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阶段考试试卷.pdf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阶段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阶段考试试卷.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有一种“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
2、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4声音在空气、钢管、软木、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空气 B钢管 C软木 D水 5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7 2015 年 6 月 1 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
3、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8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介质 9一根长约 10m 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 10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
4、,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2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 8 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 8 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3一般说来,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A提高装饰的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加声音的响度
5、 14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 15 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17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
6、因为()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18用 MP3 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20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21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
7、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2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23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2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我们每天
8、都在高大上的附中教室上课,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里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B在椅子的四脚安装上橡皮垫,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声音没有发生反射 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波 2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 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物理 第二阶段 考试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