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x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求: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常见常见”:指:指大纲大纲中规定的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个文言虚词。2、“在文中在文中”: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常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见用法(非词典用法)18个文言虚词是: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虚词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现代汉
2、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象声词六类。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代词一般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也归入虚词一类。一、一、【而而】(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1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于“又又”、“和和”或不译。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北救赵而西却
3、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师轻而无礼。秦师轻而无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为“并且并且”“而且而且”。3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就”“接着接着”,或不,或不译。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师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无过矣4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表示转折关
4、系。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六国论)其信然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其信然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5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果”“假如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6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劝
5、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项王按剑而跽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客何为者?”(鸿门宴鸿门宴)7 7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8 8表示目的关系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鸿门宴)(二)通(二)通“尔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为“你的你
6、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促织)妪每谓余曰: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项脊轩志)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这样。【而况而况而况而况】即即即即“何况何况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乎!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臣臣虽下愚,知
7、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既而既而】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 1 1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 2 2 2、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3 3 3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 4 4 4、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5 5 5 5、余闻而愈悲、余闻而愈悲、余闻而愈悲、余闻而愈悲6
8、 6 6 6、掩口胡卢而笑、掩口胡卢而笑、掩口胡卢而笑、掩口胡卢而笑7 7 7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8 8 8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威之所劫威之所劫威之所劫9 9 9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若欲死而父,即前斗、若欲死而父,即前斗、若欲死而父,即前斗1 1、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假设2 2、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3 3、连词,表递进、连词,表递进4 4、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5 5、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6 6、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
9、饰7 7、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假设8 8、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9 9、代词,你、代词,你的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二二 乃乃 (一)用作副词。(一)用作副词。1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可译为“才才”“”“这才这才”“”“就就”等。等。(承接)承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乃入见(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鸿门宴)2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强调某一行为
10、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却”“”“竟(然)竟(然)”“”“反而反而”等等。(转折)(转折)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师说)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石钟山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3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只仅仅 “才才”等。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
11、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项羽本纪)4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是是“就是就是 等。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1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也作主语,译为 你你。不能作宾语。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陆游示儿示儿)2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这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无
12、乃无乃】表猜测,译为表猜测,译为“恐怕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勾践灭吴)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乃尔乃尔】译为译为“这样这样”“就这样就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2、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6、尔其无
13、忘乃父之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之8、悉使蠃兵负草填之,、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骑乃得过、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副词,只有、副词,只有、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副词,才、副词,才、副词,就是、副词,就是、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你的、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副词,才、副词,才三、三、【其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他的”“它的它的”(包括复数)。(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4、。(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2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应译为“他他”“它它”(包括复数)。(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璧。(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师说)3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的”“我(自己)我(自己)”或者或者“你的你的”“你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15、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燕后。(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4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那那个个”“那些那些”“那里那里”。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5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这这个个”“这些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6、。(捕蛇者说捕蛇者说)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6 6指示代词,表示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1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可”、“还是还是”。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其:可要)()(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殽之战)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尔
17、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伶官传序)2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恐怕”、“或许或许”、“大概大概”、“可能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乎?(师说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3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难道”、“怎么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其孰能讥之乎?(之
18、乎?(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殽之战)(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1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是还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马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2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沛然下雨,则苗
19、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离骚)【何其何其】译为译为“多么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伶官传序)1 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何云2 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不敢以其富贵骄士3 3、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实4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之5 5、亦各言其志也、亦各言其志也6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以其人
20、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之身7 7、臣从其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大王亦幸赦臣1 1 1 1、指示代词,那、指示代词,那、指示代词,那、指示代词,那2 2 2 2、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的的的3 3 3 3、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代词,他4 4 4 4、代词,其中、代词,其中、代词,其中、代词,其中5 5 5 5、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的的的6 6 6 6、指示代词,那个,这、指示代词,那个,这、指示代词,那个,这、指示代词,那个,这个个个
21、个7 7 7 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 1、副词,表祈使、副词,表祈使2 2、副词,表揣测、副词,表揣测3 3、副词,表反问、副词,表反问4 4、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假设5 5、副词,表反问、副词,表反问6 6、连词,表选择、连词,表选择7 7、副词,表祈使、副词,表祈使8 8、补充音节,无义、补充音节,无义1 1、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2 2、则齐国其庶几乎、则齐国其庶几乎3 3、且行千里,其谁不、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知4 4、其若是,孰能御之、其若是,孰能御之5 5、国无主,其能久乎、国无主,其能久乎6 6
22、、呜呼!其信然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梦邪?7 7、攻之不克,围之不、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继,吾其还也8 8、霰雪纷其无垠兮、霰雪纷其无垠兮四、四、为为成为,变成。成为,变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因而化怒为悲。因而化怒为悲。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一)动词。(一)动词。做。做。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故为之说。故为之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当作。作为,当作。然后以六合为家,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崤函为宫。霓为衣兮风为马。霓为衣兮风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判断
23、词,是。判断词,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今人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燕为楚将。项燕为楚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以为,认为。)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多知乎!窃为大王不取也!窃为大王不取也!(6)担任。)担任。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二)介词。(二)介词。(1)表被动,译为)表被动,译为“被被”。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表动作
24、、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为了,为着”。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替替、给给等。等。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表示动作
25、、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向”、对对等。等。不不足为外人道也足为外人道也。(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在、等当、在、等到到等。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6)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因为”“”“由于由于”。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三)句末语气词,放在疑问句之末,三)句末语气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呢”。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