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学课件PPT(国彦兵版-温州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教学课件PPT(国彦兵版-温州大学.ppt(1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温州大学商学院温州大学商学院 国彦兵国彦兵2011-20122011-2012学年第学年第2 2学期学期新浪博客: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ttp:/ 话:话:本课程的安排本课程的安排教材:国彦兵编著国际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出版课时:54,周学时: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期末70%,平时30%第一章 绪 论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本书的体系安排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商品交换货币往来生产要素流动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 (理论、政策)(理论、
2、政策)(理论、政策)家政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到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国际经济学微观国际经济学宏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政策,要素移动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与开放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学特点国际经济学特点民族国家的存在需要运用不同于国内经济学的另一套理论来解释国国际际经经济济学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财政政策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分割的市场第二章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演变古典贸易理论模型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与要求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严格来说,重商主义不能算是一个经济学学派流行
3、于1517世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理论考察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基本思想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外贸易是财富增值的源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由于自然的禀赋或者后天的人为因素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有利的条件,生产成本绝对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而在另外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不利的条件,每个国家都应当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到自己绝对有利绝对有利的产品的生产上去,放弃自己具有不利条件不利条件的产品的生产,实行国际分工,然后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彼此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各国
4、都是有利的,这就是其著名的绝对利益原理 绝对利益原理的说明两国两商品模型小麦布劳动产量劳动产量英国美国15010012012050100100100分工前分工后英国用200单位的布交换美国120单位的小麦小麦布劳动产量劳动产量英国美国0200024020004000小麦布英国美国120120200200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两种商品(即模型);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即劳动价值论,且劳动都是同质的;自由贸易,不存在贸易保护政策和其它人为限制;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在两国内部则可以自由流动;生产成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受益的递增、递减;不考虑运输成本;进出
5、口价值相等,即国际收支是平衡的;生产和交换都是完全竞争的;等等。这些假设条件也适用于绝对利益原理比较利益原理 两个国家相比较,一个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具有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这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这两种商品生产的落后程度是不同的,则两国同样可以进行国际分工,由较落后的国家专门生产落后程度落后程度比较小比较小的商品,先进国家专门生产领先程度比领先程度比较大较大的商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贸易,那么两国都会从中获得利益,这就是比较利益的基本原理。比较利益原理的说明分工前分工后毛呢(1单位)酒(1单位)英国葡萄牙100人/年90人/年120人/年80人/年毛呢(2单位)酒(2单位
6、)英国葡萄牙200人/年160人/年比较利益原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取其轻与绝对利益原理相比,比较利益原理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被称为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获得比较高的评价。李嘉图在论述两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化交换时,其交换比例是英国的100人年劳动的产品与葡萄牙80人年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这显然和他一贯坚持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了,因为根据劳动价值论必须等量劳动相交换 具体两国之间进行交换是的交换比例到底是如何确定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却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另外一个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所提出的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原理国
7、际交换比例的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上下限 毛呢麻布英国德国10码10码15码20码英国国内交换比率是10:15德国国内交换比率是10:20所以国际交换比率就必须在10:15和10:20之间10:15是交换下限,10:20是交换上限相互需求方程式假设开始交换比例是10码毛呢17码麻布 如果在这一交换比例下,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是17000码,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量正好是10000码,因为:10000170001017 那么这一交换比例就可以确定下来,成为两之间国稳定的交换比例,这就是相互需求方程式。如果两国之间的相互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一交换比例也就不稳定了,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由于
