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3电学实验探究题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专题.3电学实验探究题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3电学实验探究题5.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中考专题 4.3 电学实验探究题 专题解读 1.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必考内容。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对认识自然、探索规律和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的考试题型。实验探究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认真做好实验探究题的备考复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2.各地的中考命题针对实验探究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考查,这也就给命题带来了多个角度的可能性。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但由于考查的环节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显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要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实验逐年在出
2、新。但纵观其考查内容,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进行应考时对此不要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只要抓住方法、应用得当,一般都能轻松解决。3.纵观历年实验探究题,其规律是力学一道题、电学一道题,光学或热学一道题,有的还涉及到机械运动、声现象或电磁现象等内容。电学部分实验探究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磁性实验。考查热点有: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
3、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解题方略 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 1.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电流表、小灯泡、不同规格电阻丝(A-镍铬合金丝、B-截面相同较长镍铬合金丝、C-与 A 长度相同较粗镍铬合金丝、D-与 A 长度相同截面相同的锰铜合金丝)、导线若干、开关、电池等。【实验步骤】一、按图连接电路。2 二、把 A 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电路电流,并观察小灯泡亮度,结果记入表格。三、把截面相同较长的镍铬合金丝 B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电路电流,并观察小灯泡亮度,结果接入表格。四、把长度相同,截面较粗的镍铬合金丝 C 接入电路,闭合
4、开关,测量电路电流,并观察小灯泡亮度,结果接入表格。五、把长度相同,截面相同的锰铜合金丝 D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电路电流,并观察小灯泡亮度,结果接入表格。【实验表格】电阻类型 规格(与 A 比较)电流/A 小灯泡亮度 镍铬合金丝 A 镍铬合金丝 B 截面相同、长度较长 较暗 镍铬合金丝 C 截面较粗、长度相同 较亮 锰铜合金丝 D 截面与长度均相同、材料不同 较亮【实验结论】(1)材料相同、截面相同的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2)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电阻与截面有关,截面越粗,电阻越小;(3)长度相同、截面相同的导体,电阻与材料有关。2.考查方向 考查方向 解答思路
5、 导线长度与电流关系 导线越长,电流越小 电流表示数 看量程再读数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A、B 之间探究的是 导体长度与电阻关系 A、C 之间探究的是 导体截面与电阻的关系 A、D 之间探究的是 导体电阻与材料有关 3 灯泡亮度与上面有关 电流大小 补充电路 试验电路连接不完整,按元件顺序进行补充,画线不能交叉 同一种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典例】(2020广州)小明测量不同型号铅笔在纸上涂划所得线条的电阻,实验步骤如下:(1)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两段长为 15cm 的线条,在其中一段线条上重复涂划 3 次,另一段 6 次;(2)换用不同型号铅笔重复(1)的操作,得到多组等长等宽
6、的线条如图;(3)测出每段线条两端的电阻记录在表中。铅笔型号 线条两端电阻(M)重复涂划次数(次)2B 4B 6B 8B 9B 低高 3 0.79 0.67 0.49 6 0.65 0.43 0.28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电阻最小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重复涂划相同时,铅笔的含碳量越高,电阻越小,铅笔的含碳量相同时,重复涂划次数越多,电阻越小,故电阻最小的是,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跟踪练习】1.学校实验室有一根长略大于 60cm 的均匀电阻丝,小明等同学打算探究这根电阻丝不同长度的电阻与对应长度的关系。已知这根电阻丝总电阻约 6他们设计了如
7、图甲所示电路示意图,电源电压 3V,电阻丝拉直固定在木板上的 a、b 两点,P 为鳄鱼夹。完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4(1)电流表应选用 (选填序号)。A电流表 A1(060mA)B电流表 A2(00.6A)C电流表 A3(03.0A)(2)正确连接电路,断开开关,鳄鱼夹 P 夹接在电阻丝上靠近 b 端某位置,用刻度尺测鳄鱼夹与 a 端间电阻丝长度 L,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示数 I;断开开关,将鳄鱼夹 P 向 a 端移动约 10cm,重复前面的操作。6 次测得的电阻丝长度 L 和对应电流表示数 I 如下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 6 L/cm 60.0 50.0 40.0 30.0 20.
