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精.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第1页,本讲稿共22页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第2页,本讲稿共22页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第3页,本讲稿共22页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将“
2、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第4页,本讲稿共22页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第5页,本讲稿共22页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在评价
3、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第6页,本讲稿共22页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第7页,本讲稿共22页全新的德育理念:道德生活是儿童自由、自觉的生活,而不是刻板、僵化的符合外部规范的生活。因此,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要让课程实施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要引导儿童探究生活并在探究中融
4、入生活、热爱生活。第8页,本讲稿共22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创造性”,要让儿童“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第9页,本讲稿共22页道德生活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不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二是培养快乐人格,要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道德生活是对自我、他人和环境负责任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三是培养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格,要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道德生活是身心健康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四是培养健康人格,要让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这就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内容。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生活 课程标准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