8、某种原因,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量减少了,由17000码减少到13600码,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没发生变化,还是10000码,这时1017的交换比例就不能使原来的相互需求方程式继续平衡了,因为:10000136001017当然,如果在英国减少对麻布的需求的同时,德国也减少了对英国毛呢的需求,比如说从10000码减少到8000码,则由于:8000136001017 那么1017的比例还可以继续维持,但是由于德国对麻布的需求并没有同时减少,问题就出现了。由于英国只需求13600码麻布,按照1017的比例,它就只乐意相德国提供8000码的毛呢,而德国在得到这8000码毛呢后并没有满足需要,这样,德国
9、就对英国产生了2000码毛呢的单方面的额外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额外需求,德国就不得不出一个更高的价格,比如按1018的比例用麻布向英国购买毛呢,在这一新的交换比例下,由于毛呢的价格上涨了,德国国内对毛呢的需求可能会下降,比如从10000码下降到9000码,而由于麻布的价格下跌了,英国可能就会购买更多的麻布,比如需求量从13600码上升到16200码。这样,新的交换比例就可以使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了:900016200101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做如下表述:在两国两商品模型中,如果运费忽略不计,则两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程需求程度度就确定了这两种商品在两国之间的交换比例,同时在这一
10、交换比例下每一国的出口量正好等于对方的进口量,从而实现贸易收支的平衡。随着两国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这一交换比例也会不断变化,但它总会处于两国国内生产费用比例所确定的范围之内。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利益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相差的幅度的大小,如前例英国与德国的贸易中,毛呢与麻布在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分别是1015和1020,那么两国之间每进行10码毛呢的交换就会产生5码麻布的贸易利益。至于这5码麻布如何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就取决于这两种商品的实际的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了 古典贸易理论模型古典贸易理论模型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比较利益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下述三个表达式决定
11、:可以得出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式为: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以-(ay/ax)为斜率,以ayLA为截距的直线BBAAXOYXOY(a)(b)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表示机会成本,甲国X商品的机会成本比较小而乙国Y商品的机会成本(等于BB曲线斜率的倒数)比较小,如果两国要进行国际分工的话,甲国就应当专业化地生产X商品而乙国专业化地生产Y商品,然后再彼此进行贸易。国际均衡价格国际均衡价格 我们设甲国封闭条件下国内XY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为乙国国内两商品的相对价格为这种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就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X商品的机会成本,也等于Y和X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即 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打破封闭,实行自
12、由贸易,则甲国将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而乙国则出口Y 商品进口X商品。那么开展贸易后,两国之间将以什么样的交换比率来进行交换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国家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来进行分析 所谓过剩供给曲线过剩供给曲线就是指在各种可能的相对价格下,一国只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国内生产与国内浪费之间的差额,亦即满足国内消费之后的剩余数量或者出口量,在两国两商品模型下,这一曲线即为国际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曲线 国际均衡价格O XA A XYAYAP2C2C1P1EA开放条件下A国封闭时的价格AA正好等于国际价格PA时,其消费均衡点在EA,但生产均衡点可以在AA上的任意一点当国际价格不等于国内封闭价格,即其
13、机会成本时,其生产要素会全部流向价格提高的生产部门,形成完全国际分工A国剩余供给曲线P=Px/Py -XA O axL-XA Xp-XcPA在国际价格PA等于A国国内价格时,A国可以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任意点生产,可以全部生产Y,这时X的剩余供给就是-XA,可以全部生产X,这时的剩余就是axL-XA,因此此价格下,A国的剩余供给就是-XA至axL-XA之间当国际价格低于其国内价格时,A国产生X的负的剩余供给,高于其国内价格时产生正的剩余供给,剩余供给数量取决于两者价格差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B国的剩余需求曲线P=Px/PyP=Px/PyPBA国剩余供给曲线B国剩余需求曲线PWO X剩余供给需求 -(b
14、xLB-XB)O XB Xc-XpB国剩余需求曲线和国际均衡价格两国剩余供给和剩余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两国之间均衡的交换价格PW,这一国际均衡价格肯定处于两国国内价格PB与PA之间贸易利益贸易利益贸易利益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直观衡量,也可以从资源配置角度来判定在A国,生产一个Y的劳动为1/ay,开放后放弃一个Y可以生产X数量为(1/ay)ax,然后用生产出来的X可以从B国交换到Y的数量为(ax/ay)PW。由于PWPA,所以(ax/ay)PW(ax/ay)PA=1这意味着放弃1个Y的生产可以交换来多于1个的Y产品,国际贸易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福利水平第三章第三章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国际贸易标准理
15、论机会成本与比较利益机会成本与比较利益 无差异曲线与国际贸易均衡无差异曲线与国际贸易均衡 贸易利益分析贸易利益分析 提供曲线提供曲线 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就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或者指利用一定资源取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机会成本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产品产量的增长不断递增的,这就意味着在不断地增加某一种产品的产量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会越来越多 在边际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曲线就不再是一条直线了,而是变成了一条从原点向外凸出的曲线 AAXOYMTDC没有贸易时的国内生产均衡点在C,机会成本
