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技能--基础操作.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护理基本技能--基础操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基本技能--基础操作.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护 理理 基基 本本 技技 能能-基基 础础 操操 作作(共共3 3 5 5-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页页第一章第一章 基础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内容1、无菌持物钳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2、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1、2、3、操作目的。需要夹取的物品种类。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2 1 0 03 2 1 03 2 1 03 2 1 04 3 2 11 0 0 02
2、1 0 02 1 0 0评 估10 分准 备流 程注意事项1、护士: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环境: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用物:放置于有盖的无菌干燥罐内的无菌持物钳、无菌有盖容器、放置无菌物品的容器(必要时)。1、检查有效期、无菌容器的密封性及内装物品名称。2、取出无菌持物钳:打开无菌罐的上半盖;钳端闭合,垂直取出;保持钳端向下,就近取出无菌无品。3、取出无菌物品:打开无菌容器盖,其无菌面朝上放在稳妥处;取出无菌物品。4、用毕盖好容器盖。5、放回无菌持物钳:钳端闭合,垂直放入无菌罐内;松开轴节,盖好罐盖。1、无菌持物钳不能触及未消毒的物品,不能用于换药、消毒皮肤及夹取油纱布。2、远处取物时,将
3、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一起移至取物处使用。3、打开或关闭容器盖时,手不可触及盖的边缘及内面。4、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5、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定期更换(8 小时更换一次,如手术室、门诊用量大时就 4 小时更换消毒),无菌容器定期(每周消毒一次)消毒。6、取物时前臂不可跨越无菌区。7、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完,不可放回。25 分10 分15 分20 分5 分10 分10 9 8 74 3 2 15 4 3 26 5 4 310 9 8 710 9 8 75 4 3 26 5 4 34 3 2 15 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 0 0 01 0 0
4、 0 0 0 0 0 0 08、如有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更换消毒。评 价1、2、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及无菌物品未被污染。15 分7 6 5 48 7 6 5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取无菌溶液取无菌溶液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评 估取出并使用无菌溶液1、2、1、2、准 备无菌溶液的种类、使用目的及瓶身的清洁度。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护士: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5 分盘、盛无菌溶液的无菌容器、棉签、消毒溶液、笔、纱布(无菌)。1 0 0 01 0 0 03 2 1 0内容标准分5 分10 分扣分标准A B C D5 4 3 2
5、5 4 3 25 4 3 23、用物:无菌消毒溶液瓶内盛无菌溶液、开瓶器、弯31、检查无菌溶液:检查瓶签:溶液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检查瓶盖有无松动;检查瓶身有无裂痕;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质、变色。2、备好无菌容器和弯盘3、倾倒无菌溶液:流 程撬开铝盖;打开瓶塞不污染;手持溶液瓶,瓶签向手心;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至弯盘内;由冲洗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内;塞好瓶塞;自瓶口分别向上、向下消毒瓶塞上翻部分和瓶口;盖好瓶盖。4、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注意事项1、2、瓶口不可触及手或其他物品。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倒5 分3 2 1 02 1 0 05 4 3 21
6、5 分5 4 3 25 4 3 220 分5 分30 分5 分8 7 6 52 1 0 03 2 1 07 6 5 45 4 3 23 2 1 04 3 2 13 2 1 03 2 1 02 1 0 05 4 3 26 5 4 34 3 2 15 4 3 2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溶液未被污染,取液量准确。瓶签未浸湿,液体未溅湿桌面。评 价2、3、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无菌包的打开及使用无菌包的打开及使用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取出并使用无菌物品1、评 估2、无菌包内的物品名称及使用目的。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操作台面是否干10 分内容标