8、0 10.0 I/A 0.51 0.60 0.73 1.05 1.48 2.95 算出的电阻 R/5.9?4.1 2.9 2.0 1.0(3)计算接入电路电阻丝的电阻 R,并填在上表中。请补填根据第 2 次测量算出的电阻丝的电阻 R2 。(4)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制定纵横坐标的标度,把上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画出图象。(5)根据你画出的图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到结论:在误差范围内,电阻丝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答案】(1)C;(3)5;(4)如图;(5)可以。【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电路中接入的阻值为 1时,电路的电流:I最大3A,所以选用 03A 的电流表,故选
9、C;(3)由 I可得,电阻丝 R2的电阻:R25;(4)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5)根据图象可知,R 与 L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即 R 与 L 成正比,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在误差范围内,电阻丝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故答案为:(1)C;(3)5;(4)如图;(5)可以。2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某次科技活动中看到若干个长方体电阻(包含若干个正方体电阻)。它们的材料相同,上下表面均为正方形,外形都如图甲所示,接入实物电路的连接方式都如图乙所示,5 有电流通过时都如图丙所示。他们想探究长方体电阻的阻值与厚度及边长的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部分电阻的厚度 h、边长
10、a 和电阻 R,并记录在表格中(长方体电阻不受温度影响)。次数 厚度 h/mm 边长 a/mm 电阻 R/1 2 4 10 2 2 8 10 3 2 12 10 4 4 12 5 5 8 12 6 16 12 1.25(1)请你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在电路图中长方体电阻用“”表示)。(2)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知第 5 次的电阻 R 。(4)从已测的长方体电阻中选取两个电阻,分别为 R1和 R2,它们对应的厚度 h 之比为 1:2、边长 a 之比为 2:3,将 R1和 R2并联接在同一闭合电路中,设通过 R1的
11、电流为 I1,通过 R2的电流为I2,则 I1:I2 。(5)分析表中数据,科技兴趣小组得到了长方体电阻阻值与其厚度及边长的关系。同时他们也大胆推测,在本次科技活动中所看到的正方体电阻,其阻值与边长的关系是 。【答案】(1)如图;(2)控制变量法;(3)2.5;(4)1:2;(5)阻值与边长成反比。6【解析】(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电路图如图所示:(2)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探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3)对比 3、4、5 的实验数据可知,在变长相同时,厚度越厚,电阻越小,即电阻
12、与厚度成反比;厚度变为原来的 2 倍,电阻就会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第 5 次的电阻为 2.5;(4)根据 1、2 和 3 中的数据可知,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变长发生变化时,电阻不变,即电阻与长方体的变长是无关的;从已测的长方体电阻中选取两个电阻,分别为 R1和 R2,它们对应的厚度 h 之比为 1:2、边长 a之比为 2:3,则其电阻之比为 2:1;将 R1和 R2并联接在同一闭合电路中,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 I可知,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I1:I21:2;(5)对于正方体来说,当边长变为原来的二倍时,即厚度变为原来的二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电阻就会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正方体的电阻的阻值与边
13、长成反比。故答案为:(1)如图;(2)控制变量法;(3)2.5;(4)1:2;(5)阻值与边长成反比。3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分别把 a、b、c、d 四根导线接入电路,其中导线 a、b、d 长度相同,a、b、c 粗细相同,b、d 粗细不同。(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2)选用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3)选用 a、b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 有关。(4)选用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
14、的横截面积有关。【答案】(1)转换;(2)bc;(3)材料;(4)bd。7【解析】(1)该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得知接入电阻丝的阻值大小,应用了转换法;(2)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时,需要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需要将 bc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3)由图可知,导线 a、b 的粗细、长度均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选用导线 a、b 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4)要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由图可知,导线 b、d 的长度、材料均相同、粗细不同,因此选用导线 b、d 分别接入电路中。故答案为:
15、(1)转换;(2)bc;(3)材料;(4)bd。二、探究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 1.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探究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实验原理】(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将 5 的电阻换成 10 后,下一步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前后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步骤】一、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1)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划片,使电阻 R 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增加,依次读出电流表读数
16、,数据计入表格。(2)电流与电压关系测量表格(电阻 R=)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电流/A (3)数据分析: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8 三、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控制电压不变,如 U=2V)(1)选择某一电阻,如:R=5,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划片,使 R 两端电压为 2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计入表格。(2)更换电阻,如:R=10,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划片,使 R 两端电压为 2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计入表格。(3)重复上述试验过程,电阻分别选 15、20、25。(4)电流与电阻关系测量表格(电阻 V=)次数 1 2 3 4 5 电阻/5 10 15 20 25
17、电流/A (3)数据分析: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正比。(4)整理器材。【实验结论】通过导体电流跟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2.考查内容 考查方向 解答思路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 控制电阻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 控制电压不变 连接电路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断开开关、变阻器处于最大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合适量程、注意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变阻器的作用 控制导体两端电压不变 完善表格,填入正确值 根据实验规律和给出数据,填入正确值 多次测量目的 寻找规律 补充实验电路 按元件顺序观