16、用切线M的斜率表示,T 的斜率代表对外贸易的交换比例,M的斜率小于T的斜率,说明国内生产X的机会成本要低于国际市场上的交换价格,该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应当专业化地生产X,表现为生产均衡点自C向D移动。随着专业化生产的进行,X的机会成本会逐渐提高,到D点机会成本和国际交换比例相等,专业化生产就会停止下来,形成新的生产均衡点。如果进一步增加X的产量是不合算的。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完全国际分工的状态,这和世界现实的国际分工格局是相吻合的 EbEaPbPaPiYYO F G H L XO A B C Xa甲国b乙国SaDaSbDb供给需求曲线模型 说明一国不可能实现完全国际分工Eb
17、EaPbPaPiYYO F G H L XO A B C Xa甲国b乙国SaDaSbDb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XOYI1I2I3图 3-3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第二、在同一个图中,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越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第三、同一图中的无差异曲线两两平行、互不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原点凸出的曲线。XOYI1I2I3图 3-3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均衡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X1 AXOYI1I2I3AY1X1 AXOYI1I2I3AY1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均衡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均衡 BJGOBU2U1I2I1PbP
18、aTTFEDCO G H A XMLXAYYa甲国b乙国从分工与交换中获得的贸易利益从分工与交换中获得的贸易利益 XOYI2I3I1PTTCDC为国内生产与消费均衡点,福利水平由I1表示,交换比例为P。国际贸易条件为T,则生产均衡点由C转移到D,贸易后的社会福利水平为I3,通过C点作一条平行于T的直线T,I1上升到I2是纯粹由贸易带来的,I2上升到I3纯粹是由国际分工带来的 b+dfcPia b dePaDaDaDaSbSiEaEiEaPbF G HDOA B CXYOXYOXYSa(a)甲国(c)乙国(b)世界供求曲线与贸易利益供求曲线与贸易利益 集团有国际贸易无国际贸易贸易利益消费者生产者
19、a+b+c+deCa+ea+b+d-a全国a+b+c+d+ea+c+eb+db+dfcPi a b d ePaDaDaDaSbSiEaEiEaPbF G HDOA B CXYOXYOXYSa(a)甲国(c)乙国(b)世界嗜好与贸易利益嗜好与贸易利益 U2U1I1I2TDCPaPbGFDEC A XOAY图 3-8AA为甲、乙两国共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前甲国偏好于Y,在C点实现均衡,相对价格由Pa表示,福利水平为I1;乙国则偏好于X在D点实现均衡,相对价格由Pb,福利水平为U1。开展贸易甲国就会出口X进口Y,其生产均衡点也会沿AA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乙国正好相反,最终同时在E点均衡。甲国的消
20、费在C点实现均衡福利水平I2;而乙国在D点实现消费均衡,福利水平U2。U2U1I1I2TDCPaPbGFDEC A XOAY图 3-8U2U1I1I2TDCPaPbGFDEC A XOAY图 3-8U2U1I1I2TDCPaPbGFDEC A XOAY图 3-8提供曲线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国为了进口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必须支付的出口商品数量的曲线 AT1OX1 X2 XY1Y2YT2T3我们既可以把提供曲线看成是供给曲线也可以看成是需求曲线。如果看成是供给曲线,它就表示了在各种可能的贸易条件即相对价格下,本国原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如果看成是需求曲线,它表示了本国在不同的价格下的进口数
21、量。所以提供曲线实际上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的有机统一 AT1OX1 X2 XY1Y2YT2T3X1XOETABYY1两国的提供曲线OA和OB相交于E点,这就是两国贸易的均衡点,通过E点的射线OT的斜率就是两国进行贸易时的贸易条件 EO X1 X2 XE2E1YTBATY2Y1图 3-11EO X1 X2 XE2E1YTBATY2Y1图 3-11开始时贸易条件为OT,乙国乐意进口X1,乐意支付的出口为Y1,而甲国乐意进口的的数量为Y2,乐意出口的数量为X2。由于甲乐意进口的数量大于乙国乐意出口的数量,Y的价格上升,X的价格下降。甲国的贸易条件恶化,OT的斜率会变小,当与OT曲线重合时,进出口
22、数量彼此相等了,贸易条件就会稳定下来。第四章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从要素禀赋角度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最初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所以又叫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模型。后来萨缪尔森等人进行了发展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H-O模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引入了第二种生产要素,从而出现机会成本递增问题,不会产生完全分工,二是要素禀赋差异更具有有解释力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模型假设条件模型假设条件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每种商品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在一国内部
23、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则不能流动国际贸易中的一切人为限制都不存在,不考虑运输费用假定只有商品贸易,且贸易是平衡的,即出口恰好能够支付进口,同时假设所以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可以无限可分,并且两国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两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相同,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递减的变化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不考虑需求因素对贸易的影响H-O模型的推导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价格的国际差异价格的国际差异来源于成本的国际差异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生产要素不同的供给比例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比例H-O模型的结论模型的结论各国都是大量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的生产要各国都是大量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
