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专项训练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专项训练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专项训练题.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水专项训练题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水专项训练题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作物一年一熟。由于灌溉方式不合理和灌溉面积的扩大,该地盐渍化面积不断增加。近年来,道地采用多种方式防治土地盐渍化,如秸秆覆盖与还田等。如图示意河套平原灌区土壤表层盐分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 6 月相比,该地 7、8 月土壤表层含盐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气温较高 B.风力较弱 C.降水较多 D.灌溉较少(2)在抑制土壤盐渍化时,秸秆覆盖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径流 B.降水 C.下滲 D.蒸发(3)该地最适
2、合采用秸秆覆盖抑制土壤盐渍化的时间是()A.1-2 月 B.3-4 月 C.5-6 月 D.9-10 月答案:CDC【提示】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2)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解答】(1)读图可知,每年的 7-8 月份的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水对土壤冲刷大,将盐分冲入土壤深处,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度。所以,与6 月相比,该地 7、8 月土壤表层含盐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降水多。故选 C。(2)在抑制土壤盐渍化时,秸秆覆盖,减少水资源的蒸发,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所
3、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蒸发。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3)结合曲线图,3-6 月和 9-11 月两个时间段内土壤含盐量较高,而在7-8 月份的夏季和 1 月、12 月的冬季含盐量最低。大致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读图可知河套平原灌区,从五月到六月初土壤表层盐分上升最快,在此期间采用秸秆覆盖抑制土壤表层盐碱化最适宜,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2(1)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径流汇入 D.多阴雨天气(2)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 B.冬季多雨 C.降水
4、稀少 D.冬冷夏热(3)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 B.陆上径流汇入 C.暖流势力强大 D.底层海水上涌答案:AC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解析:3暂无解析【解答】(1)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2)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所以正确。(3)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
5、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所以正确。3、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下图)。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据此完下列小题。(1)图中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B.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C.纬度位于 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D.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2)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4A.北美大陆东南部地区气温降低B.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C.北海渔场
6、渔业资源更加丰富D.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答案:C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2)本题主要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答】(1)海水下沉可能是盐度增大,导致海水密度增大而下沉。造成图中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A 可能,不符合题意;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B 可能,不符合题意;降水多则盐度减小,密度减小,C 不可能,符合题意;海水结冰导致盐分析出可以使盐度升高,海水密度增加,D 可能,不符合题意。故选 C。(2)图示海域为大西洋
7、。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会导致北美东南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欧洲西部地区夏季、冬季降水减少。A 正确,B、D 错误。北海渔场因寒暖流5交汇而成,暖流减弱,会导致海水搅动减弱,因此北海渔场渔业资源应减少,C 错误。故选 A。4、近年来,为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许多城市对道路进行了改造。下图为某城市道路改造后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城市路面铺设透水沥青,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径流降水下渗水汽输送A.B.C.D.(2)该城市道路的改造主要是为
8、了应对()A.供水紧张 B.暴雨内涝 C.热岛效应 D.交通拥堵答案:CB【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6解析:(1)城市路面铺设透水沥青会直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正确。但不会对降水和水汽输送产生直接的影响。故选 C.(2)读图可知,该城市道路的改造包括修建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沥青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汇集,减轻城市内涝。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5、2020 年中秋前后,钱塘江大潮迎三年来最大涌潮,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景观十分壮观。据此完成 14-15 题。(1)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9、)A.风力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2)今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潮汐发电候潮进港稻田灌溉滩涂养殖A.B.C.D.答案:DB【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7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B。6、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若a 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地()A.地震 B.火山喷发C.形成褶皱山脉 D.河流含沙量增大(2)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 为海洋,b 为陆地B.环节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C.环节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答案:D8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0、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B7、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 个实验组:(1)实验组: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 95;(2)实验组: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 月和 8 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 月和 8 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造成该地 8 月降雨强度多大于 5 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气旋 B.反气旋
11、C.冷锋 D.暖锋9(2)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A.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B.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C.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D.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降雨蒸发下渗地下径流A.B.C.D.答案:ACD【提示】气压系统与天气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系统。(2)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3)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解答】10(1)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5 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8 月份台风活动较多。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因此造成该地
12、 8 月降雨强度多大于 5 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气旋,A 正确。反气旋影响多是晴朗天气;8 月份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B、C、D 错误。故选 A。(2)根据材料,实验组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约95%,植被盖度最大,根系深长,水土流失最少,对应乙。实验组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植被盖度较小,水土流失较多,对应甲。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最多,对应丙。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3)据实验数据推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降雨,降水量大,对地表侵蚀强,对。蒸发不是水
13、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错。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侵蚀越弱,水土流失越少,对。地下径流对水土流失影响小,错。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8、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环节依次是()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11(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A.B.C.D.答案:D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
