*100。限制性限制性 AA:体内蛋白质代谢中各种必需AA存在一个相对比值以适
11、应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需要。如某一种或几种必需 AA 缺少或数量不足,就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即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一种或几种 AA 就被定为该蛋白质的限制性AA。如谷类限制性AA为赖氨酸,其次为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而大豆、花生、牛奶、肉类相对不足的限制性 AA 为蛋氨酸,其次为苯丙氨酸;此外,小麦、大麦、燕麦和大米还缺乏苏氨酸(第 2限制 AA),玉米缺色氨酸(第 2限制)。五、影响蛋白质在体内利用效果的因素:1、消化率:大多数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吸收效率高,但很多植物性蛋白质未必如此。2、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当膳食中加入单一氨基酸或氨基酸混合物而降低了膳食蛋白质的利用
12、时,将出现某种类型的氨基酸不平衡。当蛋白质摄入量低时,即使小量增加某些氨基酸浓度,也使其它氨基酸的需要增加。3、摄入热能不足:单独食用蛋白质而无糖类相伴时,则它们不可能被用来建造和修补组织。如热能供给充足,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效果才主要由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质量来决定。对补充的膳食蛋白质的充分利用需摄取适当的热量来保证。为节约蛋白质,每日需摄取50-100g可消化的碳水物。4、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正常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都能影响膳食蛋白质的利用。当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导致体内物质的减少。5、非必需氨基酸氮:非必需氨基酸仍然是蛋白质分子的主要部分。如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占
13、全氮的比例太高则将被用作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6、食品加工:加工过程中的加热和使用化学品能影响氨基酸的有效性。7、体力活动少:经常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肌肉发达。同一个体,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会肌肉松弛而体脂增加。8、伤害:受伤后氮排泄会增加,采用普通膳食的人,每天损失的氮可高达 20g。9、情绪波动:忧虑、恐惧、发怒等异常精神压力使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使糖原分解加速,并促进脂肪氧化及蛋白质分解。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加西卡病: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被称为加西卡病,即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腿腹部水肿、虚弱、情感淡漠、易
14、感染其它疾病等;生理上的变化有牙齿生长延迟、牙珐琅质龋死及因贫血引起的牙床和黏膜苍白。另一种情况为蛋白质-能量摄入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患儿消瘦无力,易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2、引起蛋白质缺乏的原因有:一是膳食中蛋白质-能量供给不足;二是疾病和老龄会妨碍蛋白质消化和吸收;三是一些疾病如肝脏病变造成蛋白质合成障碍;四是由于创伤、手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加速组织蛋白质的分解破坏,造成氮负平衡。七、蛋白质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蛋白质需要量1)生理需要量:指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量。包括内源代谢废物N-尿素、皮肤排出、新组织细胞形成。2)供给量:是在生理需要量上加一定的安全系数,以消
15、除个体差异和食物 Pro 品质优劣,而维持高度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2、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动物食品中蛋白质质量较高,畜、禽肉和鱼类蛋白10%-20%、鲜奶约 3%、蛋类11%-14%、干豆类20%-40%、花生核桃等硬果15%-30%、薯类2%-3%、谷物约 6%-10%。八、具有特殊功效的肽与氨基酸:1、牛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植物中,在机体内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肝、骨骼肌、心肌、血细胞、胸腺及肾上腺等,尤以脑组织和心脏的浓度高。牛磺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具多种生理功能:保护视网膜,维护视网膜光感受活性。体内氧化物质的清除剂。可与胆碱结合形成硫磺胆酸,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降低血小板聚积。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血压上升、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胰岛素活性等。2、精氨酸:非必需AA。在有些情况(机体发育不成熟或在严重应激条件)下,如缺乏精氨酸,机体便不能维持正氮平衡与正常生理功能,会导致血氨过高,甚至昏迷。精氨酸可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促进儿童生长有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