24、用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希缺的生产要素生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希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产的商品在前面假定的条件下,贸易直接的后果是各地商品价格趋在前面假定的条件下,贸易直接的后果是各地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只要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阻碍,一切商品在于一致。只要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阻碍,一切商品在各地区一定会要有相同的价格各地区一定会要有相同的价格国际贸易会趋向于(至少是部分地)消除生产要素的价国际贸易会趋向于(至少是部分地)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即消除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等的国际差异格差异,即消除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等的国际差异要素禀赋要素禀赋要素禀
25、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拥有的要素绝对量无关KKAKBO LA LB LEAEBpApB要素禀赋状况可以用资本劳动比p来表示,图中pApB,说明A国资本丰富,B国劳动丰富要素禀赋应该用人均资本来表示,但统计困难,常用经验观察数据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如果X商品的资本劳动比kX=KX/LX,大于Y商品的资本劳动比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的资本劳动比取决于其技术系数,现实中固定技术系统的生产函数很少,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其要素密集度,所以我们在
26、共同要素价格条件下分析要素密集度问题产品要素密集度可以借助等产量线来说明KLKXKXKYKYAABBw/rW/r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衡点均由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决定对于任意给定的劳动与资本的价格比率(等成本线)X的资本劳动比都大于Y商品,所以X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LKEAEBXAYAXBYBEA和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禀赋点,其用所有要素生产X或者Y的最大产量由通过这两点的等产量曲线表示根据其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可以大致画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O B A XYBA可以看出,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生产可能性
27、边界的差异完全是由生产要素禀赋不同造成的。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X商品,意味着在相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下,A国X商品的供应能力高于B国,而B国Y商品供应能力高于A国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应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应能力较强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封闭条件下两国供给方面的差异将将决定相对价格差异的存在,供给差异又是要素禀赋造成的,所以相对价格差异完全来源于要素禀赋差异通过均衡点的价格线为两国均衡价格,由于PA(Y/Y)时,就有(M/M)(M/M),而国的进口就是国的出口,也就是有(M/M)(X/X),即国有入超的倾向。关于第二个命题
28、,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也就是其出口行业,该行业人均生产量即生产率增长就代表了其出口的增长,当这一增长率大于该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时,就有(X/X)(Y/Y),而由于该国进口收入弹性为1,即国民收入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相等,则有(X/X)(M/M),也就是说国有出超的倾向 在第三个命题中,如果国的效率工资比国低,无非有这样三种可能:第一,该国出口部门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出口更加容易,出口量扩大;第二,原来不能出口的商品由于成本的降低也可以出口了;第三,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降低,国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会不断下降,国外商品的竞争力不断降低,进口自然会减少,其结果必然是国有出超的倾向 约翰逊的一般方程式约翰
29、逊的一般方程式 T1=(n1+n2-1)(rP2-rP1)+R2-R1 T1为国出口、进口比率T1随时间的变化率,R1、R2分别为两国的国民收入Y1、Y2的增长率,1、2分别为两国的进口收入弹性,n1和n2为两国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这一方程式表明:一国在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的变动情况取决于本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贸易条件、进口的收入弹性、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等四个变量的变动情况。当一国出现经济增长之后,上述四个变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收支的变动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是与该家庭的总收入成反比变动的 后来人们用统计资料进一步地证明了,
30、恩格尔定律不仅适用于食物支出,而且适用于作为维持生活所必须的衣服、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 恩格尔定律不仅适用于家庭,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也基本上如此 我们可以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来加以说明 式中i为第i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又称为恩格尔系数,Di/Di为对第i种商品的需求变动率,Y/Y为收入的变动率。随收入的增长,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变动会有三种情况 第一,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这时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就为单位弹性,即=1 第二,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的增长速度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即其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这种商品在经济学中通常被称为大宗商品 第三,对某种商品购买的增加速度大于收入的增