14、的意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意义。【解答】(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为蒸发,为降水,为地表径流,为水汽输送。故选 D。(2)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错;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对;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对;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对。故选 B。9、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读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利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12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表现为()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2
15、)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利用排放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优势表现在()补充地下水缩短径流汇集时间增加空气湿度解决城市缺水A.B.C.D.答案:DC【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2)本题考查水循环。【解答】13(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地面硬化程度上升,阻碍了自然状态下的下渗,使得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B 错误,D 正确;地下径流减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减少,蒸发量减少,A 错误;降水量可能减少或对降水量影响较小,C 错误;故选 D。(2)读图并对比可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增加了绿化带和渗水路面。绿化带具有很好的截水渗水作用,渗
16、水路面可加速下渗,两者在延长径流集聚时间的同时,可有效补充地下水,符合,不符合;绿化带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符合;地表径流的减少和地下水的补充,会一定程度上缓城市洪灾和缺水问题,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符合。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10、亚速海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被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隔离,夏季水温20-30,平均深度 8 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洋生物丰富。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原因主要有()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水较浅,水温较高海水与黑海交换频繁河流携带的饵料丰富14A.B.C.D.(2)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
17、升高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废水排放增多黑海海水入侵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入海径流量减少A.B.C.D.答案:CC【提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亚速海附近没有寒暖流交汇,不符合;亚速海平均深度8 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较浅,水温较高,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生物繁盛,符合;亚速海被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隔离,海水与黑海交换少,不符合;有河流注入,入海河流河流携带的饵料丰富,符合;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流域内人口增长和
18、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河流流量减小;亚速海水位下降,较咸的黑海海水入侵有关,符合;城市废水排放增多与亚速海海水盐度升高关系不大,不符合;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11、每到雨季,来南昌“看海”的新闻会不时地出现在网上。为治理城市内涝,南昌正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海15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A.减少
19、 B.减少 C.减少 D.减少(3)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南昌市倡议市民积极献计献策,下列建议可行的是()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C.城市便道采用不渗水地砖D.城市建设拓宽排水渠答案:DB16B【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考水循环的判断,图中从海洋进入大气,为蒸发;表示地表水流向海洋,为地表径流;表示地表水变成地下水,为下渗;表示地下水汇入海洋,为地下径流。故D 正确,A、B、C 错误。(2)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结合材料“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在下雨时吸收地表径流和增加下,进
20、而达到缓解城市内涝的目的,海绵城市增加雨水的吸收,蒸发会增加,地下径流会增加,据此判断,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3)解答本题时应抓住海绵城市的原理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因此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会减少下渗,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A 错误;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可以增加对雨水的吸收,增加下渗和减少地表径流,B 正确;城市便道采用不渗水地砖会减少下渗,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C 错误;城市建设拓宽排水渠不能起到增加下渗的效果,D 错误,故选 B.【解答】17此题暂无解答12、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60S 的假想线。在南
21、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南极辐合带南北两侧海洋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南侧比北侧的水温高 B.南侧比北侧盐度高C.南侧比北侧密度大 D.南侧为暖流北侧为寒流(2)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的原因()A.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 B.河川径流注入C.大陆架宽广 D.寒暖流交汇答案:CD【提示】18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3、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环境中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完成下面小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内能
22、 B.太阳辐射 C.地表径流 D.大气环流(2)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海洋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答案:B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暂无解析19【解答】BD14、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2)处比处()A.温度、盐度均高 B.温度、盐度均低C.温度高、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3)处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同纬度海域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处比同纬度海区()A.正午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长C.空气中云量多 D.空气中尘埃少答案:AAC20【提示】
23、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2)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3)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1)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为向北流动的暖流(自水温高海区流向水温低海区)。故选 A。(2)读图可知,等温线自南向北降低,处气温较处高,蒸发量大,盐度高。故选 A。(3)读图,该地为暖流流经,暖流经过附近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降水量大,阴雨天多,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量小。故选 C。15、2015 年 4 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 16 个城市开
24、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1718 题。2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增加下渗量 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答案:A【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6、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1)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2)下列能表示图中环节的是()A.长江径流 B.我国的夏季风 C.我国的冬季风 D.湖水蒸发(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25、A.B.C.D.答案:BB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根据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图中分别代表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故选B。23(2)环节代表水汽输送,表示风将水汽从海洋带到陆地上空,我国夏季风将水汽从太平洋带到我国陆地上空符合环节,B 正确;长江径流表示地表径流环节表示环节,我国的冬季风方向是从陆地到海洋,湖水蒸发表示环节,因此ACD 错误,故选 B。(3)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海河流域等缺水地区,长江属于地表径流,这一工程体现了对地表径流的改造,结合前面分析,改变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环节。选D.【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7、下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三 地球 专项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