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黄鹤楼》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3课《黄鹤楼》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黄鹤楼》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山绿色护眼2.0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黄鹤楼崔颢 1、掌握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在诵读中欣赏诗歌的音韵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目标诗人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游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1、听读古诗,划分节奏“/”和重音。(1)凝神静听,细细体会节奏、音韵
2、、停顿、情感的掌控。(2)判定感情基调,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有感情地朗读。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听读节奏音韵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听读节奏音韵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品读诗文大意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浮。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和尾批,通过意
3、境体会作者情感,赏析含蓄隽永的语言。1.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2.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用词上)品读赏析语言1.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品读赏析语言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昔费祎登仙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故号为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武二年(公元公元223223年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