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认知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的认知观.ppt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步骤实际很简单。首先,你把东西分类,当然,一堆也许步骤实际很简单。首先,你把东西分类,当然,一堆也许就够了,这要取决于总共有多少。如果你觉得不方便而不就够了,这要取决于总共有多少。如果你觉得不方便而不得不去其它地方,那将是另一码事,否则,你就已经准备得不去其它地方,那将是另一码事,否则,你就已经准备好了。做时不要贪多,也就是宁缺勿滥。短期内也许这并好了。做时不要贪多,也就是宁缺勿滥。短期内也许这并不重要,但麻烦会紧随而来,而且失误的代价也会很高。不重要,但麻烦会紧随而来,而且失误的代价也会很高。开始时,整个步骤看上去很复杂,但这很快将变为生活的开始时,整个步骤看上去很复杂,但
2、这很快将变为生活的一个方面,在短期内也许看不出做这个工作的必要性,但一个方面,在短期内也许看不出做这个工作的必要性,但没有人能说这是不必要的。做完这一步后,你必须把这些没有人能说这是不必要的。做完这一步后,你必须把这些东西再次归类,把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它们才能再东西再次归类,把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它们才能再次被使用。于是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不过,这正是生活次被使用。于是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不过,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第1页/共52页学习远比单纯的看、听、记要复杂得多。心理学家指出尽管记忆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事,但单纯地记住信息,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们,这样的学习将是不完善
3、的学习。第2页/共52页第一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第三节 元认知第四节 认知学习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第3页/共52页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按一定方式储存的信息,即不同表征类型的知识第4页/共52页一、知识的本质及广义知识的分类 知识就是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第5页/共52页人类的头脑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征信息,而信息表征的方式则决定了它对行为的影响 第6页/共52页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
4、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件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技能、认知操作和如何做事情的知识,也就是“知道怎样”的知识,往往潜在于行动背后难以用词语来表达 第7页/共52页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表征,不同表征形式所具有的共同信息称为表征的内容,而每一表征形式称为编码 第8页/共52页(一)命题与命题网络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 共同涉及某些信
5、息的命题能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命题网络 第9页/共52页图7.1 7.1 命题网络片段 第10页/共52页(二)表象和表象系统 表象是对信息的大体轮廓、空间位置的表征,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 双编码理论认为,人的长时记忆系统可以划分为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表象系统利用意象编码来储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言语系统以语义编码,也就是命题编码来储存言语信息 第11页/共52页命题编码与其表征的对象的联系是任意的(如“书”这个词与实际书并没有物理上的相似性),而表象编码有着与实际知觉相似的性质(如一本书的表象与实际书的知觉有某些共同特征)第12页/共52页(三)图式与脚本图式是人
6、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 表征反复出现的有序事件的图式称为脚本 第13页/共52页图式具有的四个主要特点图式含有变量图式可以相互嵌套图式可以在各种抽象水平上表征知识图式所表征的是知识而不是定义 第14页/共52页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信息加工心理学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看作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第15页/共52页第16页/共52页(一)有意义地编码编码就是将输入信息与记忆中已有的概念和思想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记住新材料的过程 第17页/共52页有效的编码方式 精致化:将新知识与已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 组织:将新信息置于某一相
7、关信息的范畴和次序当中,或者将不同范畴的信息重新组合,把相同或相关范畴的放在一起,便于理解和记忆 背景利用:背景知识在随后的回忆活动中会起到启动的作用 第18页/共52页(二)储存和保持知识储存和保持的实质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储存的知识在数量和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第19页/共52页知识遗忘的过程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第20页/共52页遗忘曲线(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the forgetting curve)第21页/共52页遗忘的系列位置效应识记材料的开头和结尾
8、部分的识记效果比中间部分好 第22页/共52页(三)提取激活扩散重构 第23页/共52页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原有知识促进选择性知觉 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促进认知结构改组与重建 有效测量和评价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状况 第24页/共52页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第25页/共52页一、程序性知识的含义及分类(一)什么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人脑中储存的关于步骤、程序、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件事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第26页/共52页(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运动技能定义 特点客观性 外显性 展开性 第27页/共52页心智技能 定义 特点观
9、念性 内潜性 简缩性 第28页/共52页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产生式 产生式系统 第29页/共52页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知知 识识 类类 型型特特 征征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表征方式表征方式命题、表象、图式命题、表象、图式产生式、产生式系统产生式、产生式系统运运 用用灵活:可以在很多情境下使灵活:可以在很多情境下使用用 特殊:在有限的情境中使用特殊:在有限的情境中使用对行为的影对行为的影响响 效率低:行为需要有意识的效率低:行为需要有意识的控制,缓慢而容易犯错误控制,缓慢而容易犯错误效率高:行为是自动化的(无效率高:行为是自动化的(无 意识控制意识控制),
10、快速而不易出错,快速而不易出错习得速度习得速度快:可以较快速地获取组块快:可以较快速地获取组块慢:获得新的产生式需要多次尝试慢:获得新的产生式需要多次尝试遗遗 忘忘 可能会很快遗忘可能会很快遗忘 遗忘相对慢遗忘相对慢第30页/共52页区别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31页/共52页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认知阶段 联系阶段 程序化组合自动化阶段 第32页/共52页(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活动的定向阶段 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第33页/共52页
11、五、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学习课题的教学策略 促进程序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示范、讲解与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 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 降低示范速度,防止信息负担过重 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 给学生提供具体事例 第34页/共52页指导练习的教学策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设计变式练习题 选用恰当的练习方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 第35页/共52页第三节 元认知第36页/共52页一、元认知的实质及结构(一)元认知的含义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第37页/共52页(二)元认
12、知的结构元认知知识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什么因素或变量以什么方式起作用(或相互作用)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知识、信念 第38页/共52页元认知体验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第39页/共52页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学习行为 第40页/共52页 元认知策略种类计划策略 包括确立学习目标、结果预测、决策分析、时间分配、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 第41页/共5
13、2页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 第42页/共52页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 第43页/共52页三、元认知的发展 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从外控到内控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 从局部到整体 第44页/共52页四、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 制定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程序 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鼓励学生监控元认知的运用 第45页/共52页第四节 认知学习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第46页/共52页一、认知学习的多样性先前知识的差异性 信息加工能力的差异性 工作记忆方面 长时记忆方面 加工速度方面 第47页/共52页元认知的差异性 学习心向和定势的差异性 第48页/共52页二、认知学习的共同性 有意义的学习发生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时 最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是理解和使用新信息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由目标所引导的过程 第49页/共52页讨论在认知学习中,机械记忆是必要的吗?正方观点:机械记忆只能产生惰性知识,因而是无效的 反方观点:机械记忆是一种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你的经验和看法是?第50页/共52页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天天快乐天天快乐Class is over祝大家:第51页/共5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2页/共5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