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土地质量是土地综合属性,具体是指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土地质量可用可度量测定的土地属性指标来综合表述。土地属性指标可分为土地自然属性指标(如土壤、地形、气温、水文、生物等)和土地社会属性指标(如产量、产值、劳动消耗、产投比、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土地质量变化固然有自然因素变化的作用,但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促使土地质量发生了变化。第1页/共22页2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合理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利用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既要考虑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水平,又要重视规划区域的土地质量状况,合理运用
2、土地数量与质量的互助替代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土地利用。不仅要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还要重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生产力能力)的保护。综上所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从土地供给层面来讲,既要考虑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同时要重视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第2页/共22页3第二节 土地质量评价 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四、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第3页/共22页4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依据土地评价对象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分
3、等定级估价)和农用土地质量评价(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依据土地评价属性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质量评价;依据土地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国民经济评价等。第4页/共22页5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土地的适宜性是针对土地的用途来说的,不同的用途对土地质量有不同要求,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性。(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5页/共22页6二、
4、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永续利用原则:即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下的适宜性。效益原则:即土地利用所获取得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是有利可图的。因地制宜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进行评定。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指既要评定土地当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评定。第6页/共22页7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为规划目的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采用多
5、级续分制的适宜性分类体系。1 1、联合国粮农组织分类体系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中,土地适宜性共分四级,即:土地适宜性纲:反映土地对指定用途适宜(S S)、不适宜(N N)。土地适宜性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如高度适宜(S S1 1)、中等适宜(S S2 2)、勉强适宜(S S3 3)等。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土地受到的限制性种类,如受到侵蚀危害导致勉强适宜S S3e3e等。土地适宜性单元:同一亚级内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差异。第7页/共22页8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2 2、我国分类体系 我国目前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而采用的分类体系一般为类、等
6、、型三级组成,即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和土地限制型。土地适宜类指土地适宜的用途,如宜农、宜林、宜牧、宜建设等。土地适宜类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得更精细,如宜茶、宜柑橘、宜水稻、宜住宅用地、宜工业用地、宜港口用地等。土地适宜等反映土地对于特定用途的适宜性程度,通常为三等:一等地(I I)、二等地()、三等地()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种类,即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第8页/共22页9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一等地(I I):土地对评定用途可持久利用而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收益。二等地():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久使用而不采取相应措施
7、会引起土地退化。这种土地一般要通过增加投入进行土地的改良。三等地():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的生产率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利用。第9页/共22页10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1 1土地用途的确定 土地用途的确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进行设定。2 2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性状相对一致的地段。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评价中,评价单元有三种类型:以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3 3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 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通常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资源 质量 评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