7、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5 4 3 24 3 2 16 5 4 3燥。41、准 备2、3、护士: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用物:无菌包、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或区5 分1 0 0 01 0 0 03 2 1 0域、笔、纸。检查无菌包名称、有效期、是否包裹完好、有无潮湿或破损;无菌包放清洁、干燥、平坦处。一次性用完流 程解开系带卷起,一手托无菌包,另一手打开上角将系带卷起夹在托包手指缝中;托包手在包布外抓住包内物品;先后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将包内物品递送至无菌区;包布折叠放妥。无菌包至清洁、干燥、平坦处;一次未用完解开系带卷起,用拇、食指揭开包布外角、左右角及内角;持无
8、菌钳取出所需无菌物品;按原折痕包好;系带缠绕;注明开包时间,待用;24 小时仍未用完应重新消毒。注意事项1、2、1、2、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无菌物品递送时,无菌面应朝向无菌区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物品及无菌包布的内面未被污染。45 分45 分15 分10 9 8 75 4 3 27 6 5 45 4 3 215 13 11 915 13 11 93 2 1 05 4 3 27 6 5 415 13 11 95 4 3 25 4 3 25 4 3 23 2 1 05 分2 1 0 03 2 1 07 6 5 48 7 6 5评价15 分无菌技术无菌技术-铺无菌盘铺无菌盘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
9、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内容提供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5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5 4 3 21、2、评 估操作目的。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操作台面是否干10 分2 1 0 04 3 2 14 3 2 1燥。3、治疗盘和无菌巾大小是否合适,治疗盘是否干燥、清洁。1、护士: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环境;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用物:治疗盘、无菌巾包、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纸、笔。1、检查无菌巾包有效期,是否包裹完好,有无潮湿或破损。2、打开无菌巾包:解开系带,卷放于包下;逐层打开无菌巾包。3、取出无菌巾:用无菌持物钳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4、关闭无菌巾包:按原折痕包好
10、无菌巾包,系带横形缠绕;注明开包时间。5、铺盘:纵折法双手持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抖开(横折法双手持无菌巾横中线外面);对折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无菌巾扇形折叠打开,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拉平上层无菌巾,边缘对齐盖好;开口处向上两折,两侧边缘向下一折。6、注明铺盘时间:1、2、3、4、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铺无菌盘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如包内物品被污染或包布受潮,须重新灭菌。无菌巾、无菌面不可触及衣袖和其他有菌物准 备5 分1 0 0 01 0 0 03 2 1 010 9 8 75 4 3 25 4 3 25 4 3 25 4 3 25 4 3 24 3 2 13 2 1 05 4 3 23 2
11、 1 03 2 1 02 1 0 05 4 3 2 0 0 0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010 分10 分5 分10 分20 分5 分流 程注意事项5 分品。5、无菌盘在 4 小时内有效。6、注意布局,不得跨越无菌区。1、2、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物品、无菌巾包布的内面及无菌巾的无菌15 分5 4 3 25 4 3 25 4 3 2评 价面未被污染。3、无菌巾内的物品放置合理,无菌巾折叠的大小适宜。6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戴、脱无菌手套戴、脱无菌手套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内容在治疗、护理中确保无菌效果。1、操作目的。2、无菌