31、长速度,即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经济学家把这类商品称为奢侈品 与恩格尔效应与恩格尔效应由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所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其需求的影响不会太大,从而其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而由于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当各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之后,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增长将较快,过快的需求增长会导致奢侈价格的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向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的方向发展,而不利于初级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国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就会向耐用消费品转移,从而带来制成品生产和出口部门的繁荣,而随着出口的增加,这些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会提高,该部门生产要素
32、需求也会增加,报酬自然会跟着提高。而食品原材料等生产和出口部门将出现相反的情形。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 人们的消费水平除了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与自己收入相同或相近的周围人群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示范效应 国家间的示范效应在经济学上称为消费模式的传递 消费模式传递对发达国家来讲具有非常有利的影响。一方面,发达国家生产的耐用消费品在满足了本国的需求之后,可以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被其较高收入的阶层所吸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生产的各种新型甚至过时的消费品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需求。这样技术先进、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的生产者既可以从本国不断变化
33、的消费模式中获利,又可以从落后国家仿效先进国家消费模式中获利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这种消费模式的传递效应却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这些落后国家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将难以发展起来,因为这些工业一产生就面临着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又是不对等的,因为一方面是已经实现规模经济的先进国家,另一方面是尚处于幼稚工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示范效应对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平均的发展中国家会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由于各个家庭消费模式的转变或升级也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在短期内对某些进口商品会形成大规模的需求。这会刺激国内生产者的欲望,增加这些产品的生产,生产能力形成后却发现市场已被外国产品占领。不得不着手进行调整,而在调整
34、的过程中新一轮的需求高潮又来临了。他们就这样总是落在国外竞争者的后面穷于应付,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国内工业难以得到正常的发展 代表性需求假设代表性需求假设 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求模式或者说能够代表该国平均收入水平的需求模式称为代表性需求,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人均收入的提高又会使该国的代表性需求模式向奢侈品转移,这种转移会带来供给的变动,如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从而使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出口增加,而成本与价格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地刺激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规模经济 这种理论只是一种假设和理论推导,但在现实中却不乏符合林德尔代表性需求假设的实例 供给变动与国际贸易供给变动与国际
35、贸易 生产要素增长 完全中性的增长 一国不平衡的增长 亲贸易的增长 反贸易的增长 技术进步 中立型的技术进步 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 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一阶段,技术创新国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把这种产品推向国内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第二阶段,在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之后,创新国开始开辟国际市场,向国外销售这种产品 第三阶段,新产品的进口国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需求量的增加,生产这种产品会变得有利可图,该国厂商就会引进吸收这项新技术,仿制这种新产品,进行进口替代 第四阶段,这种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 雁形模式 雁形模式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
36、1956年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来的,用以解释日本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他主要是依据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来进行分析的 出口国内生产进口O年代市场雷布津斯基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单一生产要素的增长将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的绝对增加和密集使用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绝对减少 O X1 X2 XRBARYY1Y2一国发生亲贸易的增长之后,由于其贸易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其福利水平,如果发生贸易条件恶化的话,这种福利水平的提高就要打一个折扣,如果其贸易条件急剧的恶化,有可能福利水平不仅不能得到提高,反而会下降,这就叫“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YXOEERRII第七
