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pdf
《琵琶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教学设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一千多年前,一个天涯歌女为白居易弹奏了一曲琵琶,成为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白居易因此而作的琵琶行更是成为了描写音乐的典。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白居易的 琵琶行并序来了解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第 1 课时课文容预习:课文容预习: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与名师对话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白居易,学习琵琶行的课文容预习检查:1、白居易,(
2、)时期的()()。简介白居易生平2、关于“行”“序”3、基础梳理:(字音检查)铮铮然,商贾,恬然,贬谪,霓裳,六幺,荻花,乍破,慢捻,幽咽,迸裂,嘈嘈,间关,虾蟆,名属,教坊,红绡,钿头,银篦,呕哑嘲哳第 2 课时问题一:问题一:琵琶行这首叙事抒情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琵琶行这首叙事抒情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首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复述故事来理清本诗的思路。明确:明确: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师生活动:师生活动:让学生阅读小序,理解故事的梗概。1、本诗开篇有一段小序,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明确: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
3、容,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为全诗定下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2、学生默读序文和全诗,请找出序文和诗正文两相对应的地方。明确: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可修编.-“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诗的第四段对应。3、思考:请学生以诗歌的语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容:浔头夜送客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小结:小结: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她作了一首诗。问题二:琵琶曲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诗人是
4、如何通过文字来描写美妙的问题二:琵琶曲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诗人是如何通过文字来描写美妙的琵琶曲的?琵琶曲的?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诗音乐描写是全诗最精彩的,让学生理解诗中音乐的特点及弹凑者的心境。师生活动:师生活动:从诗中找出琵琶女的三次演奏,重点赏析诗人描写的第二次演奏。1、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听到琵琶女的演奏的?这样的情景描写有何作用?明确:明确: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在江边送别友人时写的。第一段开头,“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明了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枫叶”“荻花”“瑟瑟”更妙,红红的枫叶,白白的荻花,微微的秋风,一红一白,冷暖相间,无需太多秋景,却秋意浓浓,蕴丰富。闭
5、目而思:微风过处,枫叶飘落,荻花纷飞,和着暮色苍茫,美不胜收。然诗人美不起来,乐不起来,今天诗人要送别一位挚友,此景虽美,而离别在即,更添诗人悲凉、忧伤之情。寥寥几笔勾画就将这如画的美丽秋景渲染得萧瑟凄凉,从而奠定了诗歌感伤的基调。2、诗人在诗中一共写了琵琶女的几次弹奏?分别是那几次?诗人有何感受?明确:明确:共三次演奏:第一次:闻声不见人,情相触;第二次:见人闻声,情相通第三次:知人重闻声,情相融3、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琵琶女的第一次和第三次演奏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明确: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来写,诗人通过写听者的感受,来写音乐的美妙。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听到琵琶声,主人忘了回去,客人忘了
6、出发,满座客人都掩面而泣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之高超。4、诗人是怎样描写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的?.可修编.-明确:明确:“转轴拨弦、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从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的动作来写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和诗人良好的音乐修养;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写听众的沉醉和环境的寂静来从侧面烘托乐曲的艺术魅力,突出琵琶女技艺高超。5、诗人运用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请学生找出本段中的比喻句,并分析这些比喻句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明确:明确:如急雨粗重急促;如私语轻微细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
7、婉转、悦耳动听;如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如银瓶乍破激越雄壮;如铁骑突出高亢激昂;如裂帛短促急迫。特点:特点: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形象的比喻,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婉转,同时也体会出各种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补充:补充:除比喻手法外;还有摹声手法;通感,以及直接描写(这首诗歌中的音乐描写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跟白居易精通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流传一个故事:有人将一副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演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
8、再拿图来对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一样。可见他在本诗中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信的。)6、思考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的旋律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她的生平有没有关系?并指出高潮所在?明确:明确:低沉抑郁轻快舒缓低沉暂停激越高亢戛然而止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9、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可修编.-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10、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