12、手套的大小。3、是否需要修剪指甲。4、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操作台面是否干燥。1、2、护士: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5 4 3 21 0 0 03 2 1 02 1 0 04 3 2 11 0 0 05 分1 0 0 03 2 1 010 9 8 75 4 3 2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6 5 4 310 8 6 45 4 3 21 0 0 02 1 0 02 1 0 0评 估10 分准 备3、用物:无菌手套包(内有无菌滑石粉)、弯盘。
13、1、2、3、一次性提取检查无菌手套有效期及手套尺码。打开手套袋,滑石粉润滑双手。戴手套: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一手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手套(稍向前方提出);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内面;10 分5 分30 分戴上另一只手套;法将手套的反折部翻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流 程一手拎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反折部分分取出手套;次对准五指戴上;提掀开另一只手套袋口,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取只手套的反折面,取出手套;法戴上另一只手套;将手套的反折部翻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4、脱手套:手套翻转脱下。5、终末处理:1、手套袋系带及滑石粉不能污染手套袋内面。2、未戴
14、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3、脱手套时,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10 分5 分注意事项5 分7评 价1、2、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系带、滑石粉未污染手套及无菌区。手套未被污染或破损。15 分5 4 3 25 4 3 25 4 3 2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准备:无菌操作室及操作台面清洁、宽敞、定期消毒,台面保持干燥、平坦;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物品布局合理。2、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和口罩,洗手,必要时修剪指甲,取下手表,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明确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必
15、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保存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 7 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4、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8铺床法铺床法-备用床备用床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
16、项 目目 的评 估内容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1、检查床部位有无破损、松动。2、选择大小合适的床单、被套。3、根据季节增减被褥。1、环境:病室内无病人进行治疗或进餐。10 分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5 4 3 24 3 2 14 3 2 12 1 0 01 0 0 0准 备2、用物:床、床垫、棉胎或毛毯、枕芯、大单、被套、枕套、护理车。3、护理人员:脱下手表,洗手。1、备齐用物至床旁,移开床旁桌距床 20 厘米、床旁椅至床尾 15 厘米,用物按顺序置于椅上,翻转床垫。2、铺床基:将大单中缝对齐床中线后分别散开;铺近侧床头,折斜角(直角)塞于床垫下,同法铺近侧床尾;中部拉紧
17、塞于床垫下;同法铺对侧床基。5 分3 2 1 01 0 0 03 分25 分3 2 1 06 5 4 37 6 5 45 4 3 27 6 5 45 4 3 24 3 2 16 5 4 34 3 2 16 5 4 33 2 1 02 1 0 0流 程、套被套(“S”形):将被套中缝对齐床中线后散开;打开被套上层至 1/3 处;放入“S”形折叠的棉胎;展开棉胎,平铺与被套内;盖被上缘平床头或距床头 15 厘米,两侧边缘内折平床沿,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平床尾。4、套枕套:拍松枕芯,套上枕套;开口背门从床尾拉至床头。5、移回床旁桌、椅。5 分25 分92 分2 1 0 0操作中要注意节力原则:铺床前
18、应将用物备齐,按使用顺序放置;铺床时,身体应靠近床边,5 分5 4 3 215 分5 4 3 22 1 0 03 2 1 05 4 3 2注意事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有助于扩大支撑面,增加身体稳定性,既省力,又能适应不同方向操作,同时手和臂的动作要协调配合,尽量用连续动作,避免过多的抬起、放下、停止等动作,以节省体力消耗,缩短铺床时间。1、床单平紧。评 价2、棉胎与被套吻合良好,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边内折对称。3、枕头平整充实。4、注意节力原则。铺床法铺床法-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内容1、保持病床清洁、干燥;保持