37、章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关税实证理论关税实证理论 关税结构理论关税结构理论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鼓励出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关税概述关税概述 关税是指一国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 关境又称关税领域,指的是一国海关所管辖的、执行统一的关税法令的区域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关境与国境是重合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关境有可能小于国境,也有可能大于国境 一个国家征收关税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加财政收入,一个是保护本国市场。前者我们称之为财政关税,后者称之为保护关税 关税的分类关税的分类 根据商品的流向,关税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根据征收方式,关税
38、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按照优惠的方式,关税可以分为最惠国关税、特惠税和普惠税等 关税还可以分为正税与附加税 海关税则海关税则 关税是由一国的海关负责征收的,海关征收关税所依据的是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是指一个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税的规章,以及对进出口的应税、免税商品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所作的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目前世界各国海关税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复式税则 关税的转嫁问题关税的转嫁问题 表面上看,关税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负担,但实际上并不仅仅是本国的消费者在负担关税,外国的生产者也会承担一部分 CBEP1P2P3PQ1 Q2QOSD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作为一个进口大国征收关税时的转嫁情况
39、与自由贸易的价格相比,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了P1P2,这就是出口商负担的关税;而进口国国内市场售价提高了P2P3,这就是本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其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设Px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T为贸易条件,则:TPx/Pm 一国征收关税可以使国际市场价格下降,也就是使本国进口商品的进口价格下降,在其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必然就会导致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使本国能够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基期的贸易条件T100,如果计算期T100,我们叫做贸易条件改善了,如果计算期T100,则称为贸易条件不变,如果计算
40、其T100,称为贸易条件恶化了 国内效应国内效应 fea b c dPPeP2P1O Q1 Q2 Qe Q3 Q4 QESfSfSD消费效应 保护效应 税收效应 再分配效应 消费者福利(1)生产者福利(2)政府收入(3)总的经济利益(1)+(2)+(3)征收关税前征收关税后关税带来的净利益a+b+c+d+ff-(a+b+c+d)ea+ea0cca+b+c+d+e+fa+c+e+f(b+d)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关税的衡量关税的衡量 用关税的收入来衡量 用关税的高度来衡量 用弹性和市场份额的方法来衡量 用实际保护率来衡量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 弹性涉及到关税承担的份额进口需求弹性与市场份额成反
41、方向变化 名义保护与实际保护名义保护与实际保护 进口关税的征收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最终产品,另一类是在国内生产中可以投入要素的中间产品或原材料 通过征收关税使得国内生产最终产品价格的提高所形成的保护称为名义保护 关税制度为国内生产者提供的附加值的保护就称为实际保护,其保护程度的衡量方法就是实际保护率 P1P2PS S SSf+TSfDO Q1 Q2 Q3 Q4 Q5 Q6 Q征税之后国际供给曲线上升到Sf+T,如果不考虑国内供给曲线的变化情况,这时在新的价格下,国内生产将由OQ2增长到OQ4,对中间投入品也征关税,会使国内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移动到S,在这种情况下,产
42、量只由OQ2增长到OQ3 移动到S,国内生产由征收关税前的OQ2反而减少到OQ1 实际保护率实际保护率 关税的实际保护率指的是一国某种产品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与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之间的差额同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的比率,也就是征收关税使该产品生产的附加值的增长率 g为关税的实际保护率;v为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v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由上式可以推导出实际保护率一般公式:j为最终产品,i为中间投入品,aij为原材料或中间商品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亦即投入系数 当aij=0时,即最终产品中不包含进口的原材料或中间投入品时,g=tj,即有效保护率等于对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 在aij和ti一定的前提下,tj越
43、大则g越大,即对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越高,有效保护率也越高 当tj=ti时,则g=tj=ti,实际保护率等于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名义率当tjti时,则gtjti,即实际保护率大于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由于tjti,我们就可以假设ti=tj-t,则有 当tjti时,则gtjti,即实际保护小于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没有起到保护的效果。由于tjtj,则g为负值,这时就有可能是对国内生产的负的有效保护。当然,g是负数并不一定就是负的有效保护,对此我们应该作这样的分析 根据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如果有效保护率g0,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V)0,另一种情况是(V-V)0而V0 对第一种情况而言,由于VV,即征收关税只后的附加值小于征收关税之前的附加值,这显然是一种负的有效保护,只为保护不仅没有使厂商的利益增加,反而使其蒙受了损失,保护还不如不保护。由于Vg-100%,也就是说,当g为大于-100%的负数时,其有效保护率就是负的 再看第二种情况,由于VB1B2说明贸易开辟效果大于贸易转移效果,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增加;如果BB1B1B2说明贸易转移的效果大于贸易开辟的效果,则整个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水平是下降的 动态效应动态效应 生产要素移动 规模经济 市场竞争 经济增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