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间的脚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第8课《时间的脚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时间的脚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我们曾经在论语里学到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是孔子在江边上看到滔滔不绝的江水从而感慨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叹人生世事变化之快。时间从来都是这样昼夜不停的流逝,那在流逝的过程中是否会留下它的特有的痕迹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来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吧。作者陶世龙,1929年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1949年开始参与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陆续发表了数百篇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作品本篇课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全文主要介绍了岩石
2、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由来,这些都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说明认识岩石、读懂岩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从而激发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第三部分(30-31):简介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第二部分分层第一层(5-21)岩石的形成过程是可以记录时间的;第二层(22-25)岩石保存了大量的历史痕迹;第三层(26-29)化石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历史。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浅到
3、深,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由事理到现象由浅入深:课文从我们熟知的日常时间引出地质学上的时间;由主到次:说明岩石的“毁灭”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由概括到具体:第七段“海枯石烂”在总括,第八段碎石崩落是具体分说;由事理到现象:开头引出事理历史在不断地变迁,后半部分通过岩石变迁的现象来说明。标题解析:标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时间有脚印那就是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时间人格化,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说明时间在世间留下了踪迹。把时间比作脚印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时间的脚印”是喻体,“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是本体。使抽象的时间变成具体化、形象化的脚印,题目变得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更能吸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