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实验总结.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第一节 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 Na2CO3(或 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撤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
2、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第二节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密度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也不相同的液体 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
3、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 NaCl 和 KNO3混合物 第三节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 10 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1,KNO3.2 蒸馏冷却法: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利用沸点上差值大的原理。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 Ca0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操作时要注意:在蒸馏
4、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3.过滤法: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粗盐的提纯:除去 NaC1 中含有的 CaC12,MgC12,Na2SO4等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NaOHBaC12Na2CO3过滤HCl 可以;改为:BaCl2NaCO3NaOH过滤HCl 也可以。改为:BaC12NaOHNaCO3过滤HCl 也可以。但要注意,BaC12溶液一定要在 Na2CO
5、3溶液之前加入,且盐酸必须放在最后。注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4.升华法: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如 SiO2(I2)。5.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
6、出来的方法。如用 CCl4,来萃取 I2水中的 I2。萃取剂的选择: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6.溶解法:Fe 粉(A1 粉):溶解在过量的 NaOH 溶液里过滤分离。7.增 加 法:把 杂 质 转 化 成
7、所 需 要 的 物 质:CO2(CO):通 过 热 的CuO;CO2(S02):通过 NaHCO3溶液。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0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 0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 NaOH 溶液把 A1(OH)3溶解,过滤,除去 Fe(OH)3,再加酸让 NaA102转化成 Al(OH)3。第四节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0 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 Na2C03中的
8、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品。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
9、,如将苯和水分离。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3 CO CO2 NaOH 溶液 洗气 4 CO2 CO 灼热 Cu0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l 饱和的 NaHCO3 洗气 6 H2S HCl 饱和的 NaHS 洗气 7 SO2 HCl 饱和的 NaHSO3 洗气 8 Cl2 HCl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9 CO2 SO2 饱和的 N
10、aHCO3 洗气 10 炭粉 Mn02 浓盐酸(需加热)过滤 11 Mn02 C-加热灼烧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过滤 13 Al203 Fe203 NaOH(过量),CO2 过滤 14 Fe203 Al203 NaOH 溶液 过滤 15 Al203 Si02 盐酸 氨水 过滤 16 Si02 Zn0 HCl 溶液 过滤 17 BaS04 BaCO3 HCl 或稀 H2SO4 过滤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19 NaCl 溶液 NaHCO3 HCl 加酸转化法 20 FeCl3溶液 FeCl2 Cl2 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FeCl2溶液 FeC
11、l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22 FeCl3溶液 CuCl2 Fe、Cl2 过滤 23 Cu0 Fe(磁铁)吸附 24 Fe(OH)3胶体 FeCl3溶液 蒸馏水 渗析 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 26 I2晶体 NaCl-加热升华 27 NaCl 晶体 NH4Cl-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 NaCl 蒸馏水 重结晶 第五节 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检 验 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
12、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检 验 方法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
13、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0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 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硫化氢 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 Pb(N03)2 或 CuS04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
14、显酸性。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0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 C02;能使灼热的 Cu0 由黑色变成红色。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 BaS0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Mg2+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 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实验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