19、病房整洁、美观。2、促进病人舒适,预防压疮等并发症。1、病人的病情,有无活动限制,是否需要便器及更换衣裤。2、床单元的清洁程度,床支架是否支撑,环境是否安全以及室内温度等。3、评估病人的心理反应及理解程度,解释操作目的。1、护士:必要时戴手套。2、病人:必要时协助排便。3、环境:病室内无病人进行治疗或进餐;酌情关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遮挡病人。4、用物:大单、中单、被套、枕套、床刷套上湿布套、衣裤(必要时)、护理车。(原橡胶单留用)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3 2 1 02 1 0 04 3 2 1评 估10 分4 3 2 12 1 0 01 0 0 01 0 0 05 分1 0 0
20、02 1 0 0准 备101、移开床旁桌椅,放平床头、床尾支架;松开床尾盖被。2、铺近侧床基:移枕于对侧,协助病人翻身,背对护士侧卧一边;松近侧各单;中单卷起塞入病人身下,橡胶中单去尘搭病人身上留用;大单卷起塞入病人身下,床垫去尘(从床头到床尾湿扫);清洁大单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对侧 1/2 塞于污大单下;铺好近侧床基;放平橡胶单,铺中单,橡胶单及中单一并塞于床垫下。3、铺对侧床基:移枕于近侧,协助病人翻身,面向护士;转至对侧撤去污大单及中单置护理车下层;依次将大单、橡胶单、中单拉平铺好。2 分13 分12 分22 分5 分2 分2 分2 分2 1 0 02 1 0 01 0 0 02 1 0
21、02 1 0 03 2 0 02 1 0 01 0 0 03 2 1 04 3 2 15 4 3 22 1 0 04 3 2 12 1 0 02 1 0 05 4 3 23 2 1 04 3 2 12 1 0 02 1 0 01 0 0 02 1 0 02 1 0 02 1 0 01 0 0 0流 程4、套被套:移枕至床头中央,帮助病人仰卧;清洁被套正面在外铺于盖被上,打开下 1/3;棉胎在污被套内折成“S”形;取出棉胎置于清洁被套下 1/3 处;棉胎与被套吻合;撤去污被套于护理车下层;盖被折成被筒,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平床尾。5、套枕套:一手托起病人头颈部,另一手取出枕头;撤去污枕套,套上清
22、洁枕套;枕头置于病人头下。6、安置病人。7、移回床旁桌、椅,开窗通风。8、终末处理。1、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得有拖、拉、推等动作,应运用力学原理。注意事项2、操作中要注意节力原则;动作轻柔、幅度小,避免灰尘飞扬。3、中单要遮盖橡胶单,避免橡胶单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4、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病情、保暖以及保护病人隐私。1、注意病人保暖、安全、舒适,观察病人病情变化。5 分1 0 0 01 0 0 02 1 0 05 4 3 2评 价2、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操作。3、同备用床。15 分4 3 2 16 5 4 3铺床法铺床法-麻醉床麻醉床日期日期操作者操作者考核者考核者得分得分项 目目 的评 估内容1
23、、便于接收手术后的病人。2、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1、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2、术后可能需要的抢救或治疗物品等。3、检查床部位有无破损、松动;床单、被套大小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增减被褥或调节室温。1、环境:病室内无病人进行治疗或进餐;拆除原有大单、被套、枕套。2、用物:(1)同备用床,另加橡胶单、中单各两条、别针两枚、床刷及套、弯盘。(2)麻醉护理盘:无菌巾内放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标准分5 分扣分标准A B C D2 1 0 02 1 0 01 0 0 04 3 2 13 2 1 03 2 1 01 0 0 03 2 1 010 分准 备
24、5 分11流 程注意事项评 价通气导管、治疗碗、镊子、氧气导管或鼻塞管、吸痰管、纱布数块、无菌巾外放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笔、治疗巾、弯盘、胶布、剪刀、棉签、电筒等。(3)床边用物:输液架、吸痰器、氧气筒或中心供氧装置、胃肠减压器等。3、护理人员:脱下手表,洗手。1、移开床旁桌、床旁椅,用物按顺序置于椅上,从床头向床尾翻转床垫。2、铺床基:按备用床法铺好近侧床基;距床头 50 厘米处或根据手术部位铺橡胶单及中单,边缘塞入床垫下;齐床头铺另一块橡胶单及中单;同法铺好对侧床基、橡胶单及中单。3、套被套:同铺备用床法套被套,但尾端向内反折与床尾齐;盖被扇形三折于一侧床沿,开口对门。4、套枕套:
25、拍松枕芯,套枕套;开口端背门立于床头,别针固定。5、移回床旁桌,床旁椅放于背门床侧。6、放妥麻醉护理盘及床边用物。7、终末处理。1、操作中要注意节力原则。2、铺麻醉床时应将全部被单换为清洁被单。3、第一块橡胶单及中单应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放置。4、中单要遮盖橡胶单,避免橡胶单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5、视季节及室温增减盖被或调节室温,必要时给予热水袋。1、同备用床。2、床单位舒适、安全。3、麻醉护理盘用物齐全。1 0 0 03 分25 分20 分5 分2 分3 分2 分3 2 1 07 6 5 46 5 4 35 4 3 27 6 5 412 11 10 98 7 6 53 2 1 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基本技能 基础 操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