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危险源制度.pdf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危险源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危险源制度.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 1、目的:、目的:为落实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 16 号令,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本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 2、方针:、方针:本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本公司属区域,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工作,预防本公司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3 3、排查流程:、排查流程:本公司各部门采取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隐患排查实行从下到上、逐级排查;各部门将排查的安全生产隐患登记交安全办汇总;安全
2、办将汇总后的生产安全隐患根据隐患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分类,分成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后报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安全办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度、人员素质、遵章守纪等方面深刻分析其原因制定整改计划、措施、整改责任人,并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会议形成安全隐患统计分析表,经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每季度上报街道办一次;存档4 4、排查内容:、排查内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疏散设施;消防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原材料、产品的存放条件及存放的规范性;作业过程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的使用等;设备设施上的安全装置、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的条件,存放的规范性;危险化学品使用位
3、置的防火防爆;5 5、排查周期、排查周期;各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每季度上报街道安全办一次;6 6、安全隐患整改和治理规定:、安全隐患整改和治理规定:对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及时组织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对本公司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的临时防范措施外,应立即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下达的整改指令书,落实整改经费、责任人、整改实效,并组织验收;7 7、隐患整改和治理档案管理、隐患整改和治理档案管理对隐患排查和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排查记录、隐患统计分析表、安全隐患治理整改
4、记录等资料由安全办负责收集,归档备查;8 8、责任追究、责任追究对于不及时确定事故隐患排查的人员,未建立事故排查整改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的部门,本公司安全办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因事故隐患排查不认真,报告不及时、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管理制度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9 9、记录、记录.隐患汇总台账附件 8-1.隐患检查记录附件 8-2.隐患整改通知书附件 8-3.各项检查表综合、专业、季节性、节假日、日常 附件 8-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季报表附件 8-5.事故隐患排查分析报告.报送安全监管部门的记录、回执.安全检查记录附件
5、 8-6.防火巡查情况记录附件 8-7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一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一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3.3.相关术语定义相关术语定义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
6、,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4.职责职责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重大、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安全办行政人事部各部门5.5.工作程序工作程序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的界定,本公司的XX属于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物质;对于未达到临
7、界量的单元,但是又具有重大风险,且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次死亡 1 人以上或一次重伤 2 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0 万元以上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源应列为重要危险源;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上报,重要危险源应列入公司重点监控对象;应当至少每 3 年对重大危险源组织进行一次安全评估;1 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2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因工作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1 公司级负责人每月检查 1 次,填写检查记录后交办公室;2 部门级负责人每月检查 2 次,检查记录在月后 2 日内交安全办;3
8、现场级负责人每周检查1 次,检查记录在月后2日内交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留部门安全员处保存;“三定”要求即:定检查时间、定检查内容、定检查责任人;“三定”的具体内容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班组制订并报办公室备案;安全办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发至各单位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安全办、各部门每年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计划应包括演练时间、地点、人员;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保卫部、各部门负责人在演练前应组织对参加演练的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培训;安全办和保卫部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参加演练的人员和观摩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办公室将演练及评估情
9、况做好记录;安全办和保卫部根据演练的评估情况,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安全办和保卫部根据应急措施计划,合理配置足够的应急器材,建立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台帐;安全办、保卫部和有重要、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应建立并定人保管危险源管理档案;1 重要、重大危险源台帐:2 重要、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3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和记录;4 公司级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检查记录办公室保管;5 现场负责人检查记录部门保管;6 培训教育记录;7 评审资料8 重大危险源的报表等;6.6.附则附则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7.7.记录记录危险源辨识表 企业自行制定附件 9-1危险源清单附件 9-2危险源检查表附件 9
10、-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登记表 档案附件 9-4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一览表附件 9-5二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二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2.安全办及保卫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3.安全办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4.危险源识别范围: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所使用的产品或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隐患 排查 危险源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