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典例典例1】如图,物体的质量为如图,物体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木板的质量为,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摩擦因数为下,图示时刻两都达到了共同速度下,图示时刻两都达到了共同速度v,若要使,若要使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应满足什么条件?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应满足什么条件?练习练习1.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
2、间均有摩擦,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练习练习1.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
3、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A 【典例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物块的物块A放在质量放在质量M4kg的木板的木板B的左端,起初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作用在B上,已知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4,地面与,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4、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求:(1)能使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发生相对滑动的力F的最小值;的最小值;(2)若力若力F30 N,作用,作用1s后撤去,要想后撤去,要想A不从不从B上滑落,则上滑落,则B至少多长;从开始到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的总位移是多少。练习练习2.如图甲所示,一长为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的长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
5、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摩擦力Ff随外力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F22N的的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2,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时间为()练习练习2.如图甲所示,一长为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的长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逐渐增大时
6、,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摩擦力Ff随外力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F22N的的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2,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时间为()A 【典例典例3】如图所示,倾角如图所示,倾角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质量M3kg的薄木板,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摩擦因数 。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
7、恒力F,使木板沿,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取10m/s2。(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应满足的条件;(2)若力若力F37.5 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面上升的最大距离。练习练习3.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如图所示,足够
8、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放着,斜面上放着质量为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的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若tan,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若若Fmgsin,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小,木块与木板分越小,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离
9、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量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滑行的距离越大 练习练习3.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放着,斜面上放着质量为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的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若tan,则木板一定沿
10、斜面向上运动,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若若Fmgsin,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小,木块与木板分越小,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量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滑行的距离越大C 【典例典例4】如图,两个滑块如图,两个滑块A和和B的质量分别为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和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
11、摩擦因数均为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木板的质量为;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某时刻。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如图所示,质
12、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时,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开始经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取10m/s2)()A1m B2.1m C2.25m D3.1m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
13、水平面上,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时,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开始经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取10m/s2)()A1m B2.1m C2.25m D3.1mB 2(多选多选)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
14、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向右的拉力F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m)gB.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一定大于2(Mm)g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 ,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D.当当F(2M3
15、m)g时,砝码恰好到达时,砝码恰好到达 桌面边缘桌面边缘 2(多选多选)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向右的拉力F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m)gB.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
16、,F一定大于一定大于2(Mm)g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 ,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D.当当F(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时,砝码恰好到达 桌面边缘桌面边缘B C 3(多选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 的斜坡上有长为的斜坡上有长为1m的的滑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孩。小孩(可视为质点可视为质点)坐在滑坐在滑板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板上端,与滑板
17、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擦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数为0.5,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37 0.6,cos37 0.8,g取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C经过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小孩离开滑板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