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分析.pdf
《青岛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分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2009 年 10 月 30 日)开发区 1984 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 年 3 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 20.02 平方公里,接受其辐射的行政区黄岛区总面积 274.1 平方公里,辖 6 个街道、204 个社区,人口 58 万,其中户籍人口 31.2 万。建区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和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昔日的一片荒原渔村、盐碱滩涂,已经发展成为今日一个以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为主要特色、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
2、放整体格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自身建设和发展历程20 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开发区战略定位的调整与充实,开发区在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985 年到 1992 年,为探索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上马”的工作方针,致力于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了一些中小型的项目。在建设安排上,“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本着这一精神,开发区拟制了“大规划,小开发”的实施方案,既着眼于远景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规划控制面积,同时又立足于现有的条件,从小围入
3、手,启动实际开发工程,力争收到“扎实起步,滚动发展”的效果。到 1992 年开发区已建成 10 平方公里,引进建设了三美电机、正大、统一产业、中达化纤、美得视、广裕实业等一批外资项目。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一.word.-定的发展。期间,1989 年 12 月份,国家级新技术试验区在开发区成立;1992 年 11 月份,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从 1992 年到 2001 年,为二次创业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转折点是 1992 年的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开发区与市黄岛区的体制合一。在这 10 年期间,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体制安排、规划调整、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
4、化。在功能定位上,开发区根据自身远离母城的实际,对“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进行了创新和充实,认为开发区不能搞单一型的工业区,明确提出开发区要向现代化的国际性的新城区方向发展,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城区。在体制安排上,开发区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政府运行机制,与一般行政区相区别、精简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完成了区直企业改制,推动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特别是始于 1992 年终于 1994 年的两区体制合一,开了全国沿海城市把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标志着新区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为推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第三个阶段,
5、第三个阶段,是从 2001 年 3 月至今,其标志性事件是市委、市政府历史性作出了“挺进西海岸、构建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开发区要作为所在城市乃至更广区域的“增长极”,“构建经济发展重心,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的战略定位,从而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完成了发展战略调整。在此期间,开发区确立了“经济国际化、以港兴区、科教兴区、城市化”等四大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突出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等“四大特色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可修编.-建设
6、,推动了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 余年保持在 30%左右的发展速度。期间,2006 年 5 月份,国家级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在开发区设立;2008 年 9 月份,前湾保税港区在开发区设立。二、主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建区 20 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开发区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区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一)综合经
7、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有机统一,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增速居全市之首,比重占全市 15.1%。2008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8.2 亿元,人均近 2 万美元,是 1985 年的 65 倍,是1999年的11.1倍;工业总产值2015.6亿元,同比增长44%,是 1985 年的 111.8 倍,是 1999 年的 15 倍;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4 亿元,是 1985 年的 116 倍,是 1999 年 8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7 亿元,是 1999 年的 12.3 倍,年均递增 32.3%;实际利用外资 12.5 亿美元,是 1985 年
8、的 25.6倍,是 1999 年的 5.7 倍。(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已有 5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 416 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 17 个,世界 30 家世界 500 强投资项目56 个。对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重工、中石化、.可修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知名企业纷纷入区,引进总投资过十亿元资项目 21 个。(三)现代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龙
9、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建设的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产业发展主体框架基本形成,逐步进入产出期,集群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3/4 以上,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市的1/4。港口产业,港口产业,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冷藏箱和原油进出口港,集装箱吞吐能力最终将达 2400 万标箱,跨入世界大港前列。家电电家电电子产业,子产业,已形成从整机到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液晶模组最终将达年产 500 万片的规模,是国家()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石化产业,目
10、前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 1000 万吨炼油、70 万吨芳烃项目建成投产,是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造修船产业,造修船产业,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投入使用,世界最先进的船用发动机、大型船用曲轴、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 468 万吨、修船 220 余艘的生产能力。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产业,产业,拥有世界先进钻井平台生产技术的中海油、中石油、船厂海洋工程公司等投资的海洋工程项目投产或开工,将建成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 30 万辆整车和 35 万台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工程机械和零部件项目形成批量生产规模,年产能最终将达 100
11、万辆。预计到 2012 年,全区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 5000 亿元,建成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对西海岸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四大突.可修编.-破”,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COSCO、马士基等上百家世界 500 强企业和国外著名物流公司纷纷落户,将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特色旅游业,特色旅游业,国际游艇俱乐部、海上嘉年华、银沙滩度假酒店等总投资 200 余亿元的一批高端旅游和高星级酒店项目落户,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12、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之城、创意新区”文化品牌,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国产电影交易会、国际儿童电影节等三大主题电影活动永久落户,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山海经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纷纷入驻。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普加商务搜索引擎在同类中全球领先,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启立软件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将逐步成为西海岸服务外包聚集区。(五)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提出在 3-5 年引进建设 10 家国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10 家技术居国领先地位、达产后年销售收入 3 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
13、企业。强化“科技园区、技术中心、企业品牌”三个载体,实施“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孵化”四管齐下,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全区已取得国先进以上水平科技成果 236 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励 6 项,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 38 家,109 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 132 家,省名牌 50 个,中国名牌 22 个,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 4338 件和 1321 件。高新产业结构已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领域扩展到了汽车、造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高科技产
14、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70%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 30%.可修编.-左右。(六)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循环经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以最小的环境损害、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抓好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级的循环,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建设等“七项工程”,加快涉及家电电子、港口物流、石油化工、修造船、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九大循环经济科技示园区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在项目引进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突出抓好石化基地和港区的环保,投资近 70
15、00 万元建设了石化区环保监控中心。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和环境友好型项目,华欧海水淡化已形成 2.6 万吨/日的供水能力,成为国家级海水淡化基地,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供热制冷项目投入使用。目前,全区重点企业重复用水率达 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达 100%;2008 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下降 5%、水耗下降 9.3%。(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着眼于建设最适合人居和创业发展的精品荟萃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系统意识和人本意识,着力建设精品工程和城市亮点,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以战略的眼光规划城市,率先成立规划委员会,实
16、行票决制决策,形成了科学、开放有机结合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新机制,保证了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坚持高标准建设,突出抓好行政中心轴线工程、唐岛湾滨海公园工程、城市骨干交通工程、水资源工程、热力工程、国际贸易中心工程、小康新居工程、“大学城”、城市化工程、绿化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坚持建管并重,推行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可修编.-理,为市民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成功创建ISO14000 国家示区和国家级生态示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例奖。一座精品荟萃、特色鲜明、最适宜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在胶州湾西海岸迅速崛起。(
17、八)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大力发展富民经济,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450元,同比增长 1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666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659 元,同比增长 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4898 元。紧紧抓住“教、医、养、业、居、安”六个关键问题,深入实施“五项民心工程”,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形成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住有所居的良好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开发区 发展 历程 未来 发展方向 综述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