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网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上网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上网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上网教学案例安全上网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1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全上网,本课主要包括“认识信息社会的利与弊、学会正确处理网瘾、网络交友等问题,提升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提升筛选、甄别、处理信息的能力。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中指出: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网络问题,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日常的生活。只有正确认识互联网,才能积极健康地使用互联网。本节课
2、依据上述理论,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威胁、伤害、陷阱等保持警觉,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2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校从一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上网经验,尤其对上网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上网经历或成果。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对网络的依赖;部分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在休息时间更乐于畅游网络。3 3、教法阐述:、教法阐述:本课教学方法主要为: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互动交流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利用创设
3、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4、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参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逐步实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5 5、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领式:通过课前调查、整理分析、交流互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网络,明白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的影响;2.学会正确处理网瘾、网络交友等问题;提升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3.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对数据分析与整理,感受网络的巨大魅力,提升处理
4、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参与体验等活动,解决网瘾、网络交友等问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处理网瘾、网络交友等问题,提升网络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正确处理网瘾、网络交友等问题,提升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四、技术准备四、技术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教室管理软件、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等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猜词导入,激发兴趣:一、猜词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常见网络词语,学生猜意思:偶、东东、顶、886、闪、有木有、打酱油等。2.导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网络,感受网络。教学意图教学意图
5、:通过猜词游戏,感受网络与生活的密切。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自然的导入揭示主题。二、问题引领,活动体验二、问题引领,活动体验任务(一)任务(一)感受网络的魅力感受网络的魅力1.出示调查表,初步感知全国上网人数中国人口上网的人数13 亿6 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5 亿2.汇报调查结果,了解身边的人上网情况:出示表格,现场填写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班级班级人数人数上网四(1)四(2)四(3)四(4)四(5)3.感受网络魅力:汇报上网可以干什么 教学意图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调查、汇报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上网人数多,网络作用大。任务(二任务(二)感受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影响感受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影响1.感受上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上网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