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pdf(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细胞的组成及其结构 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C、H、O,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 N 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 N、P。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 R 基不同。3 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 RNA 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4DNA 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5熟记实验中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NA+甲基绿染液绿色;RNA+吡罗红(派洛宁)染液红色;
2、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 砖红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红色);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6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细胞。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7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8.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 O2多,释放能量也多。9.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10.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以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11.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糖类。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12.生物
3、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1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14.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囊泡发生间接转化。15.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16.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光合作用。17.核仁与 r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核仁较大。18.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融合、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等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核心考点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
4、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 1 P21)提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 20 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么?如何表示?(必修 1 P22)提示: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见课本必修 1P22图 25;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3)n 个氨基酸形成 1 条肽链时,脱掉几分子 H2O?形成几个肽
5、键?如果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呢?提示:n 个氨基酸形成 1 条肽链时,脱掉 n1 个 H2O,形成 n1 个肽键。同理,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脱掉 nm 个 H2O,形成 nm个肽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4)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 1 P23)提示:直接原因: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根本原因:DNA(或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提示:构成细胞和生物体。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调节作用
6、:如蛋白质类激素中的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6)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 项目 核酸种类 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 2 种(DNA 和 RNA)DNA 真核生物 2 种(DNA 和 RNA)DNA 病毒 DNA 病毒 只有一种核酸是 DNA(如噬菌体)DNA RNA 病毒 只有一种核酸是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 病毒)RNA(7)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 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4 种)核糖核苷酸(4 种)核 苷酸 组成 碱基 T、A、G、C U、A、G、C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磷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
7、、叶绿体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 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 功能 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显色反应 遇甲基绿呈绿色 遇吡罗红呈红色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糖类的种类与作用(必修 1 P30)种类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体内),乳糖(动物体内)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体内),糖原(动物体内)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2)脂质的种类与作用(必修 1 P32)种类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3)为什么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提示:同质量的脂肪含氢量
8、高于糖类和蛋白质,所以氧化分解时放出的能量是最多的。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 1 P34)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参与反应。(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 1 P35)存在形式:离子。功能: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 Fe、叶绿素中含 Mg。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联想拓展 种子成熟、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怎样变化?答案:种子成熟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大,萌发过程
9、中此比值变小。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强弱、生物抗性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新陈代谢越旺盛,生物抗性越弱,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小。二、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 1 P10)(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2)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3)意义:建立于 19 世纪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多种多样的细胞(1)自然界的生命系统包括哪些层次?植物与动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什么不同?(必修 1 P4)提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
10、系统这一层次。(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必修 1 P8)提示: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联想拓展 蓝藻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其形态会发生变化吗?答案:不会,因为其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原核生物的繁殖方式是什么?遵循孟德尔定律吗?答案:原核细胞为二分裂,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病毒的培养能用培养基吗?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呢?答案:不能;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3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教材图 46,思考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及其特点?(必修 1 P41、42、68)提
11、示: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不同程度地插入磷脂双分子层中。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特点: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2)观察教材图 38、39,思考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必修 1 P49)提示:组成:细胞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核膜。特点: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
12、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功能: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教材图 33、34 以及图 58、511,比较叶绿体、线粒体的区别。比较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分布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 形态 棒状、粒状 椭球形或球形 化学成分 DNA、RNA、磷脂、蛋白质等 DNA、RNA、磷脂、蛋白质、色素等 结构 膜 外膜 使线粒体或者叶绿体和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内膜 内折成峭,扩大内膜面积 包围有几个到几十个绿色基粒 基质 液态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 关的酶 充满液
13、态基质,含有与光合作用 有关的酶 都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 功能 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产生 ATP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产生 ATP 增大膜面积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峭 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2)观察教材图 35、36、37,思考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提示: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并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还与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翻译的场所)。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都具有,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水分、色素等。溶酶体
14、: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联想拓展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 DNA 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吗?答案:不能。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是真核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吗?答案: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此外还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吗?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吗?答案:不一定,有氧呼吸只要具有有氧呼吸酶就可以进行;不一定,光合作用只要具有光合作用酶和光合色素就可以进行,如蓝藻细胞。游离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答案:游离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分别合成细胞内的蛋
15、白(胞内蛋白)和胞外蛋白(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成分如何改变?答案: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被进一步修饰加工的蛋白质,再以囊泡的形式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根据下图,思考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提示:结构:如图;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必修 1 P55)提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各组成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16、第二部分 物质的输入、输出和酶 ATP 基本图例 关键语句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3.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4.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表示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5.ATP 的合成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6.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但前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消耗能量,但后者不需要载体。核心考点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原生质层的定义是什么?(必修 1 P61)提示: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必修
17、 1 P63)提示: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3)关注教材图 47、48,从浓度梯度、能量和载体等方面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画出相应物质的转运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曲线。(以胞外浓度为横坐标,以运输速度为纵坐标)(必修 1 P7072)项目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0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需要 氨基酸、K+、Na+、Ca2+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18、什么?(必修 1P72)提示:胞吞、胞吐。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什么是酶?其化学本质是什么?提示: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 RNA。(2)酶的生理作用及其实质分别是什么?有何特性?提示:生理作用:催化作用。实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特性: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必修 1 P85)提示:底物浓度;酶浓度;pH: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联想拓展 酶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答案: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速率快几十倍到几千倍。酶在低温、高温、强酸、强碱下,活性低的
19、原因有什么不同?答案: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3.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1)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 1 P88)提示: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2)关注教材图 55、56,总结生物体内合成 ATP 的途径有哪些?动、植物有哪些不同?提示:动物中 ATP 来自呼吸作用;植物中 ATP 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三部分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关
20、键语句 1 叶绿体中的色素共有 4 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2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光反应 物质变化:水的光解和 ATP 的合成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4暗反应 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3的还原及 ATP 的分解 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5.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式为:C6H12O6618O26H2O 酶 6CO212H218O大量能量 6.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或 C6H12O62C3H6O3
21、能量(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核心考点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必修 1 P101102)1771 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864 年,德国的萨克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0 世纪 30 年代,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2全部来自水。(2)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必修 1 P103104)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进行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所需条件 光、色素、酶 酶、H、ATP
22、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H20H+02 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 C02的固定:CO2+C52C3 C3的还原:C3+H+ATP(CH20)+C5 ATP 的水解:ATPADP+Pi+能量 能量转换 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必修 1 P104)提示:光照强度、温度、CO2的浓度、水、矿质元素等。(2)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必修 1 P104)提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
23、度,增加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例如:农业上采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 CO2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联想拓展 当 CO2不足、光照不足,植物体内 C3、ATP、C5、H的变化是怎样的?答案:当 CO2不足时,C3减少、ATP 增加、C5增加、H增加;光照不足时,C3增加、ATP 减少、C5减少、H减少。光合速率如何测定?答案: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净光合作用);CO2固定量、O2的产生量、有机物制造量(总光合作用)。3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必修 1 P9395)项目
24、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场所 第一步在细胞质基质中,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否需 0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CO2+H20 酒精+CO2或乳酸 储存在 ATP 中的能量 161kJ 61.08kJ 联系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在细胞质基中进行(2)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有什么不同?提示:装置相同。前者在光下,实验组用碳酸氢钠溶液;后者在黑暗处,实验组用氢氧化钠溶液。第四部分 细胞的全部历程 关键语句 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
25、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4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6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间期 DNA 复制,数目倍增;分裂期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细胞遗传性状上的稳定性。7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改变。8细胞分化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的。9 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10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11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复习 知识点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