18、察缺少部分,然后进行连接,注意不能交叉 电路连接改错 电流要从电流表、电压表正极入、负极出,量程选择要预估,元件连接要符合要求,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元件并联,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典例】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9 (1)小军首先选用了一个阻值为 15的电阻器开始连接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是他已经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小军在连接实验电路时,操作上出现的错误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3)连接完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电路工作正常。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为零,而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此时实验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
19、障,则可能的情况是 。A电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B电阻器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 C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D变阻器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答案】(1)没有断开开关;(2)如图;(3)AB。【解析】(1)为保护电路,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小军在连接实验电路时,操作上出现的错误是开关没有断开;(2)电源电压为 6V,由欧姆定律,电路的最大电流为:I0.4A,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器并联,如下所示:(3)A若电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因电路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导致电流表示变大,A 符合题意;B若电阻器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
20、变大,B 符 10 合题意;C若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变大;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 不符合题 意;D若变阻器开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两表示数都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 AB。故答案为:(1)没有断开开关;(2)如图;(3)AB。【跟踪训练】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1)小军首先选用了一个阻值为 15的电阻器开始连接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是他已经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小军在连接实验电路时,操作上出现的错误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3)连接完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电路工作正常。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
21、一个电表的示数变为零,而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此时实验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障,则可能的情况是 。A.电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B.电阻器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 C.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D.变阻器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答案】(1)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2)如上所示;(3)AB。【解析】(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是断开的,操作上出现的错误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2)3 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6V,由欧姆定律,电路的最大电流为:I0.4A,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11 (3)A.若电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因电路的电
22、阻变小,由欧姆定律I,电路的电流变大,A 符合题意;B.若电阻器开路,则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通过变阻器与电源连通,故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原来电压表测电阻器的电压),故电压表示数变大,B 符合题意;C.若变阻器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路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变大,C 不符合题意;D.若变阻器开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示数都为 0,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2)如上所示;(3)AB。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3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 R15、R210、R320,
23、滑动变阻器(40 2A)、开关、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 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小明在实验中进行多组数据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小明选用 5和 10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M 图象对应的是哪只电阻?由 M 图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 U,当 AB 间的电阻 R 由 5换成 10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 U。当 AB 间换接 20的电阻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无
24、法达到 U请你告诉他,为完成实验,U 的取值范围是 。12 【答案】(1)电阻;控制变量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5;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b;1V3V。【解析】(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小明在实验中进行多组数据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小明选用 5和 10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图乙作图如下所示:由图可知,当电压相等时,M 对应的电流大,由欧姆定律,R,M 图象对应的电阻小,故 M图象对应的是 5;由 M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故由 M 图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探究电流与电阻
25、的关系: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 5改接成 10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 b 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 U;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有:,方程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时对应的定值电阻也最大,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即,U1V,即控制的最小电压为 1V,最大电压为 3V,U 的取值范围是 1V3V。13 故答案为:(1)电阻;控制变量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5;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专题 